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我们再度地出现了“一盘散沙的中国人”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仁义礼智信是我们传承了千年的传统的集体价值观,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但是,当今社会却充斥着利益至上,实用主义和金钱主义之风。

在2014年的一次课堂上,复旦大学的“哲学王子”王德峰也一再表示过,社会一盘散沙,是社会丑闻层出不穷归根结底的原因。

那么,中国社会的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是否真如王德峰教授所言的那样呢?

信任危机

情景假设,你现在走在一条没有监控的小路上,一位老人摔倒了。此时的你,扶还是不扶?敢不敢扶?或者是打开手机录像功能之后在扶?

如果在没有任何桎梏和枷锁之下,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犹豫的去扶起一位摔倒的老人。那禁锢着我们的枷锁是什么?是我们不确定这个老人会不会倒打一耙。

十几万的医药费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那这个老人因为医药费,就讹一笔钱其中就反映出来了钱的重要性。钱能够让一个人说谎话,甚至去污蔑一个帮助自己的人。

如果说这样的行为姑且能够算成是这个老人是在没钱下的不得已而为之,那社会上许多人因为蝇头小利,信口开河呢?甚至因为金钱和地位,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为什么会说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充斥着清澈的愚蠢呢?因为学生们之间的相处都很纯粹,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理解别人,信任别人。

然而社会上依靠行骗获利的人却将这部分人看做是愚蠢和天真的化身,是自己盈利的手段。这就反映出来了社会上大部分人的观念就是金钱利益至上的。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没有了原来宗族观念和儒家思想文化的所形成的集体共同的价值观,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也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正是缺乏这种理性相处原则,也就导致我们的信任危机。

同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还充斥着利益。亲兄弟之间也会因为父母留下的遗产闹得不可开交,利益甚至也会让夫妻反目。

信任危机不利于团结的原因就是每一个人都因为不信任别人而像一座座的孤岛,当年孙中山将这样的情况表述成个人自由,四分五裂,一盘散沙。

在孙中山先生探索救国之路的途中,发现国家虽有四万万民众,却如同一盘散沙。任由他国和军阀侵略我们的国家,难以团结起来。

王德峰也引用了孙中山先生当时的这句话,将对中国现状的堪忧给表达了出来。呼吁只有每个人都信任彼此,我们国家才能够更加的坚不可摧。

贫富差距

在1979年的春天,中国经济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国地图上画了几个圈,这就是改革开放的几个点。当时的中国还对市场经济视如洪水猛兽,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

当时的打算是,由点到线,在由线到面。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从现在来看,的确是先富起来的那批人越来越富裕,但是后面的人,却越来越难富裕。

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挣得钱够了,也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蛋糕分享给别人品尝。因此,社会分配制度出现了,为了让中国经济能够形成健康的“橄榄型”,促进社会公平。

但是,贫富差距依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贫富差距导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当富人累计的财富到了一个能够引起质变的地步,经济危机就会出现。

当富人搭建的社会结构出现的时候,上升通道就会越来越狭窄,现在就是这样。结构越来的越僵硬,读书一度成为了鲤鱼跃龙门的唯一途径。

事实上,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不仅不患寡而患不均,还让精神文明的发展没有跟上物质文明的发展。很大一部分的有钱人也会出现精神的空洞,觉得生活索然无味。

而没钱的普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着碎银几两,明天能不能吃上饭,这样的情况下,精神世界更加的匮乏。基本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怎么会思考人生的意义?

幸福感在各个阶层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生育率。生育率逐年下跌的背后并不是所谓的年轻人追逐自我,自私自利。而是最主观的一个问题,要多少钱才能养好一个孩子?

在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1940年,中国出生人口都有九百万。现在是2023年,出生人口仅有八百万。甚至预测这可能是接下来的十年以来生育率最高的一年。

最近日本排放核废水的新闻也出来了,各种各样的负面新闻和养育一个孩子高昂的成本也就导致了出生率的下跌。正是因为年轻人们普遍感觉自己的幸福感不高,因此难以承受养育一个孩子的代价。

措施

也正是这些矛盾的出现,让人们再次注重到了国学,哲学,社会学这些学科。有志之士们希望能够在我们近千年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中,找到能够解决当今社会困境的办法。

既然社会出现了问题,自然就应该解决现在出现的这些问题。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更有凝聚力的社会,大概有四个方面需要改善。

第一点自然是要给下一代建立起一个积极正能量的三观,教育要从孩子抓起。读书不能够成为盈利的手段,希望这个能够成为每一个家长的共识。

将目光放长远一些,格局打开一些。如果每一个孩子不管书读的怎么样,在学校里就接受到了承担社会责任,共筑集体利益的教育,那就会有更多的人承担社会责任。

并且不管孩子到底能不能够读好书,都不要用读书是为了挣大钱这样的理念去教育孩子。这样只会培养出来更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大部分这样的人都会为了个人利益损害国家的利益。

我们一代人的努力是有限的,要三代人都做好,才能够良好长远的发展。家长们做好带头作用,孩子们在后面学习,并且传递给每一代。中国社会注意的道路才会越来越光明。

第二点就是新闻媒体不要因为流量过多的营造焦虑的环境,每个人感知世界的能力无疑就是通过五觉来感知的,信息化的时代,看无疑是接受信息最多的感官。

我们自己不仅要仔细甄别和分辨新闻,更要保持住自己的内心的初衷不被动摇。幸福感不仅需要物质的积累,更需要我们用心灵调节这些负面的情绪。

第三点就是相关部门落实好做实事,公平公正的处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面,为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理想努力。增加自己的公信力,才能够更好的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幸福的大道上。

最后一点就是自我的做法,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我们力求做好我们自己的行为。当人人都是自己做好了自己的行为,社会自然会越来越好。

每个人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小环境,社会大环境就能够变的更好。如今是2023年,现在看2014年,王德峰教授上课时的这段话,其实还是有一些不够准确的。

十年转瞬即逝,但是这期间却发生了很多事情,天灾有之,人祸有之。台风,地震,暴雨,疫情等,我们中华民族已经经历了很多的灾难。

但是,民族的凝聚力却显现出来了,灾难来临的时候,呈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趋势。如果说人与人之间在蝇头小利之间有摩擦,但是在这样的大灾难之间却出奇的团结。

中国社会显然并没有孙中山先生当年经历的那样不堪,也许是有发国难财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都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即便自己为生存努力,但是看见受灾的地方也会捐钱和出力,再不济也会揪心,而不是视若无睹或者落井下石。

中国有十四亿人,每个人在大体上的认识还是出奇一致的,那就是爱国。当然,这也是底线问题,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容许小打小闹,但是关键时刻不能够掉链子。

像是细枝末节上面的利益问题,这些都能够优化和调节。尽管有部分情况下是一盘散沙,但是相信这只是暂时的,团结才是我们国家永恒的话题。

现在的散沙主要是由于社会发展导致的,我们现在还是发展中的国家。发达国家如英国之流,也曾经历过我们现在这样的“拜金”时代,但是当经济继续发展,人民日渐富裕,道德和仁义会重新占据主流地位。

写在最后

这也就告诉我们,排在钱之前的东西有很多。我们虽不能否定钱的重要性,毕竟没钱寸步难行。但是,在更重要的品质面前,希望每个人都能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要唯钱至上。

相信如今的社会依旧是国家有信仰,人民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社会。十全十美的社会的确很难做到,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力量,就能够做的越来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散沙   复旦大学   生育率   蝇头小利   社会上   中国   富裕   幸福感   团结   利益   教授   老人   中国人   努力   环境   孩子   社会   国家   王德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