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红茶还是先有乌龙茶?(二)

茶园生态化建设模式,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领域。秉承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生态伦理学思想,为复兴茶产业而努力。


对于这个问题,细心的吴觉农遍查地方史资料后写到:“湖北《崇阳县志》(清同治五年)载:道光季年(1850),粤商买茶,其制,采细叶暴日中揉之,不用火焰(同炒),雨天用炭烘干……往外洋卖之,名红茶。”此系红茶制作工艺的最早记载。





吴觉农感到乌克斯书上没说清楚他说:“但乌克斯《茶叶全书》上的记载中的‘茶叶年表’,则把记述红茶的年代提前了100多年:‘1705年爱丁堡利金匠刊登广告,绿茶(GREENTEA)每磅售十六先令,红茶(BLACK TEA)三十先令。’又说:武夷(BOHEA)条的注释为:武夷(BOHEA)中国福建省武夷(I)山所产的茶,通常用于最好的中国红茶(CHINA BLACKTEA),以后用于较次中国红茶,现在用含梗的粗老爪畦茶(CJAVA TEA)……”吴觉农也感到文中没说清楚,所以“在编译《茶叶全书》时,曾把大部分译为红茶,有一部分译为武夷,主要时因为原书往往同时出现BOHEA和BLACKTEA两词,不得不加以区别。”





此混乱说法国人也有之,如民国文学家1925年文中写到“红茶中最佳之乌龙,即武夷山上所产。”哥德堡号船长的手记存在疑点

1743年沉海的瑞典哥德堡号商船的船长手记资料中,也有记三种茶:武夷茶(BOHEA)占80%,另有小量的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及松萝(安徽产)。并说“工夫”、“小种”价高于“武夷”。此记中占80%的(BOHEA)未说是红茶;另此记中的情况,有似当时武夷岩茶价,因为清代崇安县令陆廷灿、刘靖及后来的梁章钜等都说当时的“工夫”、“小种”系上品岩茶。而船长是却把当时的“工夫”列为红茶,这是欠妥的。因为当时(乾隆初年)根本没有“工夫红茶”的名称及工艺。是船长记录,还是翻译人员之误?不得而知。





清初顺治间(1644—1661)崇安县还在引松萝法制茶。笔者认为武夷山制出发酵茶,是引进精细的黄山松萝制法不当后而变故引发的。清初在福建为官八年的周亮-1"(1612~1672),在其成于1666年的《闽茶》一文中写到“崇安殷令,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茶。”“近有松萝法制之者,即试之,色香亦具足,经旬月则赤紫如故。”此“赤紫”有似发酵茶。





“崇安殷令”即崇安县令殷应寅,山东滕县人,于清顺治七至十年(1650~1653)在崇安县为令。说明引进松萝时在清初,不是在明末。松萝制法极为讲究,要去细芽、粗叶以防炒焦和未透,此法适应不了大发展的武夷茶,故而出现了青红相杂、渥红变色乃是常理。所以在武夷便引发晒、炒、焙的乌龙茶做法。





其后的武夷僧人释超全(据文史专家林乔英《乌龙茶与阮曼锡》云:阮于1691年入武夷山,见载于《农业考古》1992(4)第178页)先后写的《武夷茶歌》和《安溪茶歌》中的“炒、焙”及王草堂的《茶说》中写的“晒、摇、炒、焙”,说的都是乌龙茶的制作方法。

笔者在查阅本邑现有的明末至民初的县志、山志都未见有“正山小种”茶名及其制作工艺的记载。





如:清康熙四十二年至五十一年(1703~1712年)在崇安县当县令的王梓在《武夷茶说》一文中写到:“武夷山周回一百二十里,皆可种茶。其品有二:在山者为岩茶,上品;在地者为洲茶,次之”,“至于莲子心、白毫、紫毫、雀舌皆洲茶初出嫩芽为之,虽以细为佳,而味实浅薄。香气亦以诸花熏成,巧立名色,不过高声价以求厚利,不及岩茶远矣”。





