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52岁离世,死因史书都不好意思记录,说出来有些丢人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李世民的强,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强。

论军事,李世民16岁就率军前往雁门解突厥之围,18岁为父攻下长安,22岁一战擒两王,战功之卓著,以至于连伟人都认为“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论文化,“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也绝不是一个大老粗能写出的诗句。

论政治就更不用说了,李世民接手表哥杨广留下的烂摊子时,中国风雨飘摇,强敌环伺,百姓民不聊生。

但等到贞观末年时,李世民已经将大唐带入了贞观治世,四夷臣服、百姓安居乐业。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贞观十年、天下大治后逐渐变得闷闷不乐,身体也是每况愈下,才刚到52岁,就郁郁而终。

更可叹的是,作为一个雄主,史官们却一直遮遮掩掩、不敢明言他的死因,只在一些细节上故意留下了蛛丝马迹。

李世民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他的死因会因为过于丢人而被遮遮掩掩呢?

从玄武门到贞观之治

纵观李世民的一生,导致他悲剧人生的最大根源,就是因为他有一个贤能的哥哥,李渊和窦皇后一共育有4个儿子,除去早夭的李元霸外,只有三个,即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

李渊很喜欢李世民这个次子,一直把他留在身边亲自教导,升任太原留守的时候,也只有李世民跟着前往。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李世民,能文能武,颇有才略,在李唐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几乎所有决定唐朝国运的存亡战争,都是李世民指挥的,比如浅水原之战、虎牢关之战等。

但李世民越是屡战屡胜,朝堂的气氛就越是微妙,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封无可封了。

是啊,他都已经是秦王和天策上将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大吗?还真有,那就是太子之位,可惜,李世民有一个好哥哥。

李建成并非庸主,他也同样能文能武,李世民在外征战时,一直都是李建成在朝堂上帮助李渊处理政务。

也许他没有李世民那么聪颖,但也绝对算得上是守成之主,这样一个好太子,凭什么要被废呢?

扳不倒太子,那反过来想,死人总做不了太子吧?

于是,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斩杀了自己的两个亲兄弟,并顺便处死了哥哥和弟弟的全部子嗣。

这一下,李渊就剩下他这一个嫡子了,不传给自己,还能传给谁呢?

不过说到底,李世民也是被迫的,他又何尝不想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生活呢?

可他的父亲却一直在拉偏架,雪藏了李世民、削了他的兵权、调走了他的心腹。

还任由李建成为难李世民,在李世民眼里,这又何尝不是李渊种下的恶果呢。

李世民当时还不能理解父亲李渊的内心纠结而又复杂的情感,他只知道,在玄武门之变中,自己犯下了弑亲的大错,杀掉了无数无辜的人。

如果不给天下一个交代,那么自己必将在历史上遗臭万年。

所以即位后的李世民,一点都不敢懈怠,他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是一个贤能的君主、一个值得信赖的统帅。

事实证明,他做到了,在他当皇帝的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周边所有的国家,或被灭国,如吐谷浑、东突厥,或被吊打。

如高句丽、吐蕃,连突厥的可汗都被抓到长安里跳舞,他也由此获得了天可汗的无上尊荣。

而在经济方面,李世民奉行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政策,把隋末乱世中跑到突厥、高句丽避难的百姓都用钱赎了回来。

大唐的人口和粮食产量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李世民由此开启了一个贞观盛世。

可以说,贞观的前十年,简直是古代王朝梦想的巅峰,要皇帝,有李世民这个文武双全、敢于纳谏的贤明皇帝。

要臣子,更是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人才济济,要皇后,也有母仪天下、隐居幕后的长孙皇后。

这样的日子要是能一直长久就好了,可惜从贞观十年开始,一切都走上了下坡路。

从厌恶李渊到“成为”李渊

对于李世民来说,什么最让他感到难以接受?

在贞观十年之前,也许是不能将国家治理好,让天下人看笑话,但在贞观十年的六月之后,李世民最担心的是自己会成为自己最看不起的人:李渊。

为什么李世民的情绪会从原本的志得意满突然低落下来,变得忧心忡忡、担心自己会变成李渊呢?

因为在这一年的六月,长孙皇后去世了。

长孙皇后的死对李世民打击非常大。

和其他那些整日沉迷后宫三千佳丽的昏君不同,李世民非常专一,从13岁两人结成夫妻开始,二十三年间,两人几乎都没有吵过架,一起育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

而且长孙皇后也不是那种只会相夫教子的传统“小女人”,相反,她和丈夫一样。

有着长远的目光和坚定的意志,李世民在外出征时,她赔上笑脸,努力结交李渊的妃子,希望他们给自己的丈夫说好话。

得知丈夫决定发动兵变,杀害兄弟时,她不仅没有阻拦,反而还在事发当晚亲自出面,给将士们打气。

可惜,就是这样一个温柔而又坚强的女人,才36岁便就撒手人寰了,李世民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发生的这么突然,恍惚间,他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小时候。

李世民13岁与长孙氏结婚,婚后第二年,他的母亲窦皇后就因为突发疾病死在了李世民的面前。

当时,他还小,不能理解这意味什么,只是朦朦胧胧地意识到自己再也没有母亲了。

可没了母亲的不只是他,还有李建成。

此后,虽然李建成和李世民又精诚合作了好几年,但没有母亲在中间充当缓冲,他们兄弟二人最终还是反目成仇。

李世民清楚,如果母亲当时还在,事情也许未必会闹得那样不可挽回。

命运是如此的诡异,贞观九年,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与苏氏成婚,婚后第二年,长孙皇后也病逝了。

同样的事情如今又发生在了自己身上,难道玄武门的事情也会重演吗?

