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陕西挖掘巨型古墓,内有186人陪葬,棺椁级别至今罕见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梦洄

编辑|浮生

如果有人问起,在中国哪座皇陵最壮观、面积最大?估计大多数的人都会感叹一声,“那肯定是秦始皇的陵墓。”

的确是这样,先不说其他,就说给秦始皇陪葬的那一个个兵马俑葬坑,都是世界顶尖的奇迹之一。

兵马俑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秦始皇陵被发现的两年后,又一座古墓的出现,差点夺走它的头衔。

这座古墓的面积之大堪比秦始皇陵,深度之深可抵现在的八层楼之高,陪葬之凶残使用了活人陪葬。那么这座神奇的古墓到底是何种来头呢?

惊人地发现

1974年,对考古界以及国家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秦始皇陵墓中兵马俑的出现,引起了众多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对秦朝君主陵墓的向往,刮起了一阵寻找秦墓的热潮。

自古以来,尤其是有关君主的陵墓都是葬在风水较好的同一区域,形成了有人看守的巨大规模的陵墓园。

此次能够在西安郊区的骊山北麓发现秦始皇墓,那么在这周围一定还有其他秦朝大人物的墓葬。

村民荒地挖土

于是,从1975年开始,陕西宝鸡、西安、咸阳这些曾在古时有过秦人生活过区域的百姓们,总会看到有一定人数的队伍穿插在农田以及山林之中,向当地的百姓打听附近有没有奇怪的事情出现。

然而对于当地人来说,好多在外人看起来奇怪的地方,在他们眼里,早已经习以为常,猛地被人一问,他们并不一定能想起来,就像凤翔附近那块荒地。

凤翔南部大概有五六公里的地方,那里有一块荒地,荒废了有些年头了。说起荒废的原因呢,当地的老百姓无一不头疼的。

想当初好多人试着在这块地上种庄稼,同样的种子、同样的种植方式。别的地方长得绿油油的,让人喜爱不已。只有这里,稀稀疏疏,庄稼存活率极低。

慢慢地,老百姓们不得已地放弃了这块土地,让它闲置成了荒地。

考古专家现场勘测

直到某一天,有位村民想要修补一下自家破损的院墙,便想起了这块荒地。虽说种不出庄稼,用来和泥补墙还是不错。

村民来到荒地,随意找了块地便开始铲土,铲除的土就顺手往车上一扔。

正在他卖力挖土的时候发现,挖出的土逐渐变成了红色,甚至还有一些小硬块,让他吃惊不已。他在午后闲暇的时候,也将这次的发现讲给了同村的村民听。

这个消息被还没有离开凤翔的考古专家路过时,无意的听到了。专业的敏感度让专家感觉其中的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惊喜,老话常说“黄土见红,必有大墓”。

考古专家顾不得其他,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单位,将打听到的消息如实上报。很快,一支专业的考古探险队便再次回到了凤翔,前往荒地勘测。

