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第5天:为什么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是并行的3条河道?

  出门第5天了,今天再次踏上328省道,我要骑行苏北灌溉总渠,一路向东沿着淮河入海水道奔流入海。

2023-05-02 12:22 在洋桥遗址拍的苏北灌溉总渠

  我精神抖擞的穿行在阳光下,一边走,一边啃着烧饼,很快就冲到了阜宁和淮安交界的洋桥口。

2023-05-02 12:08 洋桥口

  洋桥,顾名思义,是洋人建的桥,不过这洋人指的不是英美国家的洋人,而是苏联人。

2023-05-02 12:49 洋桥基督教会

  1951年为了解决淮河水患,动员119万人从洪泽湖边到黄海,开挖苏北灌溉总渠。这条全长168公里的人工河道竣工后,解决水患问题的同时,也因横贯淮安、盐城两个城市,而给沿岸居民造成了,出行困难。比如当时的小李庄,农民大多居住在南岸,而农田却基本集中在北岸,生产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但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又正值志愿军入朝作战,财政困难,实在很难再沿岸多建桥梁。到1953年,苏联援建时,才在小李庄这儿建起了洋桥。后来这儿因地处3县交汇,属于三不管地带,交通又便利,人来人往,很快就形成了集市。

  听说即使是在文革期间,这儿的集市也不曾中断过。到八、九十年代,更是号称来到洋桥口,没有买不到的货,没有卖不掉的物,被南京军区原司令员许世友赞为“苏北的小香港”。不过洋桥在后来开挖淮河入海水道时拆除了,如今只剩下遗址。

2023-05-02 11:13 省道边上的苏北灌溉总渠

  这条328省道,其实是苏北灌溉总渠的右堤,面向东边黄海的方向,我的左手侧一共有3条并行的水道,从南到北,依次是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南泓和北泓。

来自我自己手机截图

  从我第一次在高德地图上看到这3条河开始,我就一直好奇,为什么从洪泽湖到黄海会出现3条并行的水道?

我没有设备可以从空中拍摄,所以从公共配图中找来这个图片

  当年开挖时,为什么不直接挖一条又深又宽的大河,而要整整挖出3条呢?想象中,挖一条河不是更简单、更轻松、更省钱的事么?

  我一直在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从前天到达苏北灌溉总渠管理处开始,也一直在打听。从管理处的保安叔叔,到路上河边偶遇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我每遇到一个可以搭上话的人,都要问他们,他们的父辈是否有讲过故事,他们自己是否还有幼年时的记忆。

2023-05-02 12:12 我离开淮安,进入阜宁

  1950年夏天,淮河流域发生千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后。到9月时,国家水利部、华东水利部和淮河水利工程总局,经过实地勘查,提出开挖淮河入海水道,分南北两槽、两河三堤的意见。但,工程总经费折合大米10.065亿公斤,以当时我们的国力,要完成这个项目,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最后决定,治淮重点,暂时放到,疏浚入江水道、培修洪泽湖大堤上。

  1951年5月4日,毛主席挥笔写下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7月26日,周总理又一次组织召开专项会议,在听取各方讨论和意见后,周总理最终拍板,决定批给大米1亿斤,采取开挖苏北灌溉总渠的方案,放弃淮河入海水道这个方案。

  有人认为,当时这个决定,是因为水文资料不全、对淮河洪水量计算偏小、且没有考虑到淮河洪水与长江洪水、泗沂沭洪水遭遇并涨等等问题导致的失误。

  但我觉得,以当时的国情来看,从10亿公斤预算,到1亿斤拨粮,当家的周总理只是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选择最有可能尽快实现,又能解决燃眉问题的方案而而已。

  1951年11月2日,苏北灌溉总渠全面开工,来自淮阴、盐城、扬州、南通等18个县的民工,推着牛车、独轮车,扛着铁揪,带着铺盖,赶赴工地,搭起草棚。周总理特批的那1亿斤粮食,保证了每人每天一斤口粮。经过82个晴天的努力,1952年5月10日,宽140米、长168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竣工。

  或许你会问,为什么我只报出折合多少斤粮食,却不说工程总价实际是多少。那是因为,解放初期,我们正处在通货膨胀中。从发行人民币的最高币值来看,1950年是5万,1951年是1万,1953年是5000。面对一直下降的物价,1950年的工程预算总价,和1951年的工程实施总价,根本没有直接的可比性,只有吃到肚子里的粮食,才可以衡量出两个方案的差距。

2023-05-02 16:15 苏北灌溉总渠

  下午3点22分时,我来到陈集镇闸东村的阜宁船闸。这儿是阜宁内河航运和阜宁港海河联运的中转枢纽。调度闸、南泓漫水闸、北泓漫水闸、东沙港闸这4座调控淮河入海水道南北泓的水工建筑,就分布在这附近。

