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他从副总理降为工人,被罢免职务后安慰妻子:我不会自尽

文 | 论芸轩

编辑 | 论芸轩

●○前言○●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才建设国家的时候,在这期间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都是有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

其中就有好几位普通工人农民出身的人才,进入中央进行工作,其中还有三个人担任了国家副总理的位置。

孙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从普通的工人一步步走上权利的巅峰,但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却接到了一个北京的电话,这个电话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并且安慰妻子,自己是不会自杀的,会振作起来,开始新的生活。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孙健的一生又经历了怎样的波折?

●○普通工人的华丽逆袭○●

1936年孙健在河北保定的一个小村庄中出生,当时的年代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家每户的情况都很悲惨,在加上当时国内形势动荡不安,人民的生命安全都不一定能保障。

他的二哥就是因为反抗日本人的入侵,被残忍的杀害了,这件事情在孙健的心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当时的孙健还很小,他知道现在自己也无能为力。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姓的生活才迎来了转机,对生活也更加的充满希望,全国都在积极的建设新中国,虽然当时的孙健还没有成年,但他也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所以在1951年的时候,才15岁的孙健决定前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正是他的这个决定,从此他开启了自己波澜壮阔又跌宕起伏的一生。

从家乡出来的孙健来到了天津内燃厂工作,当时厂中正在招学徒,孙健顺利的成为了一名工人,最开始的时候,孙健进行的是翻砂工作。

这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十分的枯燥无味,每天都是进行着重复的工作,但这也正锻炼了他的心性,让他更加的沉稳。

而且当时的孙健虽然年龄不大,但非常能吃苦耐劳,加上本人又很壮实,对这份工作也没有怨言,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在工厂的这几年,孙健不论是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是十分的认真负责,尽自己的能力,将工作完成的最好,多次获得先进员工的表彰。

鉴于他的表现突出,能力也优秀,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也深受工人的喜爱,于是很快被推选为组长,车间主任等多个职位。

当上小领导人的孙健并没有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他深知这是领导的信任,希望自己能带领工人们做出一番成就。

所以他很快就和工人打成一片,一点都没有领导的架子,也能及时的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工人们对他也是心服口服,承认他是有真才实学的。

1958年,孙健凭借优异的成绩和表现,成为了共产党的一员,从此之后他更是以超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规范自身的行为。

●○人生的高光时刻○●

在天津内燃厂工作的时候,孙健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他的带领下,内燃厂的生产和发展越来越好了,同时孙健也开始了自己平步青云的政治之路。

在之后的12年间,孙健担任了许多重要的职位,身份也在不断的变化着,从一位普通的工人到小班长,又成为车间主任,然后到担任内燃厂的党委书记。

1973年的时候,孙健正式步入了权力的中心,当时才36岁的他已经担任天津市常委书记,开启了他的从政的道路。

而孙健之所以能调到市里工作,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自身的能力优秀,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当时在一场会议中,孙健做出了《朝着共产主义大目标,两步并作一步跑》演讲报告。

也正是这样的一篇演讲稿,让孙健一鸣惊人,他讲述了在工业上应该进行那些变革,提出的很多的建议都很有用,见解独到。

在周总理曾经来到天津进行指导工作,当时他担任向总理讲解的工作,在这场汇报中,孙健的表现优越,能将很多的数据都记的很清楚,并且针对周总理的提问也都能条理清晰的做出回答。

这给周总理留下来一个很好的印象,能够回答的这样的详细,明显是多次深入了解之后才可以得到的效果。

当时的中国正式需要人才的时候,1975年召开的人大代表会上,一共提拔了5位工农出身的人才,其中三位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其中就有孙健。

当时他主要负责的是工业这方面是事务,这和他的工作经历也很像,才39岁的孙健一下子就站在了权力的顶峰位置,成为了最年轻的副总理。

这样的变化,让孙健既欢喜,又有些忐忑,因为位置越高意味着自己的责任也就越大,这个职位责任重大,如果工作中出现了问题,造成的后果难以想象。

第一次面见周总理的孙健是很紧张和忐忑的,虽然当时的周总理身体已经不太好了,但是对于这些国家未来的骨干还是十分的上心的。

周总理建议孙健,多去基层走动,才能了解实际的情况,做出的决定还不至于悬浮,进行实地考察,年轻人还是多增长点见识更好,这对孙健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孙健确实也听从了周总理的建议,经常在全国各地的工厂进行视察督导工作,在国务院工作的三年时间,他几乎都是在外地工作,勤勤恳恳恐怕辜负了国家的信任。

而且他还时刻小心谨慎的态度,行事也不张扬,从不追求铺张奢华的做派,唯一的一个小爱好就是喜欢种菜,在清闲的时候,总是会到自己的菜园施肥、浇水、除草等一系列的农耕行为。

同时孙健并没有将自己的家人也接到自己身边,可能他自己也知道,在这里终究是做不长久的吗,并且还时刻的叮嘱自己的家人,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能因为自己身居高位就变得自满。

在他担任副总理的这几年时间,他还是保持住自己的初心,从来没有改变,勤勤恳恳的工作,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

●○回归初心○●

在担任国家副总理期间,孙健患上了严重的失眠,一方面确实是压在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另一方面工作确实很繁忙,他的妻子就经常劝孙健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

这样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想必1978年3月是孙健人生中的另一个转折点,这段是时间他还是在外地工作,接到了来自北京的一个电话,也就是这个电话,让他的人生回到了最开始的地方。

电话那头冷冰冰的说:“孙健同志,经过组织上的决定,现在你被停职了”,在时代的洪流中,谁也不能够保证自己永远待在一个位置上一成不变。

孙健在挂断电话之后,收拾好行李,返回到北京接受组织上的调查,在一切都没有问题之后,他返回到家中。

看到了迎接他的妻子,满脸都是担心的表情,欲言又止,看到妻子这样上难受,孙健安慰妻子说“放心吧,我是不会自杀的,也不会轻易的放弃,日子还长,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做。

其实孙健明白能从一个工人晋升为国家的副总理的位置已经是很难得了,他并不强求很多,反而被停职之后,觉得更加的放松了。

他向组织上申请想继续回到天津的内燃厂,继续当工人,在基层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回到工厂之后的孙健并没有消沉下去,反而是专心的投入到工作研究之中,专心的研究技术。

而且从没有因为自己原本是国家的副总理,就难以融入群众当中,反而是和工友们打成一片,同样都是吃食堂的饭菜,一起在车间工作,这段时间他过的很开心,也很舒心,就连多年的失眠都得到了缓解。

在机械厂工作的孙健凭借自己优秀的工作能力,没过几年就获得了先进员工的称号,好像是时光倒流一般,孙健又走上了最开始的道路。

但这次他的心境变得不一样了,更加的沉稳,也更加的通透,即使是退休之后,孙健也没有停下工作的脚步,他又找了个经济技术开发公司,继续发光发热,实现自身的价值。

●○结语○●

因为长期的工作繁忙,再加上在工作环境的缘故,孙健患上了肺癌,在1997年,孙健结束了自己辉煌又坎坷的一生,享年61岁。

在他的61年的生涯中,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到国家最年轻的一位副总理,在被停职,回到最初的起点,虽然他遇到了很多的挫折和困苦,但他一直保持自己的初心,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工作,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

最重要的是,他从来没有被权利冲昏头脑,时刻保持冷静,始终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并为之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副总理   工人   初心   真才实学   天津   北京   职务   妻子   时刻   位置   能力   电话   时间   人生   国家   人才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