考古专家画古墓地形图

事实正如之前的专家所想,这片荒地之下的确是一个古墓。那些被村民挖出的硬块的主要成分还是土,明显是被人工锤砸成硬土块的。

这次勘测整整进行了数月的时间,考古专家们才大概摸清了这座陵墓地的基础情况。

然而,只是粗略的数字都让在场的专家们大吃一惊,之后的挖掘工作更是多次让他们惊讶地合不拢嘴。

当时没有人能想到,这场挖掘工作竟然持续了十年之久。

秦景公的陵墓挖掘现场

陵墓的十年挖掘

初次勘探,考古学家们发现,这是个占地面积巨大,且为中间宽、两边窄、对称的“中”字形结构的古墓,部分墓顶距离地表的深度不到2米。

这个消息让专家们兴奋不已。殊不知,在挖掘十年之后,古墓的建筑、出土文物等等多方面都刷新了众人的认知。

这座古墓中间宽度可达42多米,长度更是达到了300米,这已经是当时中国发现的古墓中,面积较大的了。

然而,随着挖掘工作的继续,它深度远远超出了专家们的认知。即使到现在,中国已经挖掘了大大小小成百上千个古墓,也没有几个可以与其相比较。

秦景公墓挖掘现场

原来在勘测的时候,就有人无意中使用专业用具插到土中消失不见,直到很久以后才传来一声落地的声音。

因此,专家们特地使用石块绑着测量工具,对墓地的深度进行了测量。整整24米,相当于现在8层楼的高度。

在挖掘中,专家们发现这座古墓已经不是完全的封闭状态。在它存在的上千年中,已经有多位盗墓贼光顾过,这让本来空旷的古墓空间内充斥着大量的泥沙。

因面积以及深度较大,为了保护古墓的内部墙壁不受损坏,挖掘就不能完全使用大型机器,所以挖掘工作进行的十分缓慢。

仅古墓清理泥沙的工作就进行了十年的时间。直到86年,那具有两层平台的漏斗形结构,总共有三层空间的古墓全貌才展现在专家们面前。

秦景公墓中的盗洞

在清理的过程中,专家们看着古墓中出现的大大小小200多个盗洞,心疼不已。其中,最早的盗洞可追溯到宋朝时期,那么古墓中的陪葬品应该已经被盗得一空了。

大量文物的丢失不仅让国家损失巨大,更是让考古学家以及历史学家对于古墓主人时代的研究丢失了大量的历史材料。

然而,就在大家都在为之惋惜的时候,古墓悄悄地送了大家一个令人吃惊的礼物。

即使千年来古墓已经被盗墓贼挖得伤痕累累,但是它还是保存住了包括金器、青铜器、铁器等在内的3500多件文物。其中,金制品达到了100多件,形状各异,功能也不尽相同。

金鸟、金兽虽不及现在的雕刻细致、复杂,但也做得极其精美,雕刻得栩栩如生,将动物的该有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出土的金器中还有串珠的存在,那时的珠子已经做得圆润饱满,大小统一。可见,当时金制工艺的高超。

然而,古墓送给考古专家们的惊喜并不只有这些,在赠送文物惊喜之前,先给对方讲述了千年之前殉葬制度的残忍。

惨无人道的活人殉葬

殉葬一直是中国丧葬文化的一大特点,从秦始皇陵墓发现的大量陶制人俑的出现,让人们忘记了之前残忍的人殉的历史。此座千年古墓的出现,将人瞬间拉回那残忍的年代。

众专家以及挖掘队的人像往常一样去往古墓所在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刚刚将古墓的第一平台清理完成。看着空荡荡的墓室以及暴露出来的200多个盗洞,谁人不会叹息一声,让他们的感觉工作没有了动力。

“啊,这里有白骨,是头骨”,一声呼喊,周围正在工作的人都围了过来,终于出现了盗洞以外的事物。

只见地上的那个头骨,嘴巴大张,成角度朝向天空,似乎是在大声地撕喊求救,工作人员似乎还能看到他脸上狰狞的表情。

古墓中发现的白骨

一个头骨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不多时,就在头骨的附近,再次出现断骨,看样子应该是四肢中的一部分。

骨头的相继出现,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这些骨头分布散乱,还有可能不是出自一个人的身体。难道这个古墓中有活人殉葬的出现吗?

带着疑问,专家们加快了挖掘速度。在这期间他们也挖出过几具较为完整的白骨,这些白骨的姿势像被用绳子捆绑过的一样,甚至有些破碎的骨头上还可以看到绳子勒过的痕迹。

可见,这些人并不是自愿,而是被强迫殉葬的。

看着地上白骨凄惨姿势以及满地的残肢断骸,专家们既为新的发现而高兴,又为活人殉葬感觉到残忍。然而,事情到此并未结束,他们先后进行了拼凑整理,白骨的数量达到了70具。

此时,专家们的心情逐渐沉重了起来,这样规模的活人殉葬已经是非常残忍了。

“天啊,这个什么,棺材吗?”挖掘工作者边呼喊,边加快了手里的挖掘工作,将漏出一角的木质物品给清理出来。

那的确是一具木棺,黑色的,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有些损坏。专家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将棺盖打开,发现棺中也是一具白骨。