王梓在崇安县为县令近10年,却未写到桐木之茶,说“至于莲子心、白毫、紫毫、雀舌皆洲茶初出嫩芽为之……香气亦以诸花熏成”,如果“正山小种”红茶源于明末,作为一种别于岩上之茶、又有专门制法的茶叶,王梓不可能不记之,何况桐木离县城又不远,且系重要关隘地。





清康熙十至十二年(1732~1734),在崇安为令的刘埥(qīng),在其《武夷茶》一文中写到“武夷茶高下共分二种,二种之中,又分高下数种。其生于山上岩问者,名岩茶;其种于山外地内者,名洲茶。岩茶中最高者日老树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香,次则花香。”这里的小种、工夫明确是写岩上之茶,且作为岩茶的分类品名。





继而刘又写到:“洲中最高者曰白毫,次则紫毫,次则芽茶。……山之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之所,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而行商则以之茶,于紫毫芽茶内售之,取其价廉而质重也,本地茶户见则夺取而讼之于官。芽茶多属其伪相参,其广行于京师暨各省市,大率皆此,惟粤人能辩之。”





当时洲茶,制法可能如今之炒青焙制出的绿芽茶相似,色也偏黑,可与“江西乌”混合,所以难与他处的芽茶分辨清楚,各地“大率皆此”。因此,目前尚难以肯定此“紫毫”就是用红茶工艺制成的红茶,倘若此“紫毫”属“红茶”,也是18世纪三十年代的事情了。





家与桐木邻近的清代曹墩董天工,其在乾隆一十六(1751)编修成的《武夷山志·物产·茶属》中云:“茶之产不一,崇、建、延、泉随地皆产,惟武夷为最。他产性寒,此独温也。其品分岩茶、洲茶(附山为岩,沿溪为洲),岩为上品,洲次之。又分山北、山南,山北尤佳,山南又次之。岩山之外,名为外山,清、浊不同矣。”





“各岩著名者:白云、天游、接笋、金谷洞、玉华、东华等处。采摘烘焙,须得其宜,然后香、味两绝。第岩茶反不甚细,有小种、花香、清香、工夫、松萝诸名,烹之后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红。崇境东南山谷、平原无不有之。惟崇南曹墩,乃武夷一脉所产,甲于东南。至于莲子心、白毫、紫毫、雀舌,皆外山洲茶初出嫩芽为之,虽以细为佳,而味实浅薄。”





董在此山志中的唯一的茶文中,既没有说及桐木之茶和及其做法。如当时桐木茶已相当出名或工艺独特,其不会不添加一二笔吧?至于他说的“莲子心、白毫、紫毫、雀舌……虽以细为佳,而味实浅薄。”也不似全发酵、茶汤浓烈的红茶。





总之,关于桐木茶及制法,明末至民国初年在武夷山为令的王梓、梅廷隽、陆廷灿、刘持和到武夷山游历、考察、隐居的谢肇涮、徐、许次纾、王应山、张大复、张岱、张英、周亮工、王草堂、袁枚、粱章钜、郭柏苍、施鸿保、许珂、蒋希召等人茶文中均未说及,让人无法论说。





在武夷山云窝石沼青莲亭的一方立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的一幅护茶石碑中见载:“……星村茶行办理其松制、小种二项,母需丁胥,差役等人勒买……”。这是武夷山五幅(分别立于1615、1696、1696、1714、1763年)“护茶”石刻中唯一记有“松制”文字的一幅,也是民国初期以前唯一记有“松制”茶的文字。





“松制”就字面而言,当是以松烟(或松柴)来制作茶(即烘烤),因为古今茶叶加工中都有窨制、熏香之法。关于“松制”的另一叫法。桐木茶从福州出由口岸出口后,福州人因它茶用松柴熏,而叫它“勒迫熏”。“勒(音)”福州方言之松明也,就是带松脂较多的松树心和根,劈成细条用以引火和照明,至上世纪中后期福州人还沿用之。用“勒”来熏,也就是松烟来烘青、烤茶做出的茶叶,时则以Le Xun称小种红茶。外国人也将它译为“LAPSANG SOUCHONG”。“该名词出现于1878年”。





