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为啥那么多敌将碰到赵云就选择逃跑?你看张郃怎么说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依蔓子谈

编辑|依蔓子谈

随口一喝,吓得敌军坠马而逃,曹魏兵将何其雄也,却无一人敢与子龙一战。

三国演义当中,可以说是英雄辈出,赵云就是其中一位,但是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很多敌将一旦碰到赵云,几乎都选择了跑路,没有人与之正面对战,就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呢?那些敌将又是惧怕赵云哪一点呢?

赵云作为三国武将中,武力值排名第二的人物,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他为救少主七进七出杀入百万曹军之中,还斩杀数位曹将的故事。但是赵云的勇猛绝不仅限于此。

幽州识明主,长随30年

赵云,本是常山人士,在常山郡时便有赫赫威名,公元191年,赵云率常山郡子弟兵,北上投奔公孙瓒。但奈何公孙瓒没有识人之能,只将赵云当作一寻常小将。

当时刘备为谋大业,也在公孙瓒麾下效力,而刘备与赵云这对君臣,也正是初识于这段时间,当时得公孙瓒派遣刘备,攻打袁绍,赵云则被公孙瓒派往刘备麾下担任骑兵统领。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刘备与赵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天下大乱,赵云的兄长去世,赵云辞官归去常山料理后事。刘备虽万分不舍,但依旧为赵云准备好了盘缠,并一路送着赵云出了城。

这一别,便是7年。7年后在邺城,君主二人再次相遇,刘备扫榻相迎,并与赵云相谈至深夜,至此,赵云正式成为了刘备麾下的大将之一。

当时的刘备,因为被曹操打败,所以逃往了邺城,希望寻求袁绍的帮助。而后又前往了荆州追随刘表,赵云则一直护卫在刘备左右。

公元202年,刘备与曹操大军在新野激战,赵云则率领一偏师于博望设伏,大败曹军,生擒敌将夏侯兰。自此,赵云正式登上了三国纷争的舞台。

公元208年,曹操亲率大军,意图吞并荆州,此时的荆州还在刘表之子刘琮手上,但刘琮却直接弃城而降,这时屯兵于樊城的刘备,被突如其来的曹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只得率军遁走。

但樊城百姓却要追随刘皇叔而走,一时间,整个大军的行军速度,被严重拖慢,此时的曹操直接率领5000精锐追剿刘备,两军在长坂坡相遇,刘备军被击溃,刘备率领十余骑奔逃,但其的两位妻子甘夫人、糜夫人以及尚在襁褓中的儿子阿斗都被大军冲散了。

单骑救少主,威名天下扬

在刘备向南奔逃时,赵云单骑北上,很快属于赵云的高光时刻就要来了。

当时甘夫人和糜夫人抱着阿斗被曹军围困在一个小村庄里。周围都是曹军,此时的赵云一路搜寻到了这里,发现曹军重兵围困这个村庄,便掉转马头冲进了村庄。发现了被曹军围困的甘夫人、糜夫人以及刘禅。

战场上烟尘弥漫,杀声震天,敌军如潮水般涌来。

赵云身穿一袭白色战甲,胯下的战马蹄声咚咚作响,宛如一道闪电划破黑暗的夜空。他手持龙胆亮银枪,身姿挺拔,目光坚定,透露出无尽的勇气与决心。

他掉转马头径直向敌军冲去,敌军数倍于他的兵力让人绝望,但赵云却毫不退缩。他紧握长枪,挥舞如风,冲锋向前。他的枪法犹如神来之笔,每一杆长枪都如同利剑刺向敌军,每一次挥动都带来一片血光。