这具白骨姿势并不是平静的四肢舒展、脸朝上的姿势,如同外边散落的白骨一样,也是侧身蜷曲的姿势,看来也是被迫殉葬的存在。

唯一不同的是,这具白骨身上还残留毛发,经过检验发现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可以致人于死亡的那种。

随着挖掘出的黑棺数量的增加,大家发现那些白骨都如同第一个检测的一样,是被毒死的。

最终,专家们在古墓中清理出来了186具白骨,经过检测,这些白骨大多都是少年少女。可见,活人殉葬的残忍程度。

据史书记载,活人殉葬的制度在先秦时期就开始被禁止了,结合出土的文物技术出现的时间,基本可以判定此座古墓的主人应该是先秦时代的人。

如此大的古墓,如此多的殉葬人数,此人到底是何种身份呢?

神秘的陵墓主人

从古墓的面积以及殉葬的程度,便可以看出古墓的主人身份一定不会低。然而随着主棺的出现,再次让人大吃一惊,如此精密的棺椁,可见墓主的地位是君王级别的。

看着巨大的殉葬数字,专家们对古墓主人的好奇心逐渐增加,挖掘工作也有了动力。

即使盗墓贼可能已经将古墓内的陪葬品盗走了大部分,但殉葬以及墓主的身份也会给历史添上浓厚的一笔。

经过十年的挖掘,对墓主感兴趣的不止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还有各大新闻媒体以及广大群众。

在众人的期盼下,主棺上的最后一层泥沙被挖掘队以及考古专家们共同拂去,被掩埋千年之久主棺脱去了神秘面纱,将真容暴露在大家面前。

(黄肠题凑)

整个主棺是黄木色的,体型巨大,如同一间大房子一样,现场预估了一下光顶部面积得有90个平方,这比现在一般的两居室都要大。

在主棺的四周还有大小一致的突起,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四周,看上去既壮观,又有一定的压迫感。正在众人感叹主棺巧夺天工之时,有专家提出,这主棺的样子像史书中记载的“黄肠题凑”。

经过众专家翻阅史书证实,此棺椁真的是“黄肠题凑”,而“黄肠题凑”是周朝天子才可以使用的棺椁,是身份的象征。

“黄肠题凑”的由来,是由黄色的柏木的木心,两端各制作出一个榫头,将他们制作成长方形的框。“黄肠题凑”用来固定的物品既不是木楔,也不是铁钉,而是浇灌的金属液体。

此种金属液体是由铁和锡两种熔化后获得的。可见,中国人的聪明之处,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掌握了合金的技术。

这次发现的古墓中的“黄肠题凑”的尺寸之大,远超史书中的记载。

每层使用了56根柏木,预计重量可达600多斤。整个棺椁使用了近700根柏木,有专家对树木的情况作了估算,大概使用了300亩左右的柏树林才能制作完成。

难道真的是周天子的墓吗,它怎么会出现在秦人管治的地方?

就在众人万般期待中,“黄肠题凑”的盖子被打开了。令人失望的是,在棺椁中除了一具白骨外,并有任何陪葬品。看着棺椁底部的盗洞,真的很让人哭笑不得,难道这座千年古墓要成为不解之谜了吗?

墓主似乎不想默默无闻,最后在墓地的某个小小角落里发现了带有铭文的石磬,上面讲述了秦景公的故事。看来这个古墓的主人,就是那位英勇好战、将秦国治理蓬勃发展的秦景公。

从古墓的规格,以及使用“黄肠题凑”来看,早在秦景公时期,作为附属国的秦朝已经有了统治天下的野心。

陕西巨大古墓的挖掘,虽已丢失众多文物让人感到可惜,但还是让大家了解到活人殉葬的残忍,同时也弥补了先秦时代历史的空缺。

尤其是19年,秦景公的陵墓再次有新的发现,开始了新一轮的挖掘。相信通过考古专家以及历史学家的努力,我们会得到一个完整、生动的先秦时代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棺椁   古墓   凤翔   荒地   陵墓   陕西   白骨   活人   罕见   级别   发现   专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