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人民需要的好城管!许昌城管帮商户店外摆摊,被一致点赞!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的许昌街头,呈现出一幕让许多人都倍感“惊悚”的奇特景象。在所有人印象中势同水火,一言不合就干仗的城管和小贩,居然凑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干着活。“感觉就像在大街上看见老鼠和猫手拉手散步一样!”

此情此景,让一名惊诧的路人忍不住心中强烈的“吐槽”欲望,在记者面前道出了自己看到这一切之后最真实的感想。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现实中和电影电视剧里小贩一见城管就望风而逃的情况大相径庭?怎么和隔三差五爆出的“城管霸凌摆摊者”新闻天差地别?还是说“这边风景独好”,许昌的城管,与那些活在互联网和一些网友口中的“披着一身狗皮仗势欺人”的城管,不是一个“品种”?

说十遍,不如做一遍!

“不要再往其他地方跑了!你们以后来卖瓜,就来这固定的地点就行!”一位穿着城管制服,额头上带着清亮汗珠的小伙子,一边摸着脑袋,一边操着亲切的许昌乡音,对身旁一位和他一起干着活儿的中年男子叮嘱着。

“诶!哈好好!这太好了!中中中!”紧接着出声的瓜摊老板声音有些微微颤抖,能听出来其中的感慨和激动。

以上这平凡和质朴中带着感动的画面,不是出自什么宣传公益片,而是由许昌市城建局全程实时记录下并发布在社交平台的,城管带领合法商贩来专门的“摆摊点认门认地,并且帮助他们一起摆摊的“工作剪影”。除此之外,还有像“让出城管岗亭给经济条件不好的商贩休憩甚至住宿”这样令人动容的画面出现。

在整个长达数分钟的视频里,我们可以看到原本势不两立的城管和商贩心平气和地交谈,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他们井然有序地相互配合着干活,丝毫没有我们刻板印象中城管和小贩那种打生打死的氛围。

视频一经放出,这一颠覆了城管原来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形象的“大作”便迅速在各大网络平台蹿红,引得了全国各地网友们的连声赞叹。而有阳光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阴影。随着平台推流的力度越来越大,对这条视频中展现情况的各种质疑,也是纷至沓来。

“我看这是摆拍嘛!你们注意看,那瓜摊老板笑得可勉强了!”眼见视频内容没办法“挑理”,一些别有用心者拿起放大镜,既当福尔摩斯,又做佛洛依德。先分析人家瓜摊老板的微表情,再隔着屏幕揣测人家的心理活动。要我说,这就是纯纯的见不得别人好,心里阴暗得很。

这是“微表情派”,另一派抹黑的嘛,笔者暂时给他们起名叫“怀疑派”。因为这些人在面对国家、地方政府做好事该表扬的情形时,原本肚子里没二两墨水的他们总是一个个化身为毕洛,不是怀疑这个,就是怀疑那个。

具体到许昌城管这事儿上嘛,就是质疑真实性,言之凿凿说是摆拍了。要不就说“一年也做不了一次,还在这里大吹大擂。”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酸溜溜的语气,不知道吃了几斤早熟的葡萄。

大概是一开始许昌市城建局也没想到,发一发自己麾下城管每天工作的“日常”就能够在全网引起如此声势浩大的讨论,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流量,显然让他们诚惶诚恐的有些不知所措了。

其实,这就是一件能够很好地从侧面体现出许昌城建没在作秀的“小证据”,让我们稍稍回顾一下网络上那些骗流量的剧本,哪个不是将怎么把诈骗成果“引流、带货、赚钱”三部曲计划到天衣无缝算无遗策,才出来炒作的?有时候面对巨大流量的手足无措,是一种极大的真诚。

除了这件小事外,许昌城管执法方式爆火后续“深挖”的采访,也证实了他们绝非作秀。

“我是外地人嘞!这可不是作秀!今年我这十来亩西瓜,都是特地从老家运来许昌卖嘞!俺每年都来,城管大哥每年都这么帮我嘞!连电话都有!我一个电话给他们打过去,就来帮我来了!”

