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后妃:宋朝第二位废后元佑皇后孟氏为什么会被宋哲宗赵熙废黜

北宋从建国到灭亡只有两位皇后被废,一位是宋仁宗的郭皇后,一位是宋哲宗的孟皇后。前者在被废两年后离奇死亡,后者一辈子颠沛流离拥有了三种不同的身份角色,意外成为建立南宋的功臣后安详离世。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又说“柳暗花明又一村”。孟氏的人生有着跌宕起伏的剧情,那就足以说明她人生的曲折离奇,那么在她的一生里究竟扮演了哪几种角色?每个角色又是如何收场的?孟氏最终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北宋“元祐皇后”孟氏,她曾二度被废又二度复位,期间被迫循入空门,并两次在北宋国势危急之下垂帘听政,凭借一己之力开启了南宋的新时代,孟氏的人生经历之离奇,实为世所之罕见。

昭慈圣献皇后孟氏与宋哲宗画像

做为北宋颜值巅峰的官家宋哲宗为什么不喜欢皇后孟氏?孟氏为什么会成为太皇太后高氏与宋哲宗斗争的“炮灰”?孟皇后因为什么原因被狠心废黜?已经循入空门的“华阳教主”又为何会再次出山?孟氏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了多少年?

北宋王朝的第二位废后是谁?

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任皇后

昭慈圣献皇后——孟氏(享年59岁)

元佑皇后孟氏画像

孟氏,洺州(今中国河北省永年县)人,公元1073年出生于官宦世家,她是曾任宋朝眉州防御使、马军都虞候、赠太尉“孟元”的孙女。她是崇仪使、荣州刺史“孟在”的女儿,生母王氏封为“华原郡君”,孟氏是宋哲宗的第一位皇后。

孟氏的第一个身份是“宋哲宗的皇后”

太皇太后安排孟氏嫁给宋哲宗赵煦为后

宋哲宗赵煦画像

宋哲宗赵煦十岁就即帝位,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年少的赵煦对朝政几乎没有发言权,大臣们也以为赵煦年幼,凡事都取决于祖母高太后。

赵煦长到十七岁的时候,高太后本应该还政,但她却仍然积极地听政。而此时,众大臣依然有事先奏太后,有宣谕必听太后之言,也不劝太后撤帘归政。高太后和大臣们的这种态度惹恼了宋哲宗赵煦,使其心中非常怨恨。

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与宋哲宗画像

高太后在生活上对赵煦的管教也很严格。为避免小皇帝赵煦沉湎于女色当中,高太后专门派了二十个年长的宫女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还经常命令赵煦晚上在自己榻前的阁楼中就寝。高太后这样的做法相当于是限制了赵煦自由活动的空间,也避免了他随意去宠幸别的女人。

祖母高太后这样的做法对于年少的赵煦来说,负面影响非常大。少年老成的赵煦面对不将自己放在眼中的高太后和元祐大臣,也会用他自己的方式表示反抗。

宋哲宗很快就到了纳后选妃的年纪,祖母高太皇太后替赵煦选择了世家之女百余人入宫,孟氏就是其中之一。

高氏指婚,孟氏被废的悲剧起源

孟氏嫁给宋哲宗赵煦成为大宋皇后

孟氏与宋哲宗画像

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高太皇太后谕宰执说:“孟氏子能执妇礼,宜正位中宫。”又命学士拟旨册封,宋哲宗赵煦亲自到文德殿册封年仅16岁的孟氏为皇后。

成为皇后的孟氏受到了太皇太后高氏和皇太后向氏的喜爱,她们还亲自教给皇后孟氏宫中的礼仪。

太皇太后高氏,皇太后向氏,皇后孟氏

太皇太后高氏经常对宋哲宗说:“得到一个贤惠的内助,不是件小事。孟氏足以胜任皇后的职责。”并进封孟氏的父亲“孟在”为崇仪使、荣州刺史,孟氏的母亲王氏为“华原郡君”。

