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女高材生:我是不婚主义,我最讨厌穷人还要去生孩子!

“我最讨厌的是,穷人还要去生育!”

《牵手》栏目在北京街头采访的100位女性中,有一位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的00后小姐姐,她的采访视频一经发布在网络上立马爆火。

而小姐姐最“经典”的一句“穷人不配生育”,将她推到了风口浪尖。

许多网友怒赞,说她是人间清醒,但也有不少网友跟帖,批判她是精致利己主义。

那么,这位北京理工大的高材生到底想表达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姐姐的观点,看看你会不会有不同的想法。

我是不婚主义

“我是不婚主义。”小姐姐很坚定地说,自己是不婚主义,因为结婚面临许多问题,还有徒增的生存压力。

这个00后小姐姐说出了许多网友的心声,甚至一些80后也产生共鸣,因为她们后悔结婚了。

确实,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环境、甚至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共同生活,要接受彼此的差异,本就没那么简单。更何况还要一起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更是难上加难。

尤其是人至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一地鸡毛不说,就连职场也要面临中年危机。工作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何谈幸福的婚姻生活?

所以很多人宁可精致的单着,也不愿意在婚姻中苟且。

“我最讨厌穷人还要生育。”

小姐姐认为穷人给不了孩子富裕的生活,孩子可能会自卑,他要用一生来治愈贫穷的经历带给他的伤害。

当听到小姐姐的这句话时,栏目记者反问小姐姐是不是吃过没钱的苦。

小姐姐毫不回避自己在很多时候会有无力感,而且父母对她的某些期许也让她压力倍增。

评论区认同小姐姐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穷困的父母把孩子生下来,让孩子饱尝生活的艰辛,是一种自私行为。

然而,穷真的是自卑的原罪吗?

评论区有一个网友说,他小时候每天吃榨菜,跟父母睡过公园,但他不自卑,他也不需要所谓的治愈。他认为钱不能解决一切,有些困难需要自己度过。

《弟子规》告诫我们,衣食住行不如人,不应悲伤。只有自己的品德和才能不如他人,才应自我提升。一句话,就是要注重内在对比,而非物质的比较。

所以说,穷不是自卑的原罪,求而不得的人性弱点才是。

“我不认为歌颂苦难是对的。”

栏目记者认为,小姐姐把养孩子想得太困难了,我们的父辈并不富足,也没有妨碍他们把我们养大。

小姐姐却说,70年代的人拥有时代红利,而且他们的父辈也以吃苦为美德。

时代红利大概说的是包分配,而当时的社会文化是把个人当做螺丝钉,哪里需要往哪钉。

小姐姐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她不认为歌颂苦难是对的。

诚然,没有谁天生就愿意吃苦,喜欢吃苦。

然而,在社会发展中,势必会存在个人的牺牲,如果谁都不愿意上,也没有人愿意吃苦的话,社会必然会退步。

“快活50年了,后面20年稍微遭点罪,不亏。”

小姐姐虽然才23岁,但是她却相当现实,一点儿也不天真。

当栏目记者问她,不担心老了以后会孤单吗?她也很清醒地意识到孤独终老是无法逃避的,所以趁年轻多攒钱,至少要足够自己养老。

而且她觉得自己也不亏,都快活50年了,后面20年稍微遭点罪,没什么大不了。

暂且不论小姐姐以后会不会后悔,但她提前规划人生的忧患意识,还是挺值得点赞的。

“人口老龄化跟我没有关系。”

栏目记者抛出问题,如果大家都抱定不婚主义,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问题?

小姐姐却认为,她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跟人口老龄化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因为世界那么大,不缺她一个。

她虽然认为自己的想法有一些自私,但她依然坚持,人生应以取悦自己为主。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取悦自己,不因大众而影响自己是值得推崇的。然而从社会学角度来讲,只取悦自己,而损害他人利益,是不可取的。

时代洪流中,个人选择结婚与否、生育与否,并不能伤害他人的利益,它也不是一道对与错的判断题。

女性的婚姻需求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不婚主义的比例也在提高。

这位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高材生小姐姐,她的一番言论不由让人想起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考上大学不结婚的人,是读书读傻了。”

然而女性不结婚的真相,真的是读书数傻了吗?