赵云的战马在战场上奔腾,蹄声震天,他犹如一道旋风,穿梭于敌军之中。他的身影灵动而又迅猛,每一次出手都将敌军击退,每一次冲锋都将敌军撕裂。

七进七出,他斩杀夏侯恩,力战曹军百余将,一声大喝,唬退了曹军大将张郃,斩杀曹军50余将。

只身一人将甘夫人、糜夫人以及刘禅救出重围。事后曹操感慨“真神将也”。

而后在张飞的接应之下,赵云顺利带着二位夫人,赶回了大营。

在见到刘备后,刘备看着赵云血迹斑斑的盔甲,泪流不已,并将刘禅掷于地。

赵云自此更加对刘备死心塌地得了。

长坂坡一役,彻底将赵云的名头给打了出来,世人皆知常山赵子龙,单骑救主,七进七出,斩杀曹将50余。

北山突围救黄忠,单骑立马拒万军

黄忠在定军山之战,斩杀夏侯渊于马下,而后曹操率20万大军南下,进攻蜀国。诸葛亮派遣黄忠以及赵云,去袭击曹军的粮草车队。

待营寨搭建完毕后,稍作休息,黄忠即率领百余轻骑,打算直捣魏军的粮草营寨。

但负责押运粮草的正是曹军大将张郃,张郃早就预料到会有人来焚烧粮草,于是提前设伏,打了黄忠一个措手不及。

并将黄忠围困在北山。赵云本留在营寨作为接应,但察觉到黄忠迟迟未归,心中俨然猜到黄忠估计遭遇不测。遂领兵直奔北山而去。

初入北山即遇见魏军将领拦路,此时的赵云早已心急如焚,无心恋战,直接拍马冲了上去,只一回合便将敌将斩于马下。

随后赵云快马加鞭,总算赶到了黄忠被围困的地方,此时的黄忠早已危在旦夕,魏将张郃、徐晃见到赵云赶来,急忙提起兵器杀了过来,但只见赵云枪头一挑,一个横扫,张郃与徐晃根本不敢近前。

待到黄忠在赵云的掩护下杀出重围后,张郃和徐晃也只得相视一眼,各自摇头苦笑,赵云的威慑是在太大了。

直到曹操领兵赶来,二人才集结部队向赵云黄忠所在营寨冲杀而去。

当夜,张郃、徐晃领兵万余人直冲黄忠和赵云所驻扎的营寨袭来,当斥候报告完情报后,只见赵云,从容地披甲上马提枪走出了营寨,立于寨门前。

此时的张郃与徐晃已率军赶到,但当他们看见赵云单枪匹马立于寨门前时,没有一个人敢向前进一步。

张郃与徐晃担心营寨内藏有重兵,迅速命令魏军转向撤离,此时的赵云遂领一队轻骑四处冲杀,使得魏军损失惨重。

这场战役本该是魏军大胜,但谁也没想到赵云一人便扭转了局势,不但反败为胜,还趁机冲杀,使得魏军损失惨重。

事后,刘备直呼“子龙大丈夫也”。

其实大家可能会怀疑赵云真有这么厉害吗?曹操手下可是有五子良将的,总不能一个能打的也没有吧。

五子良将屡次力战赵云,皆为手下败将

其实赵云曾经多次和魏国的五子良将对阵。

这首战便是大名鼎鼎的穰山之战,此一战赵云一人单挑许褚、于禁、李典三人,许诸就不多说了,曹操的第一护卫,被誉为马下战力第一人,于禁和李典也不用多说,都是曹魏阵营排得上号的名将,于禁还是五子良将之一。

这三人联手都不能将赵云击败,由此赵云的战力可见一斑。

这时的张郃,本是和高览一同前去追杀逃离战场的刘备,但赵云一看这还了得,赶忙脱离了许诸于禁李典三人的纠缠,追上了高览和张郃。

并直接秒杀掉了高览,随后又和张郃战在了一起。

此时的张郃心情可不太美丽,原本以为赵云力战三人后,会力竭,可谁成想,赵云依旧生龙活虎,先斩高览,然后又与他打得不落下风。

张郃和赵云大战了数十回合,最终以张郃逃离战场而结束。

这第二战便是赵云七进七出的长坂坡之战,此一战,别说五子良将了,谁来了都不好使,一人一骑,斩杀50余将,杀的曹魏心惊胆战,张郃、于禁、徐晃在赵云那里都占不了便宜。

自此赵云算是彻底在曹魏那边的武将立了威。此后数战,但凡有赵云在场,曹魏的将领,皆畏缩不前,不敢接战。

英雄迟暮,传奇谢幕

但不管怎么样,赵云始终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也会老去。

公元229年,在诸葛亮的安排下,蜀汉决定北伐,讨伐曹魏兴复汉室。

此次北伐本未安排赵云出战,因为蜀汉立国的大将早已十不存一,赵云是仅存的五虎上将,众人都希望他留在城内。

但赵云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大丈夫当死于战场,而非居于卧榻等死。就这样,年过七十的赵云在蜀汉的朝堂之上以头抢地,向诸葛亮及蜀汉后主刘禅请战。最终赵云得偿所愿,和邓芝一同率军驻守箕谷。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了,马谡大意失街亭,张郃率军大坡街亭,并一路冲杀到赵云镇守的箕谷,但赵云或许真的老了,再也没有当年一人一骑拒千军万马的风采。

箕谷之战,由于敌众我寡,赵云败了,征战了三十余年鲜有败绩的赵云,却败在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站。随后北伐宣告失败。

公元229赵云与世长辞,蜀汉最后的将星陨落。

一代传奇终究谢幕。

结语

赵云这一生征战无数,屡败敌将,多次拯救蜀汉于危亡之际,数次击败张郃等曹魏名将,不愧对五虎上将之美誉。

作为一名将军他屡战屡胜,作为蜀汉的臣子,他多次救少主于危难之际,挽大厦之将倾,幽州遇明主,长随30年!

斯人已逝,但传奇犹在,一如他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时的威武与霸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长坂坡   蜀汉   常山   公孙   荆州   营寨   良将   粮草   敌军   演义   夫人   赵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