许昌城管爆红后,消息灵通的媒体第一时间找到了出现在视频最开头的瓜摊老板吕小国。而面对记者“套话”式的诱导提问,吕小国回答的中气十足,一点也看不出撒谎的样子。这下,什么摆拍,作秀这种恶意言论,就不攻自破了。

至于“原本只要只会即可,为什么非要自己动手”的疑问,自今年五月份许昌市尝试开放外摆经营活动以来,全市各区县贯彻落实了一条让人耳目一新的理念——“说十遍不如做一遍。”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就是说,你作为城管用硬的“驱赶”人家商贩去指定摆摊点也好,或者来软的,苦口婆心劝告,反反复复十次,不如亲自带他们过来摆摊点,并连帮带教地让他们熟悉规则和流程一次。这就是所谓的“说十次不如帮一次”。

许昌城管们第一个放下那有可能让人高高在上、不知轻重的“执法感”和“管理感”,将自己的位置精确定位到了“服务”上,这个定位可谓相当准确,城管归属于城建局,那就工职单位咯?那城管也是人民公仆,也为人民服务,这逻辑,一点问题也没有啊!

如今,随着城管的一炮而红,许昌这个历经千年的孤独,除了悠久的历史和有口皆碑“胖东来”超市之外,又多了一张引人驻足的名片。

“污名化城管何时休?”

说完了令人暖心的好城管,接下来笔者想谈一谈如今关于城管这个职业的争议,以及网络上持续了十几年的,对城管的污名化行为。所谓污名化,就是用以偏概全、刻板印象、贴标签等手段,把一个群体搞烂搞臭的行为。

在中文互联网上,对待城管的声讨其实由来已久,早在互联网上贴吧大行其道的时代,就有针对城管所谓“可怕的战斗力”而编撰出来的类似“给我三千城管,横扫日本列岛”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段子。

固然,近些年来频频爆出的城管暴力执法,仗势欺人和嚣张跋扈等不良行为,的确极大地败坏了这个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好感度。并且必须承认的是,城管群体本身确实因为学历要求不高,所以素质上会差一些。

另外,有关部门资格审查不严、准入选拔过于轻松等问题而导致许多综合素质、道德素质不高的“虫豸”也能够混迹于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中,这也是城管频繁被人们调侃的原因之一。

但就事论事地说,在城管与商贩发生冲突时舆论的一边倒有一种“蛋和墙”理论的感觉。即:有些人在看到鸡蛋与高墙相撞的时候,不去看它们相撞的原因,就无脑地站在了鸡蛋这一边。而等量代换道商贩与城管的关系里时,就变成了“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城管和普通人起了矛盾,那我就站在普通人这一边!”

别不信,还记得上个月中旬特别火的“卖荔枝老人在城管的威逼之下怒砸自己的苹果摊”这条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新闻吗?仅仅凭借着一条没头没尾,老人家情绪失控自己砸自己摊子的、几十秒钟的小视频,全网就在一些自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开始对整个城管群体进行新一轮狂轰滥炸。

实际上倘若说得武断一点,都不需要知道前因后果,光从视频中体现出来的——老人很明显将水果摊位摆在行人、车辆通行的地方这一点,就能说明老人在这件事上也是有责任的,不说全是老人的问题,至少城管、老人各自有各自的问题吧?从一部分网友的评论来看,他们就是那种抛开事实不谈,在每一件事上都自觉代入更弱者,然后就开始“我弱我有理”的这种人。

实际上,城管只是一个职业,一份工作,而将好人与坏人区分开来的,不应该是职业,而是专业水平、道德修养和他为社会做出正面贡献的多寡。

比如被称为白衣天使的医生里,有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终南山院士;被看作祖国未来园丁的教师行业里不但有舍己为人,青史留名的张桂梅校长;更有不负责任、强制收费补课甚至带头霸凌学生的混账老师;而“为人民服务”的警察队伍里更是如此,不仅有无数为了祖国和人民安全而牺牲在岗位上的烈士,更有如文强一样雄霸一方,罪大恶极的黑恶势力保护伞。

说一千道一万,城管这个行业目前确有人员能力、道德水平良莠不齐等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贴标签,刻板印象,一旦出点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全网嘲,究竟于改善城管这个行业有益吗?如果全无益处,那么污名化城管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许昌   城管   许昌市   污名   城建局   仗势欺人   摊点   商贩   为人民服务   小贩   流量   老人   老板   职业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