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用心聚光成炬,照亮残疾人就业路

原标题:用心聚光成炬,照亮残疾人就业路

三明日报记者 梁梦婷 通讯员 韩修振

眼下,泰宁县杉城镇芦丝岭菌草专业合作社的员工正忙着对菌草进行拆包、种植栽培、加工、包装,田间地头奔波忙碌,运输车辆来来往往。其中,不乏有残疾人员工辛勤劳作的身影。

芦丝岭菌草专业合作社有6名残疾人员工,他们中有行动不便的肢体残疾,有反应较缓的智力残疾,也有光感模糊的视力残疾,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就业之道。肢体三级残疾员工黄飞泰表示,在合作社,每一项工作环节都由员工自主协商、合力完成,既学会了一技之长,又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人均月收入2000元左右。

将帮扶落到残疾人的需求处,将服务送到残疾人的心坎上,在就业创业路上,残疾人群体并不是孤军奋战。近年来,在各级残联就业服务机构和社会支持下,我市残疾人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形成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就业创业、辅助性就业等多种就业形态。同时,市残联积极探索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模式,推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项目建设。截至今年6月,全市已建立了8家辅助性就业机构,累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21112人,持证残疾人就业年龄段就业比例达到60.05%,受理审核通过农村困难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602个。

提升自身技能,是保障残疾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的关键。7月10日,我市残疾人沙县小吃制作第一期技能培训班在三明农校开班,来自各县(市、区)的40多名残疾人学员通过“理论+实操+现场教学”的模式,深入学习沙县小吃门店经营管理、相关农业农村政策解读等理论知识,实操掌握扁肉、拌面、芋饺等60余种沙县小吃的制作方法。

今年以来,各县(市、区)残联依托职业教育院校、技工学校等平台,先后举办了烹饪技术、种植技术、实用技术等技能培训班,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种与市场相衔接的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培训,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再添“艺技”。截至目前,全市已举办残疾人技能培训会9期,共吸引288名残疾人报名参与。

“举办残疾人培训班,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更多残疾人能通过技能实现就业创业,从而改善自身生活品质。”市残联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蔡俊峰介绍,下一步,市残联将积极完善政策链条、优化服务保障、创新培训模式,持续汇聚各方资源,有效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质量再上新台阶。

来源:三明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泰宁县   沙县   培训班   辅助性   残联   福建   残疾人   肢体   合作社   残疾   我市   明日   小吃   用心   技能   员工   模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