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正骨丨为啥说这种腰痛一定要手术?

《医林正骨》栏目由广东省名中医林定坤教授及其团队倾力打造。

正文共计1546字,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今年五十岁的黄先生,被腰痛困扰多年,到当地医院就诊后确诊为了“腰椎滑脱”,脊柱外科医生建议其考虑手术治疗

为了保险起见,他没有立刻做决定,而是一边多方打听相关病例,一边继续看病之旅,咨询多几位权威专家的意见。

前段时间,他在朋友介绍下,来到了林定坤教授的诊室。

经过问诊、查体、影像学检查等一系列诊查后,林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个要做手术,而且越早做越好。”

此时,经过多方打听,有备而来的黄先生,同样没有马上就决定做手术,而是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我有个亲戚,之前也说是腰椎滑脱,

但是针灸、吃药就好了,

我为什么就一定要做手术?

借着解答问题的机会,我们也来跟大家聊聊“腰椎滑脱”这一常见的腰椎疾病。


腰椎滑脱有真假之分

腰椎滑脱,指的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腰椎的其中一个椎体与邻近的椎体发生相对的向前滑移,从而引起腰痛腿痛等症状。

因病变基础的不同,临床上又分为了假性腰椎滑脱真性腰椎滑脱

假性腰椎滑脱

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关节突关节紊乱,周围韧带松弛等原因,椎间隙不稳,导致椎体前移,是椎体整体结构一起向前滑脱。

真性腰椎滑脱

由于先天性发育缺陷或应力性损伤引起椎体峡部断裂,导致椎体前移,此时是椎体前方结构部分向前滑脱。

应对方法也不同

对于假性滑脱,一般来说都可以先进行保守治疗,到了程度较重,已经压迫神经,且高质量、系统化的保守治疗无效的地步,才会进一步考虑手术治疗。

而对于真性滑脱,即便滑脱的程度不算重,因为存在结构的破坏,稳定性较差,在保守治疗上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在出现明显的症状的时候,手术治疗就会被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并且越拖可能就面临着越大的风险。


为什么真性滑脱,往往建议手术?

峡部断裂,是判断真性滑脱的关键,也是导致真性滑脱病情严重的原因。

一、峡部断裂后,滑脱趋势成必然

当我们向前行走的时候,腰椎的生理性前凸,从力学上来分析,有一个向前的分力和一个垂直向下的压力,形成合力完成前行的动作。

这种力学环境就是导致腰椎滑脱出去的主要力量。

正常的峡部连接椎体前后方的结构,对腰椎的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当峡部断裂后,椎体会失去来自后方的稳定性支持,在重力作用下向前滑动。

因此,从理论的角度来说,一旦峡部断裂就一定会发展成滑脱,并且随着年纪增大,腰部后方的肌肉、韧带逐渐松弛,滑脱也会逐步加重,伴随出现腰椎管狭窄神经受压,引起腰痛、腿痛等一系列症状。

二、峡部断裂,往往手术才能治本

一般情况下,只有少数的峡部裂病例不会出现症状。

对于大多数峡部裂患者来说,在症状不明显的时候,不一定要选择手术,可以通过日常保养、强化肌肉达到稳定病情的效果。

但如果已经到了腰腿痛比较明显的程度,保守治疗的意义就不大了,通过系统地保守治疗或许可以短暂地缓解疼痛,但目前的医学手段还无法让断裂的峡部再长起来,只要直立活动,滑脱的趋势就会一直存在,一旦后面出现不良应力,就会导致症状反复出现甚至加重,困扰正常生活和工作。

而手术则是人为重建腰椎的稳定性,能够重新为腰椎“上锁”,提高腰椎整体的稳定性。


前文中的黄先生,正是属于这种峡部裂所引起的真性滑脱。因此,结合其症状体征等多方面因素后,我们建议其优先考虑手术,避免日后加重的可能性。

特别说明

由于人体具有代偿能力,一些保守的治疗也能够帮助调整患者的机体能力,保持平衡状态,因此临床上同样存在着终身与真性滑脱相伴,没有做手术的案例。

诊疗上需要依据具体病情、具体分析。


应对滑脱维稳是关键

无论是真性滑脱还是假性滑脱,养护关键是尽量强化腰椎的稳定,日常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加强肌肉力量

腰背部肌肉力量强壮,能够帮助维持腰椎的稳定,预防腰椎滑脱的发生。

推荐:仰卧凌空直蹬腿

教程链接:医林正骨丨睡前简单小动作,养护腰膝超轻松

二、避免过度活动和负荷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腰部过度旋转突然蹲起搬运重物等可能伤腰的动作,减少腰椎滑脱发生的可能性。

三、控制体重

体重过重,会增加腰椎的负担,引起肌肉疲劳,进而可能诱发腰椎向前滑脱。所以,日常生活中要通过合理饮食和锻炼控制好体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腰痛   手术   真性   腰椎   稳定性   保守   肌肉   症状   稳定   关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