但是孟氏却并不符合宋哲宗赵煦理想中的皇后,并不喜欢孟皇后,作为丈夫的赵煦此时更加喜爱姿色过人、多才多艺的御侍刘氏(昭怀皇后)并在这段时间内将刘氏由美人进封为婕妤。

年轻的孟皇后只得静静地守着空房。幸好在和赵煦那短暂的夫妻关系里,她有了一个女儿,总算在寂寞的岁月里,有了一丝慰藉。

孟氏所生的女儿被封为“福庆公主”,此后孟氏在女儿身上倾注着她全部的爱。以至于孟氏在晚年,经常回想起与自己仅有两年母女缘分的福庆公主,她由衷叹息道:我一生因祸得福,她确是我的救星啊!

皇后孟氏与宠妃刘婕妤的后位之争

宋朝宫廷皇后与宠妃的“宫斗事件”

这位极似宋真宗皇后刘娥的宠妃刘婕妤,她是明艳冠后宫,且多才艺得到了宋哲宗的盛宠, 很快就升为婕妤。刘婕妤仗着皇帝的宠爱,她不循列妾礼,对孟皇后很是不敬。

宋史后妃传记载:“绍圣三年,后朝景灵宫,讫事,就坐,诸嫔御立侍,刘独背立帘下,后阁中陈迎儿呵之,不顾,阁中皆忿。

这段话的意思是:刘婕妤仗着宋哲宗的宠幸,渐渐不把孟皇后放在眼里。孟皇后对人宽厚,倒也不很计较刘氏的失礼。刘氏不知道这是皇后的宽容,反而越来越骄横起来。

一次,孟皇后和众妃嫔在一起,别的妃嫔都按顺序侍立在皇后左右,而刘氏却大模大样地背对皇后站立。孟皇后的宫人陈迎儿呵斥刘氏不该对皇后这么不礼貌,她却不予理睬。看到刘氏这个样子,大家都很生气。

宋哲宗时期还发生了著名的“却座”事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其原因是宋哲宗宠爱的刘氏更有野心,她一直觊觎皇后之位,于是不断找机会挑衅孟皇后的权威,想要取她而代之。

宋史记载:“冬至日,会朝钦圣太后于隆祐宫,后御坐朱髹金饰,宫中之制,惟后得之。婕妤在他坐,有愠色。从者为易坐,制与后等。

众弗能平,唱曰‘皇太后出! ’后起立,刘亦起,寻各复其所,或已撤婕妤坐,遂仆于地。怼不复朝,泣诉于帝。

内侍郝隋谓婕妤曰:‘毋以此戚戚,愿为大家早生子,此坐正当为婕妤有也。”

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年冬至节,孟皇后率领众妃嫔去隆祐宫朝谒向太后。她们到的时候,向太后还没有登殿,就在一旁静候。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连后宫的坐椅都分得清清楚楚。刘婕妤看到皇后的椅子装饰得特别讲究,就示意内侍,搬一张皇后的椅子来让她坐。内侍也乐意对她巴结,马上照办。刘婕妤坐了皇后的椅子,左顾右盼,志高气傲。

皇后左右的人看了很生气,就想借机出她的洋相。只听有人高喊道:“皇太后出来了!”孟皇后一听,赶快站了起来,众妃嫔也随着起立。站了一会儿,不见太后出来,孟皇后又坐了下来,妃嫔们也都先后坐下。只听咕咚一声,众人扭头一看,刘婕妤跌坐在地上。

原来当她起立时,有人悄悄把坐椅撤了下去,她并不知道,坐了个空,引起大家一阵笑声。刘氏跌疼了屁股还不要紧,更重要的是丢人现眼。她又气又羞,实在难忍,愤恨之下,起身回宫去了。

她一见到宋哲宗,扑上去就哭了起来,添枝加叶地说是皇后欺负她。哲宗虽然心疼刘氏,但碍于礼法也没有再深究,只好劝慰一番了事。

内侍郝随是刘婕妤的亲信,他劝慰刘氏说:“那天的事情的确可气,不过请你不要老放在心上。现在圣上还没有儿子,只要你早些生个儿子,皇后的坐椅还不注定是婕妤的吗!”这段记述将后妃争座描绘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的将皇后与宠妃之间女人的斗争记录了下来。

元符二年秋七月,此时刘婕妤所属的嬖人诞下皇子,刘氏以为己子。如此看来,刘婕妤是模仿了刘娥的“狸猫换太子”的把戏。

孟皇后是因为什么原因被废的?

