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村庄河边有个搓衣板,被丢在村口50年,才发现上面有一道圣旨

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为方便与您分享,可以点个“关注”哦~

“林主任这是干啥啊,这路不是刚修的吗,刨了做什么啊?”

村主任林菊明并没有回答村民的问题,只是继续指挥村民刨开路面。

随后几人从坑下面抬出一块搓衣板,当在场的众人看清石头真实面貌后,瞬间吸了口凉气。

上面竟然有一道圣旨!

这圣旨是怎么回事?

而已经过去50年了,林菊明为何突然想到将其挖出来?

“物尽其用”的搓衣板

在浙江台州市温岭箬横镇三房村村口的池塘边上,有一块被村里人当成搓衣板来用了几十年的石碑。

听村里面的老人家说,这块石碑还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附近上山要施工时,从山上的坟头搬下来的。

能从坟头上搬下来的石碑,上面还刻了文字,不是墓碑又能是什么?

村里人嫌晦气,就把这石碑扔在了村口池塘边上。

当时洗衣机还没有那么普及,村里家家户户都是在村口的池塘里浣洗衣服。

这块静静躺在那的石板,可不就是一块上好的现成的搓衣板嘛!

村里的老人那时候还忌讳,觉得墓碑是“死人的东西”,用起来不吉利,也怕冲撞了什么遭报应。

但是村里的年轻人可不管这些,直接把石碑当成搓衣板来用,一用就是五十年。

村里老人一看,这么多年用过来村里也都没出什么事,也逐渐放下心来,加入了使用这块搓衣板的队伍。

但那时,谁又能想到,一块石碑竟然隐藏着一个大秘密。

从搓衣板到填路石

2017年,三房村村委会经过会议决定,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要把村口的池塘填平。

毕竟当时家家户户都已经用上了洗衣机,也没有人再去池塘里洗衣服了,占了村口那么大一块地,不如利用起来。

那个池塘归根结底对村子没有什么用处,村里人虽然多少有些不舍,却还是赞成这个决定的。

当他们要填平池塘的时候,那块石碑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从前池塘还在,这石碑可以当搓衣板。

现在池塘要填了,这块石碑怎么办?

所幸这块石碑这么些年只是被当作了搓衣板,并没有任何损坏,还是完全平整的一大块。村里人灵机一动,又想着物尽其用,不如拿这块石碑去铺路,也是造福百姓的一种方式。

很快,施工队便进村施工。池塘逐渐被填平,新路也在逐渐修筑。那块石碑就这样,又成了一块填路石。

时间很快来到了十二月,那时候池塘已经没了,路也已经修好了。村里所有人就像从前那样按部就班地生活着。

直到有一天,从隔壁村传来一个消息!

突如其来的转折

他们村挖出来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古文字,是个有年代的文物,有好些省里市里的专家都来研究了。

林菊明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愣,很快便想起了曾经村里人用作搓衣板后来被填路了的石碑。

石碑?他们也有啊!

字?碑上也刻了啊!

林菊明激动地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小的时候经常跟伙伴们去池塘边玩耍,那时候他们也对这块石碑产生过兴趣。

村里人虽然也知道碑上有字,但是那石碑已经有些年头了,表面多是污垢。

村里又没有几个人识字,何况还是从坟头上挖下来的,根本没人在意上面写了什么。据说石碑背面还有图案,只不过看不真切,当初有人说是狮子,有人说是麒麟。

如今想来,怕是不简单……

林菊明小时候也试着看过上面的文字。

但是当时毕竟还小,认识的字不多,石碑又有磨损,当时林菊明只觉得那是些鬼画符。

可是现在细细想来,那些“鬼画符”倒是也像繁体字的文言文。

一想到这里林菊明可就坐不住了,那可是文物啊!

林菊明这才赶忙带着几个小伙子去刨路,要把石碑给挖出来一探究竟。

这一路上也吸引了不少村民,但是林菊明都没顾得上回话。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确认这块石碑到底是不是文物。

林菊明焦急地看着小伙子们刨路,周围不明所以的村民也跟着等着。

终于,石碑被挖出来了。

林菊明和村民们赶紧凑上去看,可是石碑表面却是十分脏污,有村民拿了水管来清洗,石碑上的字迹才渐渐清晰。

那右上角是不是奉天!

