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到底是日本侵华的罪人,还是抗日民族的英雄?

张学良到底是放纵日本侵华的千古罪人?

还是促成统一抗日的民族英雄呢?

他的一生概括起来,其实就三件事儿。

第一件是东北易帜,这个决定让他转身成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副总司令,直接和总司令蒋介石称兄道弟,走上人生巅峰。

第二件呢,是918事变的不抵抗政策,他让日寇不费吹灰之力便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导致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之苦,成为了被世人口诛笔伐的千古罪人。

而第三件是西安事变,他同杨虎城强行扣押蒋介石,要求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战略,立即停止内战,共同抵抗日本侵略,又让他成为了挽救国家与危难之间的民族英雄,不过也让他失去了长达54年的自由。

那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争议颇多的世纪老人。

1901年,张学良出生在当时最大的军阀、北洋政府的代言人张作霖的家中,可以说他是妥妥的富二代、假官二代。在父亲的提携下,张学良19岁当团长,21岁当旅长,23岁当司令。

可意外的是,1928年,他的父亲被日本关东军设计炸死。这是27岁的张学良接管了整个东北军和北洋政府的话语权。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以阎锡山为首的地方军阀举起了反蒋旗帜,想要逼迫蒋介石下台自立称王,蒋介石也准备借此一举铲除这些割据势力,维护自己的正统地位。

而作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张学良却一直保持着中立态度。在斗争双方骑虎难下之时,张学良成了影响天平平衡的最后一块砝码。

经过半年多的深思熟虑。最终,张学良选择了更占道义优势的蒋介石,他宣布将自己东北军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服从国民政府管理。

至此,北洋政府正式结束,国民政府完成了全国形式上的统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东北易帜事件。

在张学良战队蒋介时候,这场规模宏大的中原大战呀,很快就以蒋介石的胜利而告终,而张学良得到的回报也是相当的丰厚,他受到了蒋介石最高规格的接待,同时被任命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副总司令,从此与总司令蒋介石啊是称兄道弟,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而仅仅一年后,他的人生便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成为了被定在中国历史耻辱柱上的人。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对张学良的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当时守城的东北军事群情激奋,准备立即反击,叫日本关东军做人。要知道当时张学良的东北军实力非常的雄厚,拥有兵力20万人,飞机300多架,坦克36辆,大小舰只27艘,可以说是中国最早拥有完整的海陆空一体的作战部队。而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2.5万人,装备方面也是落后于张学良的东北军。同时,东北军还拥有号称全亚洲最大的兵工厂,东北兵工厂每月可生产迫击炮80门、重机枪30挺、轻机枪500挺、步枪4000条、炮弹4万发,这足足是当时日本整个国家军工产量的两倍多。


可是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士兵请示张学良作战计划时,张学良却说,所有的人员不许抵抗,把枪都给我放到库房里,哪怕挺着死也不许反击。就这样,北大营守军被数量不及其1/10的日军击溃,最终导致东北沦陷。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的同胞饱受了亡国之苦。而且坦克、飞机、大炮、机枪等大量的精良装备以及号称全亚洲最大的东北兵工厂全部落入日军的手中,日军在东北掠夺的财富高达18亿元,而这些最终变成了打在中国人身上的子弹,真的是令人无比的痛心。

而之所以张学良会做出这样的指令,之前普遍认为是因为蒋介石一直本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忙于内战,对外部侵略往往都是寄希望于国联的调解。所以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准抵抗,张学良只是奉命办事儿,而直到张学良晚年接受采访时,他才说出了实情,其实是因为自己的判断失误,并非蒋介石的命令,因为以他的实力,打不打完全可以自己做主,而非必须听命于蒋介石。只是他认为日本当时的军事实力不如东北军,应该是不敢真打的,而且日本一旦开战,在国际社会舆论上也会很难交代,所以他们没必要去反抗,激化矛盾。


可是没想到日本呢,却动真格的了。这个判断失误,也直接让刚刚走上人生巅峰的他,瞬间就变成了人们口诛笔伐的民族罪人。

直到四年后,张学良奉命带着东北军来陕西剿共,才让他的人生有了一次赎罪的机会。眼看日本从东北一路打到热河,中华大地在日军的蹂躏下满目疮痍,可蒋介石却依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他让张学良带着东北军来到陕西,和杨虎城联手剿共。可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在和红军作战的过程当中逐渐发现,这些衣衫褴褛、武器简陋的红军竟然都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正是他们的努力抗日,才让百姓有了生活的希望,老百姓都非常的拥戴他们,这让张学良和杨虎城就开始思考。

要是再这样打下去,这不就成了人民的罪人了吗?

于是,他们开始劝谏蒋介石能否放下内战,共同抗日。

可是蒋介石却大骂了他们一番,而且还选择亲自来陕西督战。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由南京飞抵西安。经过一个多月的计划,蒋介石决定将在1936年12月12日宣布对红军发动第六次围剿计划,要求各方务必快速解决内战。

同时,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也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们要赶在蒋介石宣布围剿计划前,说服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如果实在无法说服,那就只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张学良多次请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可是他这个大哥丝毫都不听他的,两人甚至都大吵了起来。无奈之下,张学良和杨虎城决定在。12月12日,对蒋介石实行冰谏。当天清晨,还在睡梦中的蒋介石被枪声惊醒。在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策划下,蒋介石被成功扣押。最终,在各种压力,蒋介石对外宣布即刻起停止内战,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对此,全国上下统一战线,将枪口一致转向日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著名的西安事变。

而这件事也让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成为了挽救国家与危难之间的民族英雄。西安事变结束后,蒋介石被放回南京,但他永远忘不了这个人生中的屈辱时刻,他将张学良软禁长达54年,直到张学良90岁时才重获自由。

而杨虎城将军的结局更为悲惨,他连同家人全部被特务杀害。

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病逝于美国的檀香山,享年101岁。


他的一生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我们不好评说,毕竟我们不能站在上帝的视角去要求别人。

如果是你这三次影响中国的重大抉择,你又会怎么做呢?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关东军   西安事变   北洋   攘外必先安内   东北军   兵工厂   日本   内战   罪人   日军   蒋介石   民族   英雄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