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去世后,阿斗连杀两位重臣,众人这才明白:他的傻都是装的

世人都说刘禅是“扶不起来的刘阿斗”,然而他真的是一位唯唯诺诺的傻瓜吗?那为何他可以在蜀汉的皇帝位置就任了40年之久并且能够寿终正寝呢?他是真的傻吗?作为历史中的人物,刘禅其人究竟如何呢?

从被立为贤太子和刘备托孤来看刘禅并不傻

刘禅的生母甘夫人,在生前一直只是刘备的小妾,那么刘禅只是一个庶子,怎能继承大统为皇帝呢?这是因为皇后无子,可以立庶子以为嫡子。

其实,刘备还有两个庶子:刘永和刘理,又为何单单选了刘禅呢?原来按古代宗法制度,“王后无嫡,则择立长”刘禅年长,当然被选为嗣子。

但古代并非都是这样情况的,也有例外,春秋时代卫襄公夫人姜氏无子,襄公妾稠合有子孟挚与元。按照“无嫡立长”的原则,应当选孟挚为继嗣。但孟挚“弱足”,不能奉社樱,临祭祀,从朝会,于是就由孟挚之弟“元”为继嗣。

孟挚“弱足”尚不能为嗣子,刘禅如果像后人说的那样傻,刘备能选他为嗣子,让他继承皇位吗?

从他被选为太子一事上看,刘禅即使不算一个聪明人,但也决不会是一个傻瓜。何况他为皇太子时,并非襁褓中小儿,已经成长为15岁的少年了,刘备、还有吴皇后,能看不出他傻不傻吗?

刘备临终时,曾有遗诏给刘禅,但是这篇遗诏有些奇怪。在刘禅即将继位登基的时候,他没有告诫儿子如何做好皇帝,只是鼓励他如何读书,如何为善……这不像是对未来皇帝的遗诏,倒像是对未来臣民的嘱咐

这篇遗诏,与刘备临终托孤于诸葛亮的话,恰相表里。刘备一方面准备让诸葛亮“自取”帝位,一方面又劝儿子作一个善良的臣民,此时的刘备,是作好了诸葛亮日后“自取”的准备的。

但从遗诏中的这句“若嗣子可辅”话里,也可以看出,刘禅并不傻,他还有“可辅”的可能。如果他真的傻,以刘备之才能,会当即禅让诸葛亮就皇帝位,以免日后刘禅被篡位,那是要招来杀身之祸的。

诸葛亮的《出师表》可证刘禅并非痴子

诸葛亮的《出师表》可谓是呕心沥血地劝告刘禅,字字句句表现出了他对后主的不放心,几乎处处事事,都要交待一番。

虽说刘禅不是一个明君,他的治国本领,的确不能让诸葛亮放心。但刘禅也不是一个“扶不起来的刘阿斗”,刘禅为太子时已读了大量的法家、兵家著作,诸葛亮曾叹其“智量”。

诸葛亮的这一派忠言,不正是在小心翼翼地扶佐刘禅吗?然而诸葛亮最终还是没有将刘阿斗扶起来。这不能怪刘阿斗,也不能怪诸葛亮,应该怪的是关羽、刘备

当年隆中对策,诸葛亮早已指出,曹操拥百万之众,不可与争锋;孙权可以为援不可图也。但关羽破坏了吴蜀联盟,刘备更要与吴国决一死战

诸葛亮的东和孙权由荆州提军以向宛洛、由益州率众以出秦川的战略受到破坏,从此以后,就是刘备复生,他也不能兴复汉室,成就霸业了,何况一个年轻皇上刘阿斗呢?

从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完全可以看出蜀国当年的局促危亡之象。蜀汉早已是待亡之国,诸葛亮的七出祁山,完全是困兽犹斗,可以说是出亦亡,不出亦亡,垂死挣扎而已。后来诸葛亮去世,蜀国灭亡,是大势所趋,不是刘禅的痴呆使之然。

上任期间,君臣合德如鱼水

从公元223年五年,17岁的刘禅即蜀汉皇帝为,到公元263年动,57岁的刘禅国破家亡当了俘虏,他一共当了40年的皇帝,比他的父亲刘备的在位时间要长得多。这样的经历,看似独一无二,实则大有文章。

其实在古代,庸主往往是贤能之相所造成的。正如齐桓公得管仲而称霸诸侯明神宗因张居正而坐享帝国。稷下道家有“君道无为,臣道有为”一说,刘禅采用的正是这一运作模式。

在诸葛亮主持朝政时,蜀汉政权实际上是一种“虚君制”,皇帝在“循名责实”的前提下,对宰相采取不干涉主义,任由其建立一个可靠的政权,充分发挥才能。

刘禅按照父亲的遗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而他自己乐得安逸,他自己也说:“政在葛氏,祭在寡人。”国家大事由诸葛亮负责,自己只担任名义上的主要领导人,负责祭祀之类的礼仪就行了。

在刘禅的放权下,诸葛亮开府治事,成功化解了内外交困的局面,让力量弱小的蜀汉在成都稳住了阵脚。

诸葛亮逝世后,刘禅沉着冷静处理其后事

在诸葛亮逝世后,刘禅并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是沉着冷静面对这一影响蜀汉未来的惊天变局,他收到消息后随即下令在成都城内实行宵禁,进入警备状态。

诸葛亮的灵位送回后,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又素服发哀三日。刘禅伤心不已,甚至哭倒在朝堂之上。

诸葛亮治蜀有功,深得人心,朝中群臣和各地百姓纷纷上书,要求为已故的丞相到处立庙,或立庙于成都,刘禅均不批准,仅允在河阳立庙,表现得很有原则。这非是他对诸葛亮的不满,而因庙祭事关名分,不容逾秩。

当时就有丞相参军李邈这样的大臣猜想到了刘禅拒绝立庙,可能就是对诸葛亮擅权早已心生不满,为此上书将称赞孔明之死当作喜事,刘禅看到后,随即就将挑拨君臣关系的李邈处死,充分肯定了诸葛亮的功劳。

在诸葛亮逝世后,刘禅为了稳固政权,还下令处死大将杨仪更是让人看出他的贤明。处死杨仪的缘由是他和魏延着两位蜀中干将,因长期互相怨恨,在诸葛亮逝世后,无人压制,两人便互搞谋反,甚至还闹到了兵戎相见,导致杨仪杀了魏延。

而杨仪是诸葛亮生前所看重的才干,刘禅对杨仪多加容忍,但并不是没有底线,而是为了笼络诸葛亮的旧臣的信服。

同时,刘禅对诸葛亮临终前推荐的蒋琬、费祎等人,先后任命其主持朝政。此外,在之后得到重用的董允、姜维等文臣武将,也是诸葛亮生前赏识选拔的人才。

由此,可以看出刘禅的一生,也曾做出了许多英明的决定。只是在当政的后期,蒋碗、费林这些重臣去世后,宦人黄皓开始左右蜀国政权,刘禅受他蒙蔽,听信其谗言,做了7年多的昏君。但这也只能说他一时糊涂,不能说他就是一个傻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阿斗   嗣子   蜀汉   庶子   遗诏   出师表   蜀国   重臣   丞相   政权   皇帝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