两岁的女儿夭折后,孟氏被废

绍圣三年公元 1096年九月,孟氏所生的唯一的女儿,此时还不到三岁的“福庆公主”突然生了重病,药石罔效,孟氏的姐姐持道家治病符水入宫医治。

由于符水巫蛊之事一向为宫中禁忌,皇后孟氏大惊失色,命令将符水藏起来,等到丈夫宋哲宗到的时候,再一一说明原委,本来宋哲宗也认为是人之常情,并不怪罪。皇帝只是淡淡说了句“此人之常情耳”。

刘妃一派借机阴造奇语以售谤,他们说皇后曾行巫蛊,遂成大狱。在公主不幸病逝后,孟氏的养母燕夫人等人为孟氏及公主祈福,此事正落人口实。

刘婕妤趁此机会,将前后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在宋哲宗面前搬弄是非,说孟皇后这是在诅咒皇帝。哲宗听说后也开始怀疑起来,命梁从政、苏珪调查此案。

在宰相章惇和刘婕妤的授意下,他们逮捕了皇后左右侍女及 宦官数十人,并将这些人刑求逼供,史载“搒掠备至,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

太监、宫女们都不愿意诬蔑孟皇后,个个被打得 体无完肤,割舌断肢者不在少数。狱成命侍御史董敦逸覆录,罪人过庭下,气息仅属,无一人能出声。最后,梁从政等人不得不伪造供词,才让宋哲宗相信孟皇后真的要图谋不轨。此狱的残酷不亚于汉代,更惨于仁宗朝。

孟氏的第二个人生角色:玉清妙静仙师

孟氏只做了四年皇后就惨遭宋哲宗废黜

瑶华宫里的待了25年的“玉清妙静仙师”

玉清妙静仙师孟氏画像

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九月乙卯,宋哲宗废黜皇后孟氏,称其为“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赐法名“冲真。”

被废后,将孟氏安置在被废妃嫔出家所居的瑶华宫内清修,(废后郭氏也曾经呆过瑶华宫)此时距离高太后去世只有3年,孟氏也只做了4年的皇后就被丈夫废黜了。

孟氏被废的原因:

1、孟后的被废也是宋哲宗在发泄对祖母高氏压抑多年的不满,由于孟氏是高太后亲自选定的皇后,所以宋哲宗废掉孟氏也只是时间问题,这次符水事件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2、由于当时北宋新旧党争激烈,在宋哲宗亲政后,欲极力摆脱高太皇太后的阴影,改而支持新党,提拔新党的章惇做 宰相,章惇也支持哲宗宠爱的刘婕妤有着取代孟氏皇后之位的意图,所以才酿成了这件冤狱顺利的废黜了孟皇后。

孟氏被废之后,宋哲宗虽然也过后悔,但并没有流露出丝毫再接她回宫的意思,此后也就少有人再关注这个废后了,这反而是在无意间保护了孟后的生命安全。此后,废后孟氏就在瑶华宫里度过了4年时光。

孟氏与宋哲宗

与宋仁宗郭废后一样,孟氏被废后得到了宋朝士大夫的同情,才得以死里逃生。向太后也批评宋徽宗说:“自家左右人做不是事,自家却不能执定,得是不为无过也。”士大夫也评说“忧在进贤,岂可与嫔御争宠。”可见孟氏的人品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被人所称道。

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八月,赵煦宠爱的刘氏(昭怀皇后)生下一个儿子赵茂,宋哲宗大喜,不顾阻力要封刘氏为皇后。虽然这个想法还是遭到了宋朝士大夫的反对,但其声势已经远不及宋仁宗时期。

这次反对方以邹浩为代表,右正言邹浩上疏极谏,坐窜。 面奏时邹浩曾说:“分不可逾,其犹冠履。如太妃之有陛下,于今日太妃而已。母以子贵,非此之谓欤?又况非其所出者乎?”

