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王维勤,被活剐凌迟时,一张罕见的留影,明显是恐惧了!

文 | 道古娱记

编辑 | 道古娱记


第一张照片

当1905年的阳光洒在北京菜市口的土地上,一位犯人的生命也即将在此终结。

这名犯人名叫王维勤,四十余岁的他,此刻站在人生的终结线前,被一名外国记者用相机捕捉到了这个冷酷的瞬间。可以看到照片中的王维勤的神情尚且平和,身旁的几名差役似乎正在与他交流,并且在脱去他的外衣,对他的身体进行检查。而紧挨着他身后的,是一个准备执行刑罚的木架子。


第二张照片

随着镜头的切换,王维勤的外衣已被褪去,他赤裸着上身被紧绑在了木架上,等待着即将来临的刑罚。而一个手持短刀的刽子手正在准备开始他的“工作”,这一幕被定格在照片中,王维勤的脸上此刻写满了恐惧,嘴巴扭曲,仿佛是在尖叫。

而他正在经历的,便是“凌迟处死”,这种酷刑与斩首、腰斩等刑罚都截然不同,它的残忍程度要更胜一筹。凌迟的宗旨不仅仅是将罪犯置于死地,更是要让他在缓慢、残酷的过程中,逐渐失去生命的希望。受刑人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身体被肢解,每一割、每一滴流淌的血液都会让人感受到生命在慢慢流逝,这不仅是一种身体的折磨,更是一种对人性、对灵魂的摧残。


第三张照片

在第三张照片中,映射出了一幕令人心悸的场景:一位刽子手正在仔细地割着王维勤的股四头肌,与此同时,他还得意地向围观的人展示这一残忍的行为。而旁边摆放的是一个藤编的筐。虽未言明,但其用途显而易见,被割下的肢体将会被投入其中,这个筐仿佛成了一名无声的见证者,讲述着这场血腥与恐惧的故事。

在照片里此时的王维勤应该还尚存一息,因为他的头并未低垂。然而他的脸上却不再有痛楚的痕迹,或许是极端的痛苦已经让他麻木昏迷了。尽管古往今来,凌迟之法残忍至极,但也并非是轻易会施之于人。遗憾的是,王维勤就不幸地成为了这种酷刑的受罚者。

那么这位犯人究竟是何许人也?犯了什么事才导致如此下场呢?

王维勤是河北抚宁之人,他凭借他“后备县令”的职位,滥用职权并肆意妄为于乡间。在义和团运动蓬勃时,他毫无人性地杀害了宿敌李际昌全家十一人,并且狡猾地嫁祸于义和团。而仅存的唯一一个幸存者——李际昌的次儿媳小李马氏,虽然看到王维勤在当地乡间权势滔天,但仍然决心追求正义。她通过上书的形式,将此事告知了刑部。后来经过严密调查,王维勤罪不容诛,无数国人愤慨。最终,慈禧太后亲自下旨意,命其受凌迟之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义和团运动   菜市口   抚宁   义和团   言明   木架   刽子手   刑罚   犯人   乡间   片中   罕见   残忍   恐惧   身体   生命   照片   王维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