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匈奴孕妇一到春天就容易流产,竟是因为战争频繁

汉武帝时期,由于战事频繁,匈奴春季孕妇容易流产,感谢您的支持。



文字|林轻吟

社论|林轻吟



自古以来,匈奴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这个骑马驰骋的游牧民族不擅长农耕,所以他总是抢了中原王朝的粮食,然后毫不犹豫地逃跑。这种流氓主义风格让历代皇帝都头疼不已。

刘邦刚即位时,汉朝不得不与匈奴讲和,以争取和平发展的机会。直到汉武帝和刘彻,情况才发生了变化。在卫青、霍去病等大将的猛烈追击下,匈奴节节败退,甚至还唱起了“令吾女色失色”的歌声。



这首民谣说的是真的,没有哪个时代匈奴妇女比汉武帝时代遭受的苦难更多。他们的家园被大汉的铁骑践踏,他们只能狼狈地骑在马背上逃走,连自己的孩子都救不了。

据统计,汉武帝时期匈奴妇女的流产率已经达到了可怕的程度。让他们陷入如此悲惨境地的罪魁祸首不仅是汉军的强大,还有天意。




●—≺汉族妇女堕胎的同谋天师≻—●

刘彻自即位以来,一直与匈奴有仇。在他心里,汉朝是天命所归,万国皆应归朝,但匈奴邻国既无理又强大,迫使汉朝不得不用议和的方式,以公主换取和平。

即位11年后,刘彻在衡量国库资金、粮食储备、军队战斗力后,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这场战斗持续了40多年,匈奴人疲惫不堪,出生率不断下降。

汉朝历代的皇帝总是谈及匈奴的变色。刘彻怎么能这么勇敢?他哪里来的底气去进攻祖辈都不敢碰的匈奴人?



其实刘彻有这样的底气,还得感谢那些一看到匈奴就胆怯了他的历代皇帝。

刘邦刚建立汉朝时,气势磅礴,英勇无比,率领40万大军,以极大的热情攻打匈奴。没想到,这场战斗不但没有取得胜利,还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刘邦的军队被匈奴围困。为了防止出现弹尽粮绝的局面,他再次展现出冷静的风范,与匈奴签订了和约,揭开了汉朝与匈奴的屈辱史。



匈奴多年来一直称霸草原。骑兵的威力不容小觑,草原辽阔无边。战斗时,一枪就能换位置。想要对付这样的军队,就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汉朝刚刚建立,国库空虚。哪里来的粮草支撑刘邦打持久战,输了也很正常。联姻的方式听起来很丢脸,但对于汉朝来说,利用自己争取的时间休养生息、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却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就这样,当匈奴仍然用原来的方式时不时骚扰汉朝边境时,汉朝已经逐渐强大起来。刘彻即位时,汉朝已经经历了文景统治,国库充裕,人民生活富裕。刘彻也有钱养兵,准备与匈奴作战。



为了准确地攻击匈奴,刘彻不仅为大军将士强化了铠甲和武器,还专门请来了匈奴人来训练队伍。

他即位11年时,汉朝人口高达3000万,而匈奴只有150万。这样的优势悬殊,促成了刘彻进攻匈奴的信心。

抱着“寇能行,我再行;寇能去,我还回去”的心态,刘彻在129年前对匈奴发动了进攻,但这一次,汉朝再次惨败。



四路大军中,除了卫青小胜匈奴外,公孙敖损失了七千兵马。

最初积极进攻匈奴的战斗以失败告终,但刘彻并没有因此而丧失信心。他与全朝文武百官研究了很长时间,终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汉军一直在用自己的缺点来对抗匈奴的优点!



刘彻调整策略后,趁机将匈奴打得七零八落,惹得众女怨声连连。他们发现了什么秘密?

刘彻研究了历代与匈奴作战的时间后发现,匈奴总是喜欢在秋季进攻中原。这是因为他们在秋季有着绝对的优势。春夏之际,草原水草丰茂,马匹肥壮。秋季,宰杀牛羊所产生的干肉和奶酪优先用于进攻军队战士,剩余的则用于过冬。

沙漠寒气逼人,草木枯萎,吃腻了牛羊的匈奴人也想换换口味。正好中原农作物正值秋收好时节,又到了抢一波粮食的时候了。


于是,中原人民秋收的喜悦还没有结束。粮食还没有入库,战马还没有养肥。发现这个关键问题后,刘彻立即想到了一个办法,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匈奴人什么时候最害怕?自然是秋冬了。