这个黑锅,读书可不背。

那么,不婚主义的女性比例为什么越来越高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观点中找到一些答案。

女性立身之本变了。

在人口战略对话论坛上,复旦大学人口专家顾宝昌教授认为,女性不爱结婚,是因为婚姻不再是女性生活中的唯一目标。

在顾教授看来,过去的适婚女性以追求结婚生子为目标。给夫家生下男孩后,她就有了立身之本。

而现在,女性意识到能保障婚姻和生育的,只能是自己的事业和能力。因此女性事业心越来越强,从而导致她们不可能回归贤妻良母的角色。

尤其是现代女性接受到更高水平教育,有更多机会追求事业和个人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够在经济上独立,不再依赖婚姻来获得经济保障。

女性对婚姻需求的变化,使得不婚主义成为一种趋势。

原生家庭对女性的影响。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它对个人的婚姻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果女性生活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环境中,就极可能会对婚姻持有消极看法。

例如,父母在婚姻中持续不断的争吵、冷漠或暴力等问题,都会让女性对婚姻失去信心,认为婚姻只会带来痛苦和困扰,从而选择不婚。

有一个网友的留言特别扎心。她不想复制妈妈的婚姻生活,也不想让孩子克隆自己的痛苦。

在缺少爱的家庭中成长,的确是需要用一生来治愈心灵伤害。

同时,原生家庭对女性的期望也会对其是否选择不婚产生影响。

尽管女性已经拥有经济独立的能力,但在大多数父母的观念里,婚姻依然是女性的唯一归宿,而婚姻不幸也会被视为一种人生失败。

这样的家庭期望会给女性带来压力,从而导致她们选择不婚来逃避这种压力,反而追求事业,以获取人生的另一种成功。

经济压力对女性不婚主义的影响。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夫妻之间可能会因为金钱问题争吵不断,甚至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现代社会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高昂的房价、子女的教育费用和持续上涨的生活成本,让越来越多的女性望而止步,故选择不婚或晚婚。

经济压力降低了女性对婚姻的期望,尤其是现代女性已经清晰认识到婚姻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保障和幸福感。

而在经济不稳定,婚姻也不能带来安全感的情况下,女性更加注重自身的经济状况和稳定性。

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女性也更加注重对方的经济状况和能力,所以会导致她们更加谨慎地选择伴侣。

自梳女,终身不嫁

“一梳是福、二梳是寿、三梳自在、四梳清白、五梳坚心、六梳无穿无烂、七梳一帆风顺、八梳金兰姐妹相爱、九梳九九归一、十梳终身不嫁。”

自梳女,终身不嫁。在广东顺德冰玉堂,就曾住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自梳女。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已过百岁,最小的也有近80岁。

她们少时下南洋去新加坡等地打工,扛起赚钱养家的担子。她们经济独立,不愿在婚姻中将就,最终选择自梳,终身追求自由灵魂。

而旧习俗规定,自梳女不能在家居住或辞世。而这些叶落归根的自梳女回国后,就在自己筹钱修建的冰玉堂中抱团养老。

风烛残年的老人们,回顾自己的过往一生,酸甜苦辣一起涌来。而对于自己的“不婚主义”,她们又是如何看的呢?

黄瑞云老人说,“那时候年轻没想到老,想到老,我就结婚了。结了婚就不用现在一个人,孤零零。”

而黄贵婵老人却说,“选择这条路,你就别想孤独,要想快活才行。这是你自己心甘情愿做的,不是别人逼你做的。”

不结婚的人,会后悔。结婚的人,也会后悔。我们的一生不管如何选择,终将与遗憾共生。

不管我们结婚与否,扎心的真相是:人老了,都会辛苦。

身体零件老化了,我们或许会变成医院的常客。还会面临更残酷的现实,纵使儿孙满堂,或许我们仍会孤独终老。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老年生活质量呢?或许以下几点建议能提供一些思路。

1.管理财务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提前制定预算,包括日常开支、医疗费用、养老金等。合理规划支出,才能避免超支。

把闲余资金储蓄起来,也可以咨询财务顾问,获取更专业的理财建议和规划。

2.储蓄健康

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幸福的晚年。

保持健康饮食,摄入足够营养。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减少盐、糖和饱和脂肪的摄入。

另外,坚持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可以通过散步、游泳、打球等项目完成适度锻炼。

最后,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治疗潜在的早期健康问题。并能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

3.培养兴趣

兴趣能让人保持活力,哪怕独自一人,也能拥有快乐。

尝试新的兴趣,如绘画、音乐、园艺等。既可以让时间过得更有趣一些,还可以增加生活的乐趣,获得满足感。

还可以参加老年人大学,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能力。这些都有助于保持思维活跃,并能获得充实感。

写在文章最后,结婚与否不等于幸不幸福,同样,生育与否亦如此。

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都只是一场人生选择,并无对错之分。

我们没有必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攻击对方的立场。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淡然看待他人的不同,坦然接受自己的选择,豁达地走到人生的尽头。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秋日生活打卡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4-08-10

标签:玉堂   穷人   主义   高材生   北京   自卑   姐姐   父母   婚姻   压力   栏目   孩子   家庭   女性   网友   人生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