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上几十万个安全套是谁用的?

声明:内容并无任何违规违法,所有内容不是传播任何负能量,警醒后人,一定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从事正常的商业活动,谨记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使命,烦请审核老师准许通过,谢谢老师!

“冬奥会官方安全套比冰墩墩还难买到。”

近日,外国运动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奥运村安全套售罄的消息,引发全球网友热议。



乍一看,运动会和安全套似乎是水火不容的,而且在新冠疫情这个特殊时期,更强调保持距离,那为什么还要给“不合适”的安全套呢?

无独有偶,去年的东京奥运会也因为同样的操作而火爆。

“东京奥运会禁止握手,但分发了15万个安全套。”



那么“严禁身体接触”的主办方为何要免费发放安全套呢?

或者也许“这些避孕套是给谁用的?”

奥运会发放避孕套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事实上,第一次在奥运会上赠送安全套是从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现称汉城)开始,渐渐地,奥运会上赠送安全套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据说,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结束后的第二年,当地突然出现了许多混血的“奥运宝贝”。母亲是当地人,但父亲不详,肤色也不同。

这一现象引起了国际奥委会的关注。

于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就为运动员研制了8500个安全套。

此后,每届奥运会,主办方都会向运动员和奥运村的工作人员免费发放10万多个安全套。

2012年伦敦奥运会,组委会发放的安全套数量达到15万个,人均14个。

不出意料,比赛第5天所有安全套就用完了,主办方不得不赶紧订购一批安全套再次发放。伦敦市长还开玩笑说:“我们的口号是激励下一代,而不是‘创造’下一代。”



四年后,2016年里约奥运会,吸取伦敦奥运会的“教训”,安全套发放数量再创新高:

面对10600多名参赛运动员,巴西主办方非常隆重地准备了45万只安全套。

算下来,人均42。

这不仅打破了奥运会发放安全套的“纪录”,也是奥运会主办方首次发放女用安全套:数量多达10万个。



赛前运动员还能关心“解决生理需求”吗?

奥运会这样严肃的国际盛事,运动员还能关心“满足生理需求”吗?

答案是肯定的。

奥运村的安全套每天消耗量惊人,而且经常出现供应短缺,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美国游泳运动员瑞安·罗切特曾在接受ESPN杂志采访时透露,大约70%至75%的运动员在奥运会期间发生了性行为。

他们这样解释:“似乎不难想象,如果世界上最适合的身体聚集在一起会发生什么。”

每届奥运会都创造了许多浪漫的故事,运动员的性欲是否更强、赛前性行为是否影响成绩等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



不过,组委会从一开始免费发放安全套的目的并不是“为大家在紧张的赛程中享受乐趣提供便利”那么简单。更像是一个纪念品,从奥运村走向全世界。



在不少奥组委的声明中都提到,发放安全套并不是为了让所有人使用,而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和“人道主义”。

已经升华了吗?

但安全套与奥林匹克精神、人道主义这样的崇高词汇有何联系呢?

其使命: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

目前,安全套总是与“清渠”、“体验”等宣传词联系在一起。但别忘了,这些安全套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

奥运会发放的安全套从来就不是为了“鼓励”运动员夫妇发生性行为。是为了保护运动员的安全,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许多运动员来自不发达国家,安全套仍然供不应求。让这些运动员把安全套带回家,传播“使用安全套”的意识,可以成为向这些国家和地区普及生理卫生知识的渠道。

疫情期间,健康安全最重要!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里约   安全套   汉城   奥林匹克   奥运村   伦敦   东京   人道主义   性行为   疫情   避孕套   运动员   奥运会   数量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