2023-05-02 15:12 阜宁船闸

  从阜宁船闸往前8公里,是2005年4月建成的羊莆大桥,它是阜宁县城至渠北三乡的唯一交通要道。我准备从这儿过桥,去看看3条并行的大河。

2023-05-02 16:21 淮河入海水道南北泓之间的庄稼

  1954年5月,淮河流域再次洪水泛滥,7月,中央治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重新提出开辟淮河入海水道的意见。可那之后,我们不但经历了3年自然灾害,还经历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所以工程一直没有实施。

  1975年8月,淮河上游发生“758”特大洪水。1991年,江淮地区又一次特大洪水。到11月,国务院决定“九五”期间要建设淮河入海水道。之后,各项准备工作和计划紧锣密鼓的展开。

  1998年10月28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拉开序幕。到2003年6月28日,主体工程提前两年半完成。而此时,淮河中上游连日暴雨,全流域正遭遇大洪水。7月4日,淮河入海水道主体工程紧急启用,二河新闸开闸行洪33天,避免了洪泽湖周边200多万亩圩区的滞洪,也避免了滞洪区30万人的大转移。

  2006年10月21日,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全面建成。建成当年减灾效益,就高达27.68亿元,相当于工程总投资的2/3。

2023-05-02 16:23 淮河入海水道北泓

  可是,1998年时,以我们的技术和国力,已经有能力挖一条又宽又深的大河了啊,为什么还要挖南北两泓呢?而且,我这一路沿桥过来,看着桥下的稻田,就是纳闷啊,行洪的时候,洪水会淹没下面的农田吗?我和一位爷爷打听,爷爷没有理会我。我又向一位姐姐打听,姐姐说没这么大水。

2023-05-02 16:37 淮河入海水道北泓边的稻田,姐姐说这些水塘是养螃蟹的

  怎么会没这么大水呢?如果没这么大水,为什么要把堤坝建得离河那么远。如果真这么大水,为什么还敢在两条河道中间,及两边种这么多庄稼?为什么不直接开一条又宽又深的大河?

  后来我多方查阅资料才知道,“漫滩行洪”,需要占地30多万亩,而“泓滩结合,南北偏泓、北泓南靠”这个方案,只需要征地6万亩,可以减少拆迁14万人呢!

  而且,淮河入海水道的主要作用是泄洪,只有遇到大洪水时,才会开闸,比如2007年7月、2010年4月,就曾两次行洪,而当时,这位姐姐估计还是个小孩子。

2023-05-02 16:39 淮河入海水道南北泓之间的稻田

  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一共3条河道,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从南到北,总渠设计灌溉流量500立方米/秒,排洪流量700立方米/秒。这条河除了承接洪泽湖水直排入海外,还要为沿线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所以河底比较浅,仅3米深。

  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深约4.5米,河底宽210米到324米,外堤脚距750米,行洪量2270立方米/秒,只有在洪泽湖蒋坝水位达到13.5米后,才会从入海水道分洪,它的目的,是把洪泽湖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而2022年7月30日开工的淮河入海水道的二期工程,则把水道平均深度加到6米,设计行洪流量达到7000立方米/秒,洪泽湖防洪标准,将从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一遇。

2023-05-02 16:54 省道边的防汛积石

  当年,平地开挖总渠时,沿线切断了淮安、盐城两个城市一共27条较大的河道,所以,在总渠北堤外,还同时挖了一条并行的引河,用于排水。

  我没有找到直接的资料,说明淮河入海水道的南泓,开挖时利用了苏北灌溉总渠北堤外的引河。但,淮河入海水道的北泓是需要负担起北岸的排涝任务的。所以,在上距二河枢纽72公里,下距海口枢纽78公里的阜宁县芦蒲镇,设置有调度闸,一方面,要把北泓的水调到南泓,经漫水闸入海,另一方面,当南泓水位高时,关闸挡水,保证洪水不会进入渠北片区,也保证渠北那被切断的27条河流的水,有处可去。

2023-05-02 16:17 淮河入海水道南泓和苏北灌溉总渠共堤

  也正因为这种种措施,才保证了在沿岸种庄稼的可能性,排洪、生产,两不误。

  沿着328省道这一路往黄海方向去,我这个2000年后才成长起来的小伙子,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这里会有3条并行的水道。

2023-05-02 18:23 苏北灌溉总渠

  从动员119万人纯人工开挖河道,到只动用了1.3万人的机械化施工,从需要苏联援建,到我们自己出国援建,我真切的感受到,这半个多世纪里,我们祖国的蓬勃发展,也明白了什么叫做举世瞩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淮河   苏北   洪泽湖   河道   水道   阜宁   淮安   盐城   大河   苏联   船闸   省道   大水   洪水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