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居里夫人故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晴朗的午后,波兰华沙老城广场一如往常,热闹非凡。很多游客为老城的美人鱼雕像而来,为皇家城堡而来,用相机留下旅行的回忆。也有一些游客选择另一条路线,穿过广场,拐进偏道,怀着敬仰之心缓步走进弗雷塔街16号——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博物馆。

这是一幢外观朴素的三层小楼。入口旁镶嵌着青铜牌,上面镌刻着:“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博物馆”。隔着一扇窗户,旁边墙壁还镶嵌着一块石板:“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于1867年11月7日诞生于此,于1898年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一句简洁朴素的语言,道出居里夫人的卓越贡献。

进入厅门,狭小的走廊张贴着居里夫人的生平介绍。蜿蜒而上的步梯两侧,正在展览近现代女性科学家肖像,其中就有中国科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步梯只容单人通行,游客一步一级,徐徐阅读着科学家的故事。

楼上陈列着居里夫人的影像资料。一张张斑驳的老照片记录下她的青少年时光。即使生活并不富裕,贫寒的教师之家也尽量让女儿接受教育。少年玛丽亚中学毕业后,因为贫穷无法进入大学就读,便先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家庭教师。1891年,24岁的玛丽亚提上行李前往巴黎求学。取得学位后,她留在巴黎开展科研工作,并与皮埃尔·居里相识相知。两人合作开展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彼此成就。

1903年,凭借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居里夫妇和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居里夫人因发现元素钋和镭而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两度获颁诺贝尔奖的第一人。在发现镭之后,她拒绝申请专利,并立即公开镭的提取方法。居里夫人对于放射性物质的发现与研究为医学物理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张略显模糊的照片吸引了笔者的目光: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和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在战区合影,身着白衣的两位科学家清澈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伊雷娜曾经提到,战争期间,她的母亲克服重重困难,将当时在军队中鲜少使用的X射线设备运往战区,指导战地医护人员使用X射线诊疗、救治伤员。在居里夫人的指导下,医学界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肿瘤治疗。2013年,国际医学物理组织将居里夫人的生日——11月7日定为国际医学物理节,以纪念这位在科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女性。

1911年,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索尔维会议上首次见面。在此后20多年里,两人始终保持着崇高真挚的友谊。“我对她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纯洁意志,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爱因斯坦如是说。

尽管长期在法国工作、生活,但居里夫人从未忘记对祖国的感情。她支持波兰独立,钋元素的命名就饱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波兰于1918年恢复独立后,居里夫人计划创设镭研究机构,以推动祖国科学研究的发展。她积极奔走,为建设研究所募集款项。1932年华沙镭学研究所落成时,居里夫人已是65岁。漫步华沙,不时可见居里夫人的画册与雕像,波兰人对她的热爱发自肺腑。

人们赞扬,居里夫人的才华与品格如同流经华沙的维斯瓦河河水,静静滋养着迈入科学殿堂的后继者。她与中国科学家也结下诸多宝贵缘分。中国核物理学家施士元是居里夫人的学生,“以报国之志远赴欧洲”学习先进技术的钱三强,则师从居里夫人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伊雷娜及其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科学家向无尽的时间叩问答案,在参差曲折中探寻宇宙的真理、传承知识的火炬。他们如同在黑夜中追赶星辰。一生求索,是无比纯粹又朴素的苦旅,也是无比光荣又浪漫的征途。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29日 18 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居里夫人   华沙   居里   玛丽亚   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   诺贝尔   波兰   放射性   故居   科学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