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大梁后,魏国的国运就已经到头

文 / 子玉

国都即国运,这是历史的铁律。

梁惠王九年(前362),魏国将国都由安邑迁到了大梁。注意,按照司马迁的记载,魏国迁都是在商鞅打败魏军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后出于恐惧之心故而迁都大梁的。实际上,按照《竹书纪年》的记载,魏国早就迁都了,否则,公元前353年、前341年,孙膑两次导演围魏救赵之计根本就不具备操作的可能。

因为,从齐国到千里之外的安邑,中间还有山河阻挡,孙膑根本不可能发动对魏都的闪击,答案只能是,当时的魏国已经迁都距离齐国较近的大梁

但自从迁都大梁之后,魏国就迅速走上了一条下坡路,按照梁惠王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我大魏一直以来都很猛,但在我的手上却是,东败于齐国,还牺牲了太子,西边又割给了秦国七百里地,南边还败于楚国,闹心。”

可能到这时候,魏惠王才真正回过味来,他将国都由安邑迁到大梁这步棋走错了

是的,大梁是四战之地:南边是楚国,西边是韩国,北边是赵国,东边是齐国,身边全是狼。就是秦国,如果他想打魏国,完全可以向早已经屈服秦国的韩国借道公然去打魏国。

▲如图

大梁的地理位置用秦国相邦张仪的话来说就是:“梁之地势,固战场也。”

“大梁的位置根本就是战场嘛,哈哈哈。”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弥补地理上的短板,魏国只能派驻大量的兵力守卫大梁,还要修筑大量的防御工事,这又给魏国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张仪给大梁的守兵下了个定义:

危国之兵

完全是负担嘛。

这和北宋面对的问题是一样一样的,赵匡胤为什么想迁都洛阳或者长安,就是想借助洛阳和长安的地理优势减少军队的配置从而节省开支。

对,就是,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

但北宋最终还是复制了魏国当年的悲剧,被人经常兵临城下并最终导致了灭亡。

至于魏惠王为何迁都大梁,则是因为,魏惠王想称霸,进而经略天下

虽然大梁的地缘比较差,但是大梁商业发达又靠近诸侯,这样,魏惠王出击诸侯或者组织会盟只会更加方便。

这是出于对政治、经济、军事的同时考量,魏惠王不傻。

何况,魏国国力经过文侯和武侯的经营已经是碾压各路诸侯的节奏,魏武卒横行天下,魏惠王觉得,凭借魏国的国力和军事素质,完全可以打服各路诸侯,进而称霸,取周天子而代之。

魏惠王为什么一会打赵国一会又打韩国,其实就是将自己的目标进行一个落地的过程,同时想在地缘上打造一个以安邑、邺城、大梁为铁三角的防御圈。

▲如图

后来的事实证明,魏惠王还是草率了,因为,秦国也能突然崛起,魏国也能迅速衰落,势能它不是固定的,而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

而安邑就不一样了,安邑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南部的运城盆地,东南有中条山和王屋山的天然屏障,向西的话只需渡过黄河就可以纵马关中。

而且,吴起在任西河太守期间,自少梁(今陕西韩城)到阴晋(今陕西华阴)修筑了一系列防御工事,这些据点连城一片,魏国完全控制了黄河。

当时的秦国只能被动性地防御。

这就是商鞅为什么对秦孝公说:“魏国对于秦国,那是腹心之疾呀,必须得拿下。”

更为重要的是,魏国如果不迁都,将阴晋这些战略要地牢牢掌控在手里的话,那么肯定会将秦国压制得死死的,即使秦国取得了商鞅变法的成功,即使秦国迁都咸阳,但魏国照样可以纵马关中,因为魏国有阴晋在手根本就不用像诸侯一样还要先突破函谷关。

此后的历史已经不断验证了一个事实,得山西者得天下,比如唐高祖李渊。只要将山西控制在手就可以同时制衡河北和关中。安禄山就是因为没有打下山西从而迅速败亡。

但是,秦国当时毕竟还是一个弱国,也没有迁都咸阳,关中盆地更没有得到大面积的开发,魏惠王看不到秦国、关中对自己有什么威胁。而且,纵马关中的话,由于战线太长,魏军的粮草供应也是个问题,所以魏惠王就放弃了进一步蚕食关中的想法。

也就是说,公元前362年,魏国迁都根本不是为了避开秦国的锋芒,而是完全就没把秦国放在眼里,魏惠王的眼中是天下的图景。

所以,魏国迁都大梁只能是战略升级之后的进一步考量

说实话,这事也不能全怪魏惠王,因为魏国当时的国力毕竟强大,对于地缘,大家那时还没有什么概念,而且魏惠王对于战争的理解还是当年春秋时的模式:

大家约个时间、地点,做好准备工作后再开战,分出胜负之后大家就各回各家

哈,说白了就是,宋襄公式的打法。

如果按照这个模式来打仗,大梁反而给魏国提供了地理优势,因为离诸侯近嘛。

但自从历史切换到战国的频道之后,礼崩乐坏才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大家早就将春秋式的战争打法彻底抛弃,因为那套打法只适合争霸,不符合战国兼并的现实。

用孙武的话来说就是:“兵者,诡道也。”

但魏惠王的思想还停留在春秋式的打法,公子卬为什么轻易就被商鞅骗过去喝酒了,原因就是,魏国还是老牌贵族的思维,根本就没想到商鞅会不讲武德。

▲商鞅以诈取胜 图源/剧照

基于此,魏惠王迁都则肯定不会考虑地缘对于战争的掣肘。

只能说,商鞅足够敏感,而魏惠王却还用春秋时的思想来应对战国的变局

实际上,当时的三晋迁都都没有考虑地缘,魏国将国都由安邑迁到大梁,赵国将国都由晋阳迁到邯郸,韩国将国都由平阳迁到阳翟再迁到新郑,都没有考虑山河之险对于防御的重要性。

孙膑当时围魏救赵时,魏国其实已经拿下了邯郸,只是后来又给还回去了而已,可见赵国定都邯郸根本不如晋阳。

韩国其实和魏国一样,四战之地。

相反,秦国由于一直驻守关中,又从魏国手中将阴晋等战略要地夺了过去,所以,秦军只需守好函谷关就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三晋更多是输在地缘

当然,这和魏国的国君也有很大的关系,魏惠王个人就是一个炫富的主,而且在人才战略上也输得是一塌糊涂,魏国特殊的地理格局孕育出了像商鞅、张仪、范雎等一批当时的雄才,但魏惠王竟然一个都没留住,结果都跑去秦国那边打工去了。

是的,本来地缘就不占优势,魏惠王又失去了人才助力,魏国的国运只能在下坡路上狂飙。

最后再说一点,秦国灭魏正是利用了魏国的地理短板,直接引黄河之水水灌大梁城,魏国只剩投降。

此后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以地缘为竞争主基调的历史。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魏国   大梁   秦国   关中   邯郸   国运   齐国   地缘   国都   韩国   诸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