邹浩说破一个事实就是刘氏并没有亲生儿子,皇子是其殿下“嬖人”所生,这一点尤为刘氏痛恨。

同年九月二十五日,皇子赵茂夭折,赵煦悲痛不已,辍朝三日。四天之后,刘氏的小女儿扬国公主也暴病死去,宋哲宗又为之辍朝三日。这些事对赵煦造成不小的打击,加重了他的病情。这位刘婕妤的运气也不够好,先是幼子夭折,之后是丈夫宋哲宗又突然暴崩。

孟氏的第三个人生角色:元佑皇后

宋哲宗驾崩,宋徽宗继位

孟氏以“元祐皇后”的身份复位

宋哲宗赵煦画像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宋哲宗赵煦开始病重,无法上朝。同月十二日,赵煦在福宁殿崩逝,年仅二十五岁。四月,上谥号为“宪元显德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庙号“哲宗”八月,安葬于永泰陵。

宋徽宗赵佶画像

端王赵佶继位,是为宋徽宗,旧党在向太后的支持下重新抬头,废后孟氏时来运转,再次被复位,因其封后于元祐年间,所以她也被称为“元祐皇后”。

向太后垂帘不久,有大臣当即要求复孟后,废刘后,在曾布等劝谏下方两兼存之。此时废后孟氏时来运转,再次被复位,因其封后于元祐年间,所以她也被称为“元祐皇后”。

史书记载元佑皇后孟氏回宫场景:“是日,瑶华以犊车四还禁中。至内东门,太母遣人以冠服易去道衣,乃入。”从此称孟为“元祐皇后”,刘氏为“元符皇后”。

向太后画像

公元1101年,向太后病逝,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又发生了元祐党人事件,宋徽宗重新任用新党蔡京等人,贬摘旧党(元祐党人),孟氏再受牵连,二度被废,重回瑶华宫,加赐为:“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之号,此后孟氏在瑶华宫一待就是25年的时间。

宋钦宗公元1126年靖康初年,孟氏先因瑶华宫失火,移居到延甯宫,后延甯宫又失火,孟氏无奈只能出宫在相国寺前她的侄子通直郎、军器监孟忠厚家中居住。

孟氏本以为后半生就会在这里了此残生,没想到事情居然又发生了新的转机。这个两立两废的女人又重出江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靖康之祸发生,北宋正式灭亡

废后孟氏的劫后余生该如何度过?

宋徽宗赵佶与宋钦宗赵桓画像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人攻陷汴京(河南省开封市),徽、钦二帝被掳走,史称“靖康之祸”。

金兵攻占了开封皇宫,金军首领按照皇宫中的名册清点后妃的人数,凡是有位号的嫔妃,无一不能幸免,都被抓作俘虏押送到北方。

由于孟氏是一位已经被废黜的皇后,并不在名册中,此时也没有居住在皇宫内,所以金兵对一位已经废黜的皇后也没有多少留意,对她并不感兴趣。

当时六宫有位号的后宫嫔妃佳丽美人公主们都随徽、钦二位皇帝被金人俘虏到漠北了,只有已经被废的孟氏因为被废后住在城外才因祸得福幸免于难,侥幸躲过了一劫,却从此开启了她更为传奇的劫后余生。

由于宋皇室唯一的漏网之鱼“康王赵构”远在济州(今中国山东省巨野县),在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三月,金人奉册宝扶植张邦昌为“伪帝”,开国号“大楚”。

后来,金军退兵后,吕好问对张邦昌说,朝野周知,你称帝是迫于无奈,为金人所逼,现在金军已退,还可以恢复到赵宋王朝的局面,恰巧康王是“众所归心,曷不推戴之?”

