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烈文与赵朗甫交恶考

曾国藩核心幕僚赵烈文的《能静居日记》,经常提到一个叫“朗甫叔”或“朗叔”的人,而且前面有时前面还加上一个“家”字,让人觉得很亲切,很受赵烈文尊敬。查了相关资料,才知道朗甫名叫赵曾向,字朗甫,常州人,是赵翼曾孙,咸丰二年(1852)考取二甲进士后,录用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授编修。咸丰七年(1857),赵朗甫回家丁忧,在两江总督何桂清幕府襄助军务,曾举办常州团练和协办江南团练。同治初年,赵朗甫返京任职,后来官至浙江金华知府,赏加盐运使衔。

《能静居日记》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条。

然而我们读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二十七日的《能静居日记》,赵烈文却把原来写下的“家朗甫叔”的“叔”字划掉了,而且此后“朗甫”后面难得一见“叔”字,有时即使下意识写下了,多半也被划掉。至于前面的“家”字,后来除有一次需要代替“赵”字而写为“家朗甫”,再也没有出现过。到最后,赵朗甫干脆从《能静居日记》中消失了许多年。

产生裂痕的原因

出现这种异常情况,当然不是他俩的辈分发生了改变,而是关系出现了裂痕。原因虽不见公开说明,但接下来看了四月二十八日的日记,不难窥见蛛丝马迹。

这天的日记原文是:

遂到朗甫(“甫”原为“叔”)、佛持(丁承寿)处,同谒前督(原两江总督)何桂清,以常乡(常州家乡)难民粥赈费匮,朗甫自佹(通‘诡’)能得之于何(桂清),然必须吾往一商。吾以何(桂清)为江苏罪魁祸首,第念五千馀人性命所系,且儒家重改过,释教有忏悔,何(桂清)果出于至诚,吾亦何吝小节。既见,坐少刻,即拉余手直入内室数重,至一小阁,出踞苏逆酋某投诚印禀见示,自言购线(寻找眼线)已久,今始得要领,事可必成,庶稍赎愆咎,云云。余笑颔之。言及赈事,何(桂清)貌甚戚戚,言亦未决,遂出。

《能静居日记》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条。

原来两人交恶,与赵朗甫为何桂清说项有关。咸丰十年,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南大营,身为两江总督的何桂清,见大势不妙,弃城而逃(两江总督府驻常州),躲入上海租界,清政府一直想将其捉拿归案。为了保命,何桂清想了许多方法,其中之一是花钱消灾,赈济常州难民,然后让常州绅民为他出具证明材料。由于赵烈文急公好义,在地方上说话很有分量,其兄赵熙文去年又曾入何桂清幕府,所以何桂清想请赵烈文带头在材料上签名。何桂清可能还有一个不便明说、赵烈文一时也难以意会的隐秘想法,那就是咸丰五年(1855)末六年(1856)初,赵烈文在曾国藩幕府待过数月,受到曾的赏识和器重,当时就想收其为弟子。曾国藩是何桂清的主要政敌,如今又是新任两江总督,自己的小命无疑捏在他手上,如果有赵烈文带头出具的担保材料,曾国藩即使想将自己置于死地,下手也不那么容易,至少会有所顾虑。这一点赵烈文没在日记中写出。更险的是,当年八月,赵烈文即第二次进入曾国藩幕府并成为其核心幕僚,当时他如果真为何桂清出具了这个证明,次年曾国藩复奏何桂清的罪行时,说不定真会起到一定作用。

何桂清。

从内心来讲,赵烈文是不想管何桂清的闲事的,但想到五千多名常州灾民即将断炊,如果能够保全他们的性命,个人名誉又算得了什么?加之赵朗甫等人多次做他的工作,保证说只要赵烈文肯出面与何桂清见面商谈,不仅灾民眼下的粥钱能够解决,而且常州收复之前的经济来源都有保障,赵烈文对此不能不心动。可是二十八日见面之后,何桂清除了拿出一纸驻守苏州的太平天国某首领同意投诚的文书,对于出钱赈济常州灾民一事,却不像赵朗甫说的那样明确而坚定,相反还装出一副可怜相。在这种情况之下,赵烈文哪有兴趣跟他纠缠下去。

