令西安居民痛恨“早就该炸掉!”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败笔?

编辑王桑

引言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三门峡,一道大坝横亘。

壮阔工程,耗资40亿,国家夸誉"万里黄河第一坝"。

西安民众却怨声载道,"早该炸掉!!"

一座大坝,旗帜鲜明地划分出两派人马。赞誉之声亦有,怨言亦有。

耗资40亿建造的三门峡大坝对西安有着怎样的影响?

它究竟是壮举还是败笔?

三门峡大坝的建造背景

在1938年之前,黄河上游的洪水几乎每年都会泛滥成灾,给河南、山东两省乃至下游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当年的6月,为了阻断日军的西进,国民政府不得已炸开黄河花园口,这场人为的水患导致96个县市受灾,超过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没,近百万人丧生

这次毁灭性的水灾成为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的一大伤痛。

新中国成立后,情况并没有太大改观。1950年,河南、山东每逢汛期,仍有上万顷农田被淹,上万人无家可归。当地群众深受水患之苦,但又无力改变,只能任憔悴的黄河每年夺去他们的粮食和家园。

于是在1954年,中国水利部决定兴建一座大型水库以防洪治水。会上,苏联专家建议在陕西潼关建大坝,但遭到中国专家刘光斗的强烈反对。

刘光斗指出潼关地势险要,一旦大坝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经过反复比较与论证,专家们最终选定在河南三门峡开始这项工程。

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急流险滩,水力资源极为丰富。1961年,三门峡大坝正式建成,大坝长近2公里,高102米,蓄水量达393亿立方米,工程浩大壮观。

大坝的建设帮助大幅减轻了下游泛滥的规模和频率。

山东此后几十年再未发生决堤,这里的老百姓终于不再担心汛期的洪水夺去他们心血。同时,丰沛的灌溉水资源使农业收入增长数倍。老百姓们感激三门峡大坝终结了他们的水灾梦魇。

与下游的福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门峡大坝严重缺水的上游陕西,尤其是西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水资源短缺。陕西的农田积年干裂,百姓口干舌燥。

2004年,陕西代表还建议三门峡水库立即停止蓄水发电,显示出上游民众的强烈不满。

三门峡工程治理了长达千年的水患,极大改变了河南、山东两省的命运,也让上游陕西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它成为一个典型案例,说明大型水利工程可以给某些地区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可能给其他地区带来灾难。

在后续规划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兼顾上下游,以实现共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水利工程的价值,使所有相关区域的老百姓都能受益。

水库的泥沙治理之路

三门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1957年开始兴建,1961年正式建成。三门峡大坝的设计和建造主要依靠苏联专家指导,但由于对黄河流域地势和泥沙情况研究不足,大坝建成后很快暴露出严重的泥沙淤积问题。

仅仅两年时间,上游渭河就出现了大量淤积,河床抬高了4.5米。这使得西安等地区经常遭受泥沙淤积和洪涝灾害的袭击。

1965年渭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就比三门峡大坝建设前增加了50%。2003年,陕西省遭遇50多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全省1080万亩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2.9亿元。

近500万灾民生活遭到严重影响,一些贫困家庭陷入绝境。

黄河主要河道也出现了30多亿立方米的淤积。大坝不得不采取开启水闸排沙的方式应对,但这种被动应对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到1964年,三门峡水库内的淤沙量就高达35亿立方米,加重了上游地区的水患。

上游蓄水区跟三门峡水库下游地区居民的生计同样受到严重影响,他们的耕地变成泥淖,房屋被淹,正常生活完全受阻。

1966年和1968年,工人使用大量炸药在大坝底部炸出“两洞四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泥沙淤积压力。但约20%的泥沙仍堵塞在水库中。