有一个村民突然惊呼出声。

大家定睛看去,确实是“奉天”二字,很快又看到左下角清晰地“光绪”两个字。

村里人自然都知道光绪是晚清的皇帝,皇帝再加上“奉天”二字,那也只能是圣旨中的“奉天承运”。

这还真是文物!

确定了上面的内容是清代的文字内容后,林菊明很快联系了镇政府跟市里的博物馆。这对三房村来说可是一件大事!

市里的专家很快就来到了三房村。

“搓衣板”竟是圣旨

听到这里有清朝文物的消息,专家们都非常激动。

来到现场之后,专家们也确认了:这的确是清朝的石碑,上面刻印的文字也确实是光绪的圣旨。

应该是当时接圣旨的人,为了彰显和保存自己的荣耀,把圣旨刻在了上面。

那么圣旨的内容是什么呢?

专家经过仔细辨认后,终于得出了圣旨的内容: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沛酬庸之庆典,茂对皇庥;敷锡类之殊荣,曲成囗(臣)孝。尔林溥,乃光禄寺署正加二级林修之祖父,箕裘绍绪,诗礼垂声,贻厥孙谋,树芳观于珂里;绳其祖武,奏茂绩于彤筵。

兹以尔孙,克襄王事,赠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於戏,开棠构以开基,德钟家庆;沛丝纶而锡命,光耀泉室。

制曰:德门积庆,渊源早裕夫孙谋;盛世推恩,纶綍载扬夫母范。尔陈氏,乃光禄寺署正加二级林修之祖母,囗(高)门毓德,华阀传芳,有榖贻谋,赖同心于内助;自夫申命,表异数于中闺。兹以尔孙,克襄王事,封尔为宜人。於戏,光生榆翟,常昭彤管之辉;德媲珩璜,用焕紫泥之彩。

光绪贰拾肆年拾壹月初六日”

根据圣旨的内容来看,这道圣旨是一封“恩荣录”。

主要是为了表彰一个叫做林修的人,并且追其祖父为“奉直大夫”,追封其祖母为“宜人”。

林修当时的官职是光禄寺署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厨师,只不过他是只在国家重大宴会的时候才会下厨。

而恩荣录,就是主要登载皇帝和中央政府、地方官员对家族成员的封赠文字。

可以看出,当时朝廷应该是对林修下厨的御宴非常满意,所以才派发了这封恩荣录。

“僭越”的真相

而林修也是觉得无比荣耀,才把圣旨刻在了石碑上。

专家在研究石碑的时候,除了圣旨之外,还在石碑的背面发现了刻印的狮子。

林修是光禄寺署正,只不过是个从六品官。而按照清制,只有二品官员才能用狮子的图案。

在清朝,这种僭越可是大罪,林修不可能不知道!

那么他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刻印这个狮子呢?

圣旨上的“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初六”,其实就是1898年12月18日。这一年,是戊戌变法的一年,也是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的一年。

国家大政把持在慈禧手中,光绪帝自身难保,在远离京城的温岭,朝廷更是无暇顾及。林修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僭越。

只不过可惜的是,三房村里并没人认识林修,也没有关于林修的记载。

这块刻有圣旨的石碑,后来也被移交到博物馆进行保管。

这件事情到这里也算是告一段落。

最初只不过是一块从坟头上搬下来的石碑,后来变成了村里人的搓衣板,又成了修路的填路石,最后被发现其实是清朝的文物,上面还刻着圣旨。

或许也没人想得到,林菊明想不到,在这洗过衣服的村民们想不到,百年之前的林修也想不到。

一块石碑就这样跨越时空的距离串联起了一段长达百余年的故事。

小结

在林修所处的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国家内忧外患。

于内,皇帝权力被架空,新兴资产阶级改良主张不被接受,朝政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于外,列强对我国虎视眈眈,想要瓜分我国的疆土。

如此动荡飘摇的年代之下,人人自危。

而如今,我国已然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包括科技、基建等多方面创下多个世界第一,再不会像飘摇的清末一样。

而生逢盛世的我们,更要珍惜珍视今天的生活,知史明史理解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0

标签:圣旨   村口   奉天   光绪   坟头   石碑   浙江   池塘   村里   村庄   村民   河边   文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