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又有新发现:正定光绪乙亥年“汉南粤王赵佗故里”碑再现江湖


据正定古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樊志勇披露:2023年8月19下午,消失多年的“汉南粤王赵佗故里”碑,在位于正定县古城北门里垃圾分类中转站南屋窗外的便道上的正定县域供热主管网改造现场,被中铁十四局施工人员发现。



据了解,此地原来是崇因寺后苇地坑东岸,此碑应是原砌在向东流水的一条水沟壁上,这一带路面下或许还应有崇因寺的其他碑。

此“汉南粤王赵佗故里”碑,应该就是在清光绪乙亥年间孟夏正定知事贾孝彰建造,立于北门瓮城内的“汉南粤王赵佗故里”碑。



清光绪二十七年华学澜撰写的一部日记体专著《辛丑日记》中,特别写到:正定“府城周二十四里,只四门。入自北门,门凡三重。瓮城内有石刻古常山郡字,一新一旧。又有石题南粤王赵佗故里字。”

正定在秦汉间称真定,真定原本有先贤遗迹“赵佗先人冢”。清乾隆二十七版《正定府志》记载:“亲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修治先人冢。”此后半句文字说的是汉文帝曾下圣旨,派人到真定赵陵铺重修了被人为破坏的赵佗先人冢。今《正定府志》《正定县志》中亦有许多赵佗史料记述及讴歌赵佗的诗文。

有关汉南粤王赵佗故里的两则史料:一是在王敬阳主编的《林东郊诗集》(林东郊,光绪二十四年进士)中有“南粤王赵佗故里碑碣,在真定郡城南,滹沱河之阳”的记述。此说明:在真定的城之南、河之北,也曾立有南粤王赵佗故里碑碣(碣:圆顶的石碑),其石碑上刻有诗曰:“风云南越起番禺,九郡天南此附庸。九十年终无帝治,八千里外有封王。边功手定蛮夷靖,臣节心顷汉使恭。陆贾一言思故里,常怀丘墓及诸宗。”第二则史料是清光绪十三年《宗方小太郎日记》载:正定府“北门内有汉南粤王赵佗故里,建碑表之。”林东郊诗及此篇日记,证实在真定南门外滹沱河北岸及北门内,分别矗立有“汉南粤王赵佗故里”碑。

现在正定南门外的那一个赵佗故里碑仍然不知去向,而北门内的“汉南粤王赵佗故里”碑是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遗失。此记述的两通“汉南粤王赵佗故里”碑的文字,对正定来说,都是极其难得的史料。 它们是证明正定是赵佗故里的历史文物。

《史记·南越列传》记载:“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史学家司马迁用1000多字专写正定先贤赵佗叱咤风云丰功伟绩的人生。赵佗在当时蛮夷之地的岭南施教化、播文明、两次奉汉称臣、将数千万里的南疆纳入华夏版图而留下千古佳话。

秦汉时期真定人赵佗,是河北历史文化重要人物,是南下干部第一人,是岭南人文始祖,是中华统一英雄。其坚持一个中国、维护祖国统一之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汉南粤王赵佗故里”碑的发现,对于关于正定先贤赵佗的考古研究意义重大。

(根据正定古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樊志勇先生的《久违了,先贤赵佗故里碑》整理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正定   南粤   定南   南越   故里   先贤   光绪   碑碣   先人   北门   史料   江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