赵烈文将“朗甫叔”或“朗叔”的“叔”字划掉,显然是怪赵朗甫花言巧语欺骗了自己,企图让他冒着名誉受损的危险,去给死有余辜的何桂清出具保命材料。在赵烈文心目中,赵朗甫的人设由此完全崩塌,也就自然而然了。

公仇与私怨并存

更让赵烈文意想不到的是,何桂清他跟见面时,不仅在出钱赈济灾民一事上感到为难,而且他要赵烈文带头签署的证明材料,居然颠倒黑白,完全将自己的罪行抹煞,这当然是赵烈文所不能容忍的:“何(桂清)自具禀辞颠倒是非,罪案重重,一言抹煞,阅之令人增忿。”另外在二十九日日记里,赵烈文还提到一件事,就是何桂清与赵烈文的四姐夫周腾虎(字弢甫)有深仇大恨:“又虑何(桂清)与弢甫(周腾虎字弢甫)切仇,何(桂清)苟得出,必将报怨。曾属朗甫微露此意,何(桂清)指矢天日,言甚切至。”可谓公仇与私怨并存。

原来咸丰十年闰三月太平军兵指常州时,吓破了胆的何桂清决心出逃。常州百姓跪在他面前,流泪恳求其留下守城,何桂清不仅不听,反而放任亲兵枪杀十余人。何桂清逃到苏州时(江苏巡抚衙门驻地),江苏巡抚徐有壬不仅“闭城不纳”,而且上奏弹劾他,何桂清只得狼狈逃往上海。徐有壬弹劾何桂清的奏折,就是幕僚周腾虎起草的。何桂清知道后,恼羞成怒,欲加谋害。太平军攻占常州和苏州后,赵烈文和周腾虎分别带领家人逃往浙江,后又逃往上海。上海知县刘嘉淑是何桂清死党,为替主子报仇,竟然招集悍勇数人,将周腾虎和他二哥绑架,拳脚交加,二哥头被击破,周腾虎被击倒在地,幸亏外人冲进来搭救,才捡回一命。周腾虎后来避乱崇明乡下,何桂清还恨恨不解。

学生书局出版的《能静居日记》是手稿影印本,稿本的涂改也包含着一些重要信息,这是排印本中体现不出来的。(孔夫子旧书网/图)

因为有这一梁子,赵烈文很担心何桂清一旦逃过朝廷的制裁,必将以怨报德。当着赵朗甫的面,何桂清虽然对天发誓不会记仇,但赵烈文哪敢相信他的鬼话?赵烈文的姐夫事实上也是赵朗甫的亲戚,赵朗甫一点也不顾及亲戚的名誉和死活,一心只想为何桂清洗脱罪名,其行为自然为赵烈文所痛恨,他最终不愿带头为何桂清出具证明材料,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同治元年(1862)九月,收到曾国藩写有“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宜以僚属之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定罪状,不必以公禀之有无为权衡”的复奏之后,哪怕有再多的高官想为何桂清保命,清廷还是决定将其绳之以法,并于当年冬天在北京处死。

打断骨头连着筋

从咸丰十一年下半年开始,赵朗甫即从《能静居日记》中彻底消失了。直到同治八年(1869)九月初七日,已奏调到直隶任职的赵烈文,才突然接到赵朗甫的一封来信。本月二十日,赵烈文虽然回了一信,但与接信当天在日记中写的“接赵朗甫八月十一日信”一样,日记中也是冷冰冰地写了这么几个字:“写赵朗甫信,即发交折差。”可见虽然过了八九年,对赵朗甫的厌恶之情仍未消除。此后他俩也没有多少联系。可见一旦被欺骗,关系和友谊是很难修复的,哪怕原本是本家。当然打断骨头连着筋,赵烈文与赵朗甫的子孙,后来还是有不少交往。

附带说一句:赵朗甫的曾孙,是被称为汉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可见这是一个非常有名望,也特别能出人才的家族。这是后话,此不赘述。

眭达明

责编 刘小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太平军   咸丰   私怨   团练   常州   幕府   幕僚   灾民   同治   总督   苏州   江苏   上海   名誉   日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