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高层会议中途,张爱萍要求提前离场,周总理为何让他稍等?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1964年的一个深夜,位于中南海紫光阁内的一场紧急机密会议正在举行。会议的参与者包括贺龙元帅、陈毅元帅、张爱萍上将等多位杰出的开国将帅,而主持这场会议的正是我们尊敬的周总理。

这个紧张的会议刚刚开始,周总理的严肃表情显现出了会议的重要性:“如果这件大事我们做成了,那中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做成之前,必须做到严格保密……”


然而,会议初才开始,张爱萍上将突然站了起来,向周总理提出了告假申请,试图提前离开。然而,周总理却意外地阻止了他,说道:“爱萍,稍等一下。”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引发了疑问:为何张爱萍上将要中途离开?而温文儒雅的周总理为何要将他拦下?此外,周总理口中的“这件大事”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然而,为了理解这一切,我们需要回到1962年11月3日,那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毛主席下令成立了一个拥有最高保密级别和权力的指挥部门,名为中央专委,由周总理领导,贺龙、李先念、聂荣臻、罗瑞卿以及张爱萍等多位开国将帅成为成员。该部门的唯一任务是研发原子弹。


在此之前,中国一直在核研究方面摇摆不定。毛主席曾警告称,中国处于美国核武器的射程之内,被包围的日本、南朝鲜和菲律宾都有美国的核基地。初期,苏联曾提供支持,但关系恶化后,苏联撤走了援助,使中国的核研究陷入困境。

在面临生计和核研究之间的艰难选择时,陈毅提出了“中国人就算是把裤子当了,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的口号。然而,毛主席决定,这个问题需要特事特办,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不能仅仅依赖争论。


于是,考察任务落在了张爱萍身上。张爱萍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后来担任过浙江军区总司令、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务。他一直对国防武器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见解,因此被选为核武器可行性研究的负责人。

为了完成任务,张爱萍咨询了核研究领域的专家朱亚光和物理学专业人士刘西尧。他还组织了考察队伍,前往青海、甘肃等地的核材料开采基地进行考察。最终,他提交了一份详尽的考察报告,表明了中国研发核武器的可行性,并预测第一颗原子弹可能在1964年爆炸成功。


尽管张爱萍充满信心,但毛主席认为当时的中国面临内外困境,国内经济困难,国际形势也复杂。然而,1962年的一系列国际事件彻底改变了毛主席的决心,中国决定加速核武器研究。

1962年,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经济危机未解,国民党威胁东南沿海,印度在中印边境制造争端,苏联在中苏边境进行军事调动。为增强国际震慑力,毛主席决定加强核武器研究,成立了中央专委,标志着中国的核武器研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然而,核研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经费、资源和人才的匮乏。为节省研发经费,中国采用了模拟推算等方法,避免了昂贵的试验阶段。资源问题通过动员群众和加速重工业发展来解决。为了弥补人才不足,张爱萍联系了各类专家,包括刘西尧和张震寰。

张爱萍自己也不辞辛苦,努力学习核物理知识。他的家中甚至贴着元素周期表,以便研究时参考。经过不懈努力,经费、资源和人才问题逐渐得以解决。


然而,最大的挑战之一是保密。中国的实力虽不强大,但西方国家对其怀有

极大的怀疑。他们试图刺探中国的军事情报,这也是美国威胁要对中国核基地进行核打击的原因之一。为了确保核研究的机密性,张爱萍决定将核研究所迁移到偏远的大西北地区。

大西北地区的条件极其恶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巨大,水质也不佳。科研人员们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然而,周总理关切地指示必须确保他们的生活质量,不让他们挨饿。在全国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周总理亲自协调调运大米、面粉和药品等生活物资,以支持这项重要的工作。


科学家、技术工人和部队战士们都被鼓励前往大西北,在戈壁滩上从事核研究。张爱萍在动员会上发表了激情四溢的讲话,呼吁大家在戈壁滩上创造震撼世界的伟业。

在张爱萍的领导下,科研人员们努力工作,克服了困难。他们进行了模拟推算,逐渐接近了核武器的研制目标。在周总理的密切关注下,科研人员们得到了充分的支持,确保他们吃得饱、住得暖。


到了1964年年中,中国成功进行了不带核燃料的原子弹模拟实验,这是核研究的最后一关。然而,在原子弹即将进行爆炸试验的最后关头,所有工作突然被叫停了。

关于是否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的争议在组织内部激烈进行。一派认为应立即进行试验,以展示中国的实力,另一派则主张等待更合适的机会。毛主席最终亲自作出决定,要求立即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


1964年9月23日夜晚,周总理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讨论爆炸时间的选择。会议进行得热火朝天,关于爆炸时间的讨论引起了广泛的议论。然而,当张爱萍提出提前离开时,周总理却制止了他,要求稍等片刻。

这一突发事件让与会者感到疑惑。周总理解释说:“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必须要做到严格保密。”于是大家明白了,周总理之所以突然叫停张爱萍,是为了确保核研究的绝对机密,以免无意中将机密泄露出去。


最后,周总理强调:“原子弹试验是国家机密,就算是你邓大姐,我也从没跟她提起过这件事,她到现在都不知道我们在做原子弹研究。”

最终,1964年10月16日下午2点半左右,罗布泊传来了一声巨响,中国正式宣布拥有核武器,这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时刻,也标志着中国踏上了新的征程,从此拥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这一刻,中国人终于有了无所畏惧的底气,迎来了崭新的时代。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南朝鲜   李先念   苏联   会议   戈壁滩   大西北   将帅   核武器   原子弹   美国   机密   中国   中途   经费   国防   本文   张爱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