此“松制”二字如系当时的桐木茶,也就是当时桐木茶的特别制法。“松制”即松熏,并非是茶类制作工艺的重大区别,只是背于岩茶、绿茶等“忌烟”,而在烘青叶、烤干茶时采用松柴熏的一种做法。我们知道乌龙茶、红茶的工艺的根本区别在于炒青和不炒青、前发酵和后发酵。岩茶(乌龙茶)做青后,又炒又焙;红茶只烘(晒)而不炒即揉。这方石刻只是记录了桐木茶松烟烘烤的特别做法,故言“松制”。





此茶若是“红茶”,那只是说明当时的桐木“红茶”制法和其外的岩茶制法基本相同,只是改炭焙为“松烤”而已,故名“松制”。此茶泡出之汤深红,外国人便以此称之为红茶。后来,“由于五口通商后,茶叶供不应求,茶商到产地仿武夷乌龙茶,采用红边的制法,取销了炒的过程,加强了日晒和揉捻,减少工序,降低成本,以求获利,市场上便出现了‘工夫小种’、‘工夫茶’或乌茶等品名和唛头”。至于武夷桐木之茶什么时候不炒而直揉,渥红、过红锅,形成较完整的“正山小种”红茶制作工艺,至今不得见载。





桐木与其外的天心、曹墩等村产茶相比,其地势高,树林密,日照较短,多雨多湿,此处茶叶发芽也较迟,又恰逢雨水季节,所以无法借用日光晒青,只好采用木柴烧火烘熏茶青,揉后又架于烘青间烘焙。此地柴薪多用松树,就变成有独特的松脂味。此茶当地、甚至国人大都不饮,多为出口,倒受欧人好感,便成出口之商品,一直沿续至今。





笔者认为当时桐木茶,并没有按红茶工艺制作,基本上还是按岩茶制作方法,只是一反茶叶忌烟,而用松柴烘青、烤茶。茶叶专家倪郑重、何融也写到:“桐木关产茶历史与武夷齐名,开始也是岩茶制法,后因高山云雾,利用松木烟气来促使茶叶萎凋、发酵和烘干,演变成具有独特气味的红茶品种——烟小种(即小种红茶),至今犹存。”所以在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的石碑上的“松制”茶,并不是后来及当今的“正山小种”红茶的全部制法。





茶叶专家庄任说:“武夷茶在发展过程中,再一次质的变化,无疑是红茶的发现。研究红茶的学者大都认为此种发酵茶制法源自福建,各产地提供的地方史料均在十九世纪中期,即清道光年间。”、“早年外人对茶产知而不详,所以,十八世纪初年英国销售武夷茶的广告上,或称Bohea,或称BlackTea(见乌克斯《茶叶全书》)。





当时,红茶尚未创制,大量输出的是乌龙茶,依中国传统以产地名茶译Bohea,或以其特征名茶译称BlackTea自是可能。十九世纪发酵的红茶取代了乌龙茶输出的地位,然而它却沿用了BlackTea的品名,回译为我国文字,既不译为黑茶,也不译为乌茶,却选用与外文不对称的名称,因而红茶一词疑是外来语,抑或由于与早年的BlackTea有别于今之BlackTea有意译成红茶?”





据乌克斯《茶叶全书》载,印度茶种是1834年从福建武夷山购去繁衍的。当时的制作工艺与武夷山制作岩茶(即乌龙茶)工艺一样。1872年起才简化工艺,改12道为5道,不用炒青就直接揉捻,这与起源于1850年前后的福建三大工夫红茶(坦洋、白琳、政和)的制作工艺是一样的。外国人购买茶时把乌龙茶等发酵茶都归类到红茶,国人也只得顺应了这种分类。因为在清代光绪二年至民国四年(1876~1915)的茶叶出口记录的表格中,都没有乌龙茶(含岩茶)的栏目及名称,说明当时外国人把乌龙茶也称为红茶、归类为红茶。


(全文续完)

(安根团队摘自黄贤庚:乌龙茶与红茶孰先孰后之浅)



安根团队,20余位各领域农业专家,提供成熟的土壤恢复集成方案、生态修复集成方案、农残解决集成方案和生态农业社会化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乌龙茶   红茶   紫毫   武夷山   芽茶   松萝   桐木   制法   工夫   茶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