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打仗梁山108将未损一人,为何遇到方腊八大王就死伤过半

提起水泊梁山,每个人心中应该都会想到一群侠肝义胆,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印象中他们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但为何讨伐方腊时,从未损失一人的梁山108将,经此一役竟伤亡过半!

这究竟是方腊太厉害,还是另有其因?

《水浒传》讲述了梁山泊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以宋江为首,聚集在梁山泊起义的故事。作为梁山的第一把交椅的宋江,不愿让自己的兄弟们空有抱负却无用武之地,于是便决定接受朝廷的招安。

梁山大军被朝廷招安后,为朝廷效力,曾多次东征西讨,先后在攻打辽国、除田虎、战王庆中都取得了完美的胜利。在讨伐方腊时,之前从未折兵损将的梁山好汉却为何在此战中阵亡了五十九人,病逝十一人。

朝廷的不怀好意

梁山和方腊互相损耗,这是朝廷所希望看到的,这样可以达到一石二鸟的的目的。起初梁山刚刚归顺时,朝廷并没有给他们加官封爵,原因是:新降之人,未效功劳,不可辄便加爵,可待日后征讨,建立功勋,量加官赏

朝中的奸佞还建议要将宋江的梁山队伍分为五路,各自散开,此为上上之策。但是梁山的众位将领都不愿分开,惹得众人大为不悦,这再次激发了梁山与朝廷的矛盾。

与此同时,尉太尉建议皇上,北边辽国来犯,不如让宋江作为先锋,带领梁山众人前去征辽。如果打赢,不仅可以为朝廷分忧,还可以为梁山提供加官进爵的机会;反之,可以借辽国之手除掉他们。最终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可以说朝廷只是把梁山众人当作了战争机器。

让朝廷没想到的是,宋江带领的梁山兵马征辽十分成功,甚至接二连三的完成消除田虎和王庆等内患。此时梁山军士气高涨,战功显赫,让朝廷感到十分害怕。于是朝廷紧接着为梁山设下了一个巨大的阴谋。

朝廷并没有给刚刚征战完毕的梁山部队休息时间,而是立刻安排他们去攻打方腊这块硬骨头。再强的军队也经不住接连不断的征战,过度疲劳的梁山众人所面临的局势异常不利。

在出征途中,朝廷甚至以“上皇乍感小疾”为由,把梁山排行五十六的地灵星安道全调走,宋江等人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毕竟皇命难违。

很明显这是朝廷针对梁山众人的,朝中有那么多御医不用,偏偏点名要即将上前线的安道全。没有了神医,梁山的后勤保障无疑会遭受重创,这一伏笔在接下来面对方腊的八天王时得到了印证。

征讨方腊的过程中,丁得孙不小心被毒蛇咬死,杨雄屯驻杭州时生背疮而亡,林冲屯驻杭州患风瘫后病逝等等。如果神医安道全还在随军,或许这些人可能会免于一死。

战力爆表的八大王

方腊手下有八大将领分别是兵部尚书王寅、宝光国师邓元觉、南离大将军元帅石宝、护国大将军司行方、金吾卫上将军皇侄方杰、镇国大将军厉天闰、“小养由基(战国时楚国大夫,善射)”庞万春和枢密吕师囊。

方腊是梁山所遇到的最强大的对手,他手下的八大王的实力各个都是实打实的。那么水泊梁山的力量强不强呢?答案是强的,但是又没有那么强。

表面上梁山一百单八将看起来领将众多,威风凛凛,可实际上有一部分人能力远没有名号那么夸张。

如排名四十六的地文星萧让,他只是一个落魄书生,善当时的苏,黄,米,蔡等四种字体而已。又或者宋江的弟弟宋清,排行七十六的地俊星,他在梁山掌管筵席之事,从没真正参与过战场厮杀。

反观方腊帐下八大王,各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将帅之才,每个人都有几把刷子。

如宝光国师邓元觉,手持一条50多斤禅杖,他曾经与鲁智深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足以见的其实力雄厚。

又例如南离大将军元帅石宝,手持一把披风刀威力无双,他在双方战斗中,击杀索超、邓飞、燕顺、鲍旭、马麟等多位梁山好汉,还击败过小温侯吕方,最后兵败乌龙岭后自刎。

而兵部尚书王寅先后杀死了梁山4条好汉,城破突围时,又单挑梁山4员大将,最后豹子头林冲加入,合5人之力才杀死了王寅,堪比三国吕布。而“小养由基”庞万春,据守昱岭关,一人更是射杀了梁山包括史进、石秀在内的7条好汉,杀伤力十足。

虽然梁山将领方面人数优势很大,但综合看下来,可以说双方几乎是旗鼓相当,这就注定了是一场恶战。最终的结果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梁山还是胜了,以人数众多惨胜方腊八大王。

梁山人心不齐

随着梁山被朝廷招安,朝廷打着卸磨杀驴,损耗战力的想法,肆无忌惮的用梁山将领接连不断攻打其他势力,不管梁山将领如何疲惫。

朝廷的心思很多将领心知肚明,就比如浪子燕青,他曾劝卢俊义急流勇退,说完自己便飘然而去。

亦如费保曾对李俊说:“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后来李俊也离开了梁山,成为暹罗国国主。

宋江面对朝廷的各种要求,一味的忍让最终导致了梁山的离心离德。

再加上梁山好汉们大多数当初是不同意招安的,所以也会有所怨言,再加上接连损失好几名大将,使内部分裂更加严重,气氛消极。那么这种情况下,自然梁山的战斗力也就大大削弱了。

宋江军事指挥不如方腊

宋江和方腊虽同为起义军首领,不同的是方腊招募了自己的军队,将士经行专业的军事化管理,训练有素,犹如旭日东升,战力强悍。而宋江只是招募了一些义军,虽有一百单八将,但军队素质层次不齐。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水土不服

梁山众人大多都是北方人,来江南征战难免水土不服,加上劳师远征,连续的疲劳作战,军队的状态十分低迷。而反观方腊却以逸待劳,利用熟悉地理环境的优势设伏,造成宋军重大损失.

例如昱岭关一战,史进、石秀等六员将领因为不认识山路,贸然前去探哨,结果误闯进了庞万春的包围圈,结果全被后者射死在了昱岭关之下。

这些都证明了梁山人马在客场作战时,所处在的劣势。还不熟悉兵法,江湖义气深重,不知以退为进,以自己之弱,去攻打他人的长处,战必败!

征讨方腊无疑是《水浒传》中最悲壮的一幕,108位好汉战至最后仅剩下38位,不可谓不悲壮!最后宋江也没有等到封官加爵的一天,而是被朝廷一杯毒酒赐死,临终前,他是否也曾想起和兄弟们义薄云天之时。

《史记》有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梁山   战力   水浒传   大王   死伤   大将军   将领   朝廷   好汉   此前   将军   军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