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246年仅阅兵4次 明明是世界第一强国,为何美国不爱阅兵?


震慑国际的庄严仪式

阅兵,一场隆重的仪式,汇聚着国家的力量与威严。在这庄重的场合下,士兵整齐列队,武器装备一一展示,彰显着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而这种展示既是对自身信心的增强,也是对他国的无声警示,助力于维护国家安全的不可或缺之举。然而,美国这个军事强国,却在阅兵这一领域保持着一份奇特的低调。


阅兵虽源自古代,却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各诸侯国为了展示实力,频繁举行观兵仪式,希望借此威慑敌人,同时在内部也提升了士气。然而,历史的长河中也存在一些古怪的例子,如鲁桓公六年的秋天,举行的"大阅"实际上是为了"观妇人",显然偏离了本意。

随着时间推移,阅兵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正式而盛大的国家仪式。明朝永乐年间,一场规模浩大的阅兵将近10万军队调动起来,27个国家派使节前来观看,大阅兵的气势让明朝成为许多国家愿意交好的对象。清朝更是规定每三年一次大阅兵,向周边国家和附属国展示其强大的战斗力。


与俄国不同,美国的阅兵历史却相对稀少。虽然美国在军事上拥有强大实力,但却只有四次真正意义上的大阅兵。第一次大阅兵发生在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举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阅兵,以此庆祝战争的结束。另一次是1919年,一战胜利后的阅兵,25000人的受阅部队在纽约第五大道昂首阔步。随后的1946年,二战胜利大阅兵再次展示了美国的胜利成果,成为美国阅兵史上一次重要的节点。1991年,海湾战争胜利后,美国再次举行大阅兵,以此向全球展示其军事实力。


首先,美国的军事实力自成一派,不需要通过阅兵来展示。各种美式装备无需阅兵来宣扬,它们一经公开便会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相较于其他国家,美国的军事装备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并不需要频繁的阅兵来展示。

其次,美国国内民众对阅兵并不热衷。调查显示,95%的美国人对阅兵表示反对,认为这是在浪费金钱。许多民众认为,花费上亿美元举行一场阅兵,不如将这笔资金用于改善士兵待遇或更新装备。曾有一次阅兵中,一辆主战坦克因重量过大,直接压坏了马路,这也成为民众反对阅兵的一个典型例证。


和矛盾的反对声音,美国很难在国内找到支持阅兵的共识。

最重要的一点是,美国部队经历了众多战争,实战表现直接证明了其战斗能力。与其他国家不同,美国的军队参与了许多战争,这些实战经验使得阅兵在展示战斗力方面变得不那么迫切。美国的军人在实际战场上已经多次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这远比阅兵展示更有说服力。


总的来说,阅兵虽然是一种国家实力的展示方式,但并非所有国家都需要以此方式彰显自己。美国以其独特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通过其他途径更有效地传达了自己的价值和影响力。阅兵或许在一些国家是必要的,但在美国这个独具特色的国家背景下,并不是必然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美国   海湾战争   俄国   明朝   强国   战斗力   民众   士兵   实战   频繁   仪式   强大   实力   军事实力   战争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