李世民曾努力想将命运脱离出既定的轨道,让自己的儿子们能够兄友弟恭,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逐渐发现,这根本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太子李承乾聪颖好学,一开始确实很争气、很有明君潜质,可不知为何,后来他变成了瘸子。

这使得他的心态逐渐发生变化,开始变得不学无术了起来。

与此同时,李世民的嫡次子李泰也开始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才华横溢的他写出了大量佳作。

一个叛逆少年,一个文艺青年,冷静如李世民,也逐渐不自觉地把心偏向了次子,将李泰留在了身边,“不之官”,不让他去外地当官。

同样是长子不如次子,同样是独宠次子,就这样,李世民不知不觉地走上了父亲的老路,从看不起父亲李渊,逐渐“成为”了李渊。

贞观十六年,长子与次子之间的矛盾开始白热化,而这一切,最终将李世民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苦闷的余生、丢人的死法

李世民年轻时曾无数次想过,为什么自己取得了那么多的成绩,父亲却始终不肯让自己当太子,这个决心真的有这么难下吗?

是的,真的有这么难。贞观十六年,李世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当年李渊的痛苦。

这一年,李世民的嫡次子李泰完成了著名的《括地志》,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欣喜若狂。

他不仅将这套书收进了皇家书库,永久保留,还给了李泰巨量的赏赐。

这下,李泰飘了,他觉得他可以问鼎太子了。

事实上,这时的李泰确实比李承乾强,李承乾这些年天天在宫中嬉戏游荡,完全没有一点储君的样子,嫉妒心也越来越强。

可当李世民真正考虑这个问题时,却发现自己和李渊一样,都下不了这个决心。

最终,李世民只能像李渊当年那样,反复强调兄友弟恭,反复强调太子之位一定是李承乾的。

甚至当李承乾因为自己的男宠被杀,气的几个月都不上朝时,李世民也都容忍了下来。

可问题在于,李渊当时就是因为不作为才招致的玄武门之变,同样是三个嫡子,同样是次子最强。

当年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兄弟三人能在玄武门闹出血雨腥风,难道如今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三人就能无事发生吗?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李承乾谋反了!

一开始,李承乾是想来一次逆向的玄武门之变,太子杀弟弟,让死士去杀掉李泰,然后自己假装不知情,但是这个计划一开始就失败了。

李承乾不甘心,他转而将矛头指向了父亲,想要直接弑君、弑父,为此他暗中联系了许多唐太宗身边的“老人”。

结果依然是还没发动便失败了,得到消息的李世民,很快就把李承乾抓了起来,但他同当年得知玄武门之变的李渊一样,变得非常迷茫。

李承乾该死,可真的要处死他吗?最后,唐太宗选择了放长子一条生路,仅仅是废掉了他的太子之位,将他流放到边远地区。

同时,他也开始真正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真正避免玄武门之变的惨剧再次发生,李泰的一席话,给了他答案。

当时李泰自以为必然会成为太子,所以为了打消父亲的疑虑,便夸下海口。

说如果自己当了皇帝,一定会在死去之前杀掉所有的子嗣,让弟弟李治接替自己,李世民刚听到这句话,还很感动,但紧接着便感到不寒而栗。

要杀光儿子,儿子们又岂会坐以待毙,到时又是一阵血雨腥风,而且换个思路想,连儿子都能杀。

那为何不能杀掉李承乾与李治这两个兄弟呢?

最终,李世民发布了一道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诏书,宣布立李治为太子。

他知道,唯有立李治为太子,才能真正终结唐代父子、兄弟相残的怪圈。

谁能想到,李承乾与李泰两个人你死我活的斗了七年,结果最终赢家居然是置身事外的李治呢。

自贞观十年以来,长达7年的太子之争,耗尽了李世民的心血,他终于知道,当年父亲在得知自己杀掉两个兄弟后的感觉了,可惜,为时已晚。

此后,李世民开始懈怠朝政,他真的累了,李世民想离开京城这伤心地,去外面散散心,于是他在次年选择亲征高句丽。

可李世民年轻时毕竟受过不少刀剑伤,这一次亲征,早年的伤病开始加重,风疾也找上门来,病魔的痛苦,逐渐摧毁了他的意志。

终于,他放弃了抵抗,转而开始服用他最讨厌的丹药。

越服用丹药,身体越虚弱,而人越虚弱,就越想要服用丹药,最终,丹药拖垮了李世民的身体。

贞观二十三年,在丹药、风疾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下,年仅52岁的李世民突然暴毙,结束了他那传奇的一生。

总结

史官的职责就是秉笔直书,可面对李世民,他们还是退缩了,李世民通过杀害兄长上位。

可到最后,拖垮他的,竟然还是兄弟相残,他们怎么忍心把这丢人的死因明明白白的写在史书上呢?

因此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没有明确记载李世民的死因。

这也许就是他教导李治时说“当择圣主为师。毋以吾为前鉴”,学那些圣贤的人,千万不要学我的原因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7

标签:死因   长孙   贞观   次子   史书   长子   好意思   丢人   太子   皇后   儿子   父亲   兄弟   李世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