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钉子户张新国:扬言要6套房加1亿,坚守14年,最终败给现实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编者按:本文为头条原创独家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2017年,被围困在马路中间已经14年的钉子户张新国再也受不了了,他迫切想要搬走。

这十多年来,面对着越来越破败的房子、吸不完汽车的尾气、不便的交通和家人之间的互相埋怨,让他越来越后悔当初的选择。

原本的他也可以早早得到几套房和大几百万,潇洒度日,却因为自己的一时贪念成了全上海乃至全中国人眼里的可笑的“钉子户”。

好在,十多年了,这样的日子终于结束。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政府拆迁,修建公路

如今,依然还有很多人希望成为拆一代,拆二代,因为这是唯一能够在合理合法之下快速得到房子和金钱的一种办法。

拆迁对个人而言是一笔财富,对一个城市而言则是一种发展。

2000年之后,上海经济高速发展,不仅是市中心,连郊区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但是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因此,2003年,上海市市政府计划在郊区建设一条公路,名为沪亭北路,这个公路的建设对于上海新城的规划有重大意义。

而在规划这公路之时,城建部门发现公路刚好经过了松江区的一个村子。所以,要想修建这条公路,这个村子就必须拆除。

接到政府这个项目的开发商也开始着手准备,首先就是和村里的人协调拆迁赔偿的事宜。

虽然,大多数人面对拆迁都很乐意,但是却仍有一少部分人不愿意。这一少部分人不愿意的原因是他们已经在这个村里住了一辈子,不想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还有一部分人,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想要妄图从开发商里面得到更多的钱财,所以也选择不愿意。

只要是拆迁,基本都会遇到的这样的情况,所以工作人员一开始并没有太过在意,只是按部就班的进行了入户访问、谈判,直到他们遇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张新国。

后来的他,不仅被所有的工作人员熟识,也成了全国的“名人”

最牛钉子户

张新国最先出名,是在负责拆迁协调的工作人员之间。张新成是村里激烈反对的第一人。

而他反对的原因就在于,他的房子是村里最好的,而且是最新的,但是拆迁补偿款金额却并不能让他满意。

首先是他的三层小洋房。不仅外观洋气,屋里设施也相当完善,一楼还有花园,池塘,甚至还有专门给小孩子建的阳光房,一家十几口人住在一起,别提多美好了。

张新国年轻时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工人,他的手艺不错,人也能干,很快就挣到了钱。

挣钱之后,他专门自己设计盖了了一个两层小楼。那时候,整个村子就他一家是楼房,其余的都是平房。

后来,张新国结婚,生了一儿一女,等到孩子都长大,成家立业之后,张新国为了大家都能住到一起,就扩建了房子,花了十几万,买了邻居的地皮,把两层改为三层,还在一楼加盖了两间门面房,用来做出租。

整改完之后,张新国的房子面积达到了300平。随着经济的慢慢发展,他们这个村子也渐渐富裕起来,张新国两个门面房的生意也很好,光每个月的租金都够他们一家吃喝了。

张新国很满意自己现在的日子,直到听到了要拆迁。

而拆迁工作组根据制定的赔偿标准,他只能分五套房加100万现金或者4套房加250万现金。

其实,就算现在很多人如果听说自己的房子能值这么多也会非常开心,那可是2003年的上海啊,职工的平均工资一个月才1847元,一个高档的小区房子才值几十万。

当年,这拆迁的价格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是天价了。

但是张新国却不满意,因为他隔壁的老李家,房子面积没他家大,拆迁款却和他差不多,在他的认知里,自己的房子最好,应该拿最多的钱。

因此,工作人员来了一趟又一趟,各种好言相劝,张新国就是不松口。

公路必须要修,不趁机多要点,实在太傻。他要让自己这一辈子,还有他的儿女,孙子一辈子都不愁吃穿了。

张新国在建筑公司干过很多年,见识过太多的财大气粗的房地产老板,有了这些钱,说不定我也能成为一个大老板。

所以,盘算好了之后的张新国,再一次面对上门做工作的工作人员,直接开口说出了自己的要求:6套房加1亿的现金。这6套房,他也分的很好,他和老伴一套,儿子女儿各一套,儿子和女儿的孩子各一套,剩下一套出租。