吕好问又接着说,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迎立元祐皇后孟氏,请康王早日继承皇位,也许你能获保周全。

史载:“为今计者,当迎元祐皇后,请康王早正大位,庶获保全。”其他朝臣也应声附和,此时的张邦昌已骑虎难下,权衡利弊后,听从了吕好问的建议迎接孟氏居住于延福宫,上尊号为“宋太后”,接受百官朝拜。

张邦昌画像

张邦昌遣吏部尚书谢克家献玉玺于康王赵构,又请元祐皇后孟氏垂帘听政,以等待康王即位。消息传出后朝野大悦,太后开始御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

此时已经年过半百的孟氏,开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垂帘听政。在这一时期里,孟后的功劳主要是确认康王赵构即位的合法性。

张邦昌为什么要迎立孟皇后,让她垂帘听政?

一、是为当时的局势所迫,张邦昌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孟皇后是唯一一个宋室皇族中未被金人掳走的幸存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宋朝最高领导层的代表者。

二、是为了稳定民心,安抚朝野上下,为求自保,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孟氏的第三种人生角色:南宋的隆佑太后

政权南渡,孟氏拥立康王赵构登基

隆佑太后孟氏与宋高宗赵构画像

金军退后,张邦昌迎入孟后,借助她来稳定局势。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十五日,孟氏以元祐皇后的名义昭告天下,命康王赵构嗣宋朝之大统,并强调:“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兹为天意,夫岂人谋?”

此处用了两个历史典故,他将康王赵构比为复国的晋公子重耳及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孟后受过很好的教育,亲手书诏也是可能的。

宋高宗赵构画像

五月初一日,赵构在应天府登坛祭天,然后在府衙正厅即皇帝位,是为宋高宗,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

第二天,宋高宗尊哥哥宋钦宗为“孝慈渊圣皇帝”,尊元祐皇后孟氏为“隆祐太后”因为“元”字犯其祖父孟元的名讳,所以才称其为“隆祐太后”。同日,隆祐太后撤帘归政,几天后也来到应天府,就这样,南宋王朝拉开了序幕。

整个事件里,迎接孟氏垂帘听政,张邦昌依据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篡后周以后,尊后周的符太后为周太后,并迎入西宫居住的往例,认为张邦昌仍有代宋自立的野心。

后来大臣胡舜陟、马伸又上书,政事应取得太后之命令才能决定,张邦昌不得已才恢复了孟氏“元祐皇后”的尊号,并请其垂帘听政,由于当时的汴京已经不可守了,孟氏就随宋高宗南渡来到了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

孟皇后第二次被迫垂帘听政

南宋皇室母仪天下的代表性人物

元佑皇后孟氏道装画像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苗傅、刘正彦 发动兵变,逼孟后听政,请立宋高宗的幼子。宋高宗被迫退位,由年仅3岁的皇太子赵旉继位,因乱军所逼,孟后再一次被推上政治前台,再度垂帘听政。

孟氏说:今强敌在外,我以妇人抱三岁小儿听政,将何以令天下? 随后,她一边安抚叛将,一边联系勤王将领,助高宗成功复位,并及时将权力交还赵氏男性后嗣,乱事平定,孟氏再度撤帘归政。

这也表明了孟皇后不贪权、不揽权,能以赵氏王朝大局为重,深明大义。宋高宗赵构深感孟后的恩德,对她也是无比的尊敬。

  当初汴京城破,宋皇室几乎全数被俘北迁,孟氏与高宗是极少数幸免者,在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宋高宗的生母韦太后自金国放归以前,孟氏一直是当时宋室朝廷母仪的代表性人物。

