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五蒲村:支部领办合作社 奏响增收“进行曲”

夏日清晨,阳光刚洒向大地,柘荣县乍洋乡五蒲村村民洪郑科一早就来到田间,给红薯除草、浇水、追肥。

“这片地都是由村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统一流转后进行经营管理。我在这负责农作物的管护工作,一个月能有2200元的收入。”洪郑科向记者介绍,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成立后,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来源,日子更有奔头了。

如今,在五蒲村,像洪郑科一样,通过合作社实现增收的村民越来越多。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近年来,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五蒲村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和成立供销网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不竭产业动能。

按照“支部+合作社+基地+群众”的模式,合作社整合流转60亩土地,统一发展土豆、萝卜、稻谷、红薯等特色产业种植,并通过统一提供种苗、农资用品和技术保障等方式,鼓励引导群众参与到种植队伍中,不断扩大特色产业种植规模。立足本地地瓜制品市场优势,合作社还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将9户家庭式作坊串联起来,统一开展地瓜农制品加工,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打造“五蒲粉扣”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农产品要产得出、产得优,更要卖得好。为此,五蒲村依托供销网点连接城乡、双向流通的独特优势,大力开展特色农产品及农副产品宣传、推介,多渠道营销,确保产品销路畅通,形成农产品产销一体化。

“自2022年10月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以来,共销售了红薯粉扣6000公斤、地瓜粉等地瓜制品1万公斤,土豆、萝卜特色农作物也带来了约6万元收益,产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今年,村集体收入有望突破50万元。”五蒲村村委会副主任郑建业说。

支部有作为,群众干劲足。该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既发挥了党支部组织管理群众的优势,保障了群众的分红、务工收入,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充分调动了合作社、群众的积极性。农忙时期,合作社有40人至50人在基地务工。据统计,合作社成立至今已支付村民工资12万多元。

“目前,五蒲村正着手建设地瓜制品厂和茶叶加工厂,预计11月可建成投产。工厂届时将统一交给专业公司运营,对推动村庄发展,带动村集体、村民就业增收都将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五蒲村还着手推进SC产品、绿色产品、无公害茶叶的认证,进一步提升农特产品附加值。”乍洋乡组织委员林建章说。

春收萝卜、夏收土豆、秋收红薯……如今,在产业发展推动下,五蒲村富民产业布满田间地头,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

下一步,五蒲村将紧抓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深入推进“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逐步扩大特色产业发展规模,进一步促进村集体、村民增收,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闽东日报记者 张瑜 通讯员 游芳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支部   合作社   党支部   柘荣   集体经济   地瓜   红薯   进行曲   农产品   村民   萝卜   乡村   土豆   特色产业   群众   收入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