工作人员面对他的狮子大开口直接就震惊了,一二百万的拆迁款,一下翻了几十倍,工作人员都觉得张新国疯了。

拆迁赔偿是有政策的,不是想要多少要多少,而张新国算好了自己家的位置,刚好在中间,修路绕不过去,就一点不愿意妥协。

修一条公路,那花费更是大上天,张新国认为自己最后一定能成功,开发商不会任由工程停滞不前的。

可是,连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更何况政府呢?政府不可能满足张新国这样的威胁的,既然不同意,那就做两手准备,再设计一个方案,实在不行就绕过去。

就这样,到了2007年,这四年时间,张新国始终不愿意后退一步,可是,工程必须按照既定计划开始动工,就这样,他们用了修改后的方案,本来四车道的公路到了张新国家改为两车道,从他家门前过去了。

张新成的房子成为了“钉子户”。

“钉子户”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收录到《现代汉语词典》里的一个名词,意思是,在城市建设征用土地时,不肯迁走的住户。

不堪受扰终妥协

成了钉子户的张新国,一开始还没感觉到什么,日子照样每天过。可是,随着周围的人都搬走了,村里所有的屋子都空了,租他们门面房的租客退租搬走了,他才觉得日子慢慢不一样了。

他刚开始还抱着一丝希望,到公路修到眼前,开发商会妥协的,直到看到公路从他门前经过,他才知道开发商真的不会妥协了。

那些之前经常上门做他工作的项目人员,在开始动工后,也全部都不再上门了。

此后,十年,从2007年公路项目动工,到2017年,公路已经投入使用了好几年,张新国的家就像是一座孤岛,矗立在这中间。

他曾经引以为傲的三层小楼越来越破败,再无半点生机。而且他也成了全上海甚至全国的“名人”,只是大家提起他的时候,都是各种鄙夷。

不仅如此,汽车的尾气,还有轰鸣的声音,让他这几年都没有睡过一次好觉,周围一个人都没有,连买菜做饭都变得极不便利,昔日的邻居都住到了新房,拿着钱财,好不潇洒。

后悔不已的张新国开始找曾经的开发商,找工作人员,想要再谈谈他们房屋拆迁的事,但是公路已建成,工作人员的办公室都已人去楼空,他找了几回都没找到一个人。

而他的儿女因为孩子上学、工作,早就搬离了这里,只剩下张新国老两口。

这几年间,张新国想了很多种办法,又是求助政府,求助媒体。终于到了2017年,政府同意了他房屋的拆迁要求,而补偿条件,还和当年一模一样。

从2003年到2017年,14年过去,张新国也从身体还算硬朗变成了一个走路都颤巍巍的老人,而他总算在去世之前,把这件压在心里好些年的事情解决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得无厌的下场就是这样,他本来可以和村里的其他人一样,住到窗明几净的新楼房,花着赔偿金,好好的度过自己的晚年。

中国很多城市在修建新的项目时都曾出现过钉子户。而且大多数建设方在对待这些蛮横钉子户时,都选择了绕道而行。

成为“钉子户”到底犯法吗?我国对于土地征收、补偿的政策又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业损失的补偿。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条,第十九条规定: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给予公平补偿。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采用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

也就是说,只要不是违建的房子,“钉子户”也不算违法。但是国家对于拆迁的补偿费用也是有规定的,没有人可以漫天要价。但就长远来看,成为“钉子户”是一个对双方都没有利的结果。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以案普法,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钉子户   套房   上海   铁粉   村子   村里   开发商   工作人员   房子   现实   公路   日子   房屋   项目   政府   文章   张新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