草原上的天气本来就严寒,冬天气温能降到零下30度,根本就没有草。过了一个冬天,匈奴人已经精疲力竭,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如果遇到暴风雪,牲畜就会被冻死,到了春天,军队可能连马匹都不够。

汉朝的秋收结束了,春天又迎来了丰收。粮草充足,汉军不再惧怕长途作战。这是进攻匈奴的好机会。

刘彻言出必行,到了春天,又派卫青再次进攻匈奴。这次汉军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不仅活捉了数千名匈奴人,还俘获了数百万匈奴人的牲畜和马匹。

从此,汉朝对匈奴的作战策略变成了秋季坚守边境,不给匈奴掠夺粮食的机会。春天,他们强力反攻,抢夺匈奴的牲畜马匹,用来支援战争。



为了更好地削弱匈奴的实力,刘彻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对于普通的匈奴士兵,他并没有严厉对待他们,而是给了他们良好的晋升通道,以敌为己用。

匈奴军擅长骑兵和射箭,所以刘彻让被俘虏的匈奴将领训练汉军的骑兵,同时也能了解匈奴的作战思维。为了给投降的匈奴人带来希望,刘彻甚至专门组建了一支匈奴骑兵来保卫京城。

与严寒的沙漠相比,汉代气候适宜,生活条件优越,生活也得到了改善。许多投降匈奴的士兵都愿意为汉朝效力。




●—≺帝国双城墙≻—●

匈奴在多次被汉朝击败之后,也明白了汉军春攻的意图,但是却无法阻止汉军出兵。再加上汉朝招收了很多匈奴人来服役,匈奴单于只能叹息这种情况,并在秋季发动更加残暴的进攻。

汉武帝和刘彻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公元前124年春,卫青奉汉武帝之命再次出征匈奴。

匈奴右贤王多次与汉军作战。知道汉朝缺粮草,不敢深入沙漠。因此,当他听到汉军进攻的消息后,并没有把卫青放在眼里。一个喝酒、玩乐的地方。



当晚,右贤王来了兴致,召集了属下,在境内举行了篝火晚会。他一臂搂着新宠的小妾,一臂端着酒杯。在火光的映照下,妃子的脸变得更加精致,令人目光迷离。

突然,帐篷里传来消息:卫青率领汉军,包围了我们!

右贤王闻讯大吃一惊,急忙调集人马迎战汉军,但仓促集结的军队怎么可能对抗准备充分的汉军。右贤王想尽办法,想办法打开一条出路。

此战,卫青俘虏匈奴一万五千人,其中匈奴高级将领十余人。卫青回到朝堂后,因功绩卓著,被汉武帝拜为大将军。



公元前123年春,卫青再次出兵匈奴。一个年轻人加入了匈奴的行列,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长为另一个让匈奴人闻风丧胆的噩梦——霍去病。

霍去病在定襄之战中屡立战功,被汉武帝封为状元。从此,他就受到刘彻的器重。公元前121年春,刘彻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征伐匈奴。春夏两次出征,生擒了许多匈奴王,以及无数的王子和妃嫔。匈奴失去了河西地区,没有马匹,也没有粮草喂养。男女老少被汉军追赶,躲入西藏。在逃亡的生活中,不少匈奴妇女都流产了。从此,匈奴流传了一首悲歌:“失了我的祁连山,我的六畜无敌;失了我的燕支山,我的妇人无色。”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两位将军分兵两次征伐匈奴。卫青从距边塞仅千余里的定襄出发,正逢匈奴主力。太阳即将落山,沙漠上又刮起了一阵强风。一时间沙石飞扬,看不清对面的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匈奴拼命战斗,在黄沙满天的情况下,才勉强活了下来。

另一边,霍去病率领五万马,从代郡出兵,深入漠北,狭路相逢匈奴左贤王。霍去病兵强马壮,一路追击匈奴至巨胥山,取得了封狼、居胥胥的美誉。

此战之后,匈奴失去了对东北的控制,被迫向汉朝进贡。



战场瞬息万变,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陷入全盘皆输的境地。一个成熟的将军必须随机应变,从容面对各种情况。

影响胜败的因素有很多。交战的战场如此,战前的准备同样重要。刘彻重用了匈奴将领,使汉军骑兵的战斗力大幅上升,并从中学习了匈奴的作战思维,从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时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斗理念。人们无法掌控万物的盛衰,但可以利用它们。汉武帝在正确的时间选择了正确的进攻方式,怎么可能不赢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汉武帝   匈奴   中原   汉军   作战   汉朝   马匹   刘邦   骑兵   孕妇   频繁   军队   春天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