1969年,国家再投入800万元,在大坝底部新炸出8个巨大的排沙洞,这终于使下游地区的泥沙压力得到缓解,但上游地区如潼关附近的泥沙淤积问题仍然没有任何好转。

尽管进行过两次大规模改建,三门峡水库面临的泥沙淤积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依然严重威胁下游百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许多专家认为,三门峡水库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代价极其惨痛的错误决策,如何真正治理好泥沙淤积问题,已成为当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难题。

三门峡水库建成后,曾一度被视为新中国的重大工程成就。然而泥沙问题的暴露,让人们认识到规划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严重缺陷。

一些退休工程技术人员回忆说,在当年的环境下,工程建设往往过于急躁,忽视科学论证,导致了不可挽回的错误。

泥沙淤积问题的反复发生,也让人们看到了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科学管理和严格监管的重要性。

如果相关部门能在三门峡水库建成初期就对泥沙情况进行持续监测,以科学合理的预案应对淤积问题,那么后续的改建以及上下游地区居民的损失可能会大大减少。

一些资深工程专家指出,泥沙问题并非三门峡水库所独有,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在初期都曾遭遇过类似困境。

重要的是吸取教训,改进设计思路,并在日常运行中持续优化。比如采用更科学的泄沙方式,适时进行疏浚等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水利工程真正发挥应有的效用。

三门峡水库的泥沙治理之路,反映了一个工程强国在成长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阵痛。期待未来的水利工程能在科学规划的指引下,避免不必要的试错,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造福人民群众。

是壮举还是败笔?

20世纪50年代,为治理黄河下游的水患,我国决定在河南三门峡建设水利枢纽工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1960年三门峡大坝正式建成。

大坝的功效立竿见影,河南、山东两省的水患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再也没有出现过规模性的水灾,农田不再被淹没,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统计数据显示,当年两省的粮食产量较往年增加了2000多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在当时那样的历史条件下,三门峡大坝无疑是新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项伟大壮举,它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财产。

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大坝运用中出现问题。

从1965年开始,大坝上游的陕西省频繁遭受洪水侵袭,到2008年,渭河流域累计发生了137起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主要原因是大坝阻断江河,导致上游泥沙严重淤积,水位不断上涨。

2003年情况尤为严重,华县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近2万人无家可归,上万间房屋被毁,经济损失数十亿。一时间,公众对大坝的质疑此起彼伏,有人甚至提出要将其炸毁。

可以看出,三门峡大坝在治理下游水患方面是成功的,但同时也带来上游地区洪水泛滥的负面效应。

这反映出当年水利规划存在局限性,没有考虑到可能带来的各方面影响。我们不应因此否定大坝的巨大意义,但需要汲取教训,今后要做到科学规划,全面考量。

为此,国家对大坝进行多次改造。1964年首次改建,在大坝底部炸开两个洞口,插入四个管道泄流排沙。

1969年第二次改建,耗资800万元,再炸开8个洞口。在大坝下游130公里处又建设小浪底水库,具有大量排沙功能。经过改造,大大减轻了黄河流域的水患。

时至今日,三门峡大坝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对大坝的评价仍然存在分歧。从某些角度来看,大坝成功遏制下游洪水泛滥,但从另一角度,它导致上游渭河泛滥成灾。这种复杂性需要我们进行审慎、理性的判断,不能简单地下定论。

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充满了艰难抉择,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经验教训。面对复杂水利问题,我们需要审时度势,衡量多方利弊,努力寻找最优解。同时也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以科学的方法不断完善水利规划,使之造福社会。

笔者认为

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充满矛盾与争议,但历史终究要继续前行。我们不能仅凭一时的情绪去否定或美化过去,而要在继承历史智慧的基础上,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面对问题。

大坝既带来进步,也导致后果,既体现智慧,也暴露盲区。历史并不完美,但历史依然可贵。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让我们不忘过去的教训,以更积极进取的姿态,建设一个生生不息、充满希望的美好新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1

标签:大坝   渭河   潼关   洪涝灾害   水患   黄河   泥沙   败笔   陕西   西安   壮举   河南   山东   水利工程   洪水   下游   水库   居民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