高宗南渡不久,金人复南侵,于是高宗乘船入海,孟氏则是向江西逃亡,金人一再追击,孟氏随行兵众溃散,甚至到了要以农人抬轿的窘境。

宋高宗知道孟氏的艰难处境后表示说:“朕初不识太后,自迎至南京(应天府),爱朕不啻己出。今在数千里外,兵马惊扰,当亟奉迎,以惬朕朝夕慕念之意。”因此派人将孟氏迎至宋高宗行宫所在。

史书记载孟氏说:“后性节俭谦谨,有司月供千缗而止。幸南昌,斥卖私绢三千匹充费。寻诏文书应奏者避后父名,不许,群臣请上太皇太后号也不许,忠厚直显谟阁,台谏、给舍交章论列,后闻,即令易武,命学士院降诏,戒敕忠厚等不得预闻朝政、通贵近、至私第谒见宰执。以恩泽当得官者近八十员,后未尝陈请。”

孟氏生来性情恭谨,晚年喜欢上了饮酒,宋高宗认为越酒不好喝,就命令下人另外再买甜酒,孟氏就差人去付帐,不曾强取而不付酒钱。由此孟氏也得到了宫廷内外一致的好评。

经过长年的奔波,饱受惊吓颠簸的孟太后身体健康严重受损,自从回到临安后,已经步入晚年的孟氏会时常感到头晕目眩、手脚发麻。

这时有个宫人自称自己会用符水治病,这让孟氏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遭遇,马上命令将这个宫人赶出了宫外。

孟氏安然离世,享年五十九岁

死后上谥号为“昭慈圣献皇后”

昭慈圣献皇后孟氏画像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四月,孟氏在临安行宫西殿安然离世,享年59岁。死后初上谥号为:“昭慈献烈皇后”,宋高宗赵构以隆重的礼仪将孟氏安葬在会稽县上皇村。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改谥号为:“昭慈圣献皇后”。在宋朝凡是死后得到四个字谥号的后妃都是在生前曾垂帘听政的皇太后。

当时朝臣们建议撤去宋哲宗室的“昭怀皇后”刘氏的灵位,上乃为挽诗曰:有美三宫德,无嫌并后心。前一日出以示从臣。附神主于哲宗室,位在昭怀皇后上。

因为宋高宗的反对,刘氏仍然配享宋哲宗室,但她的地位是次于原配孟氏的。生前没得到丈夫眷顾的孟氏在死后被侄子“强行”排在了宋哲宗后宫的第一位,也算是没有辜负她原配的身份。

北宋灭亡的见证者

南宋开始的创建者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共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由于疆域相对于后来的南宋而言位置靠北,故又称之为北宋。

北宋与南宋合称为宋朝,又称两宋,因为皇帝姓赵,也被称为“赵宋”尊称为大宋。

孟氏与宋高宗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是对于孟氏一生总好的总结。孟氏的第一个身份首先是宋哲宗的皇后,也是宋朝第二位被废黜的皇后,其次她是瑶华宫里的“玉清妙静仙师”这一待就是25年,后复立为元佑皇后,最后她摇身一变又成为了南宋开国的“隆佑太后”并且两次垂帘听政,备受尊崇。

她在被命运眷顾的同时,又屡屡被命运踩在脚底。境遇坎坷却又遭逢天下大乱、本来就少有人关注的孟皇后因祸得福,逃脱了被俘虏漠北的悲惨命运。

孟氏与宋高宗

在国家危亡之际,年已经年过半百的孟氏又两度垂帘听政,几乎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来挽狂澜于既倒,成为宋朝历史转折时刻的关键性人物,她见证了北宋的灭亡,与宋高宗赵构一起开创了南宋的新时代。

通古鉴今,历史其实很有趣,真实展现北宋代宫廷后妃的传奇人生,感谢各位读者的阅读,定期更新,欢迎收看下期,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宋朝   靖康   北宋   皇后   婕妤   垂帘听政   后妃   南宋   太后   画像   公元   宋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