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82岁港大院士袁苏妹:港大服务44年,农村出身,只认识5个字

#头条创作挑战赛##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时事热点头条说#



44年,这是人生中大部分的时光,如果让人用这些时光做一件事,会有人愿意吗?可能有的人会选择走南闯北,有的人会选择体验生活,可就是有一些在平凡岗位中

默默坚守44年,从一而终只做一件事的人。

这样的人应该有着怎样的性格呢?或者说在他们的心中到底种着一颗怎么样的种子呢?袁苏妹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人。

很多人觉得,她的一辈子无非就是在大学里给学生打饭的阿姨,端起勺子不手抖,踏踏实实做餐食就够了,但是袁苏妹却看着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回忆着自己的青春,感受着青春年少带给她的别样感觉。

也正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出生农村,身穿着有旧生自主的紫衣长衫,站在了大学院校的职称授予讲台,成为了绝无仅有的基层员工被评为院士的人。

生活里的三嫂,食堂里的"妈妈"

袁苏妹的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大,自小父亲就勤勤恳恳的工作,袁苏妹也是看在眼里,学在心里,不仅知道父亲的不易,也觉得自己应该有一番作为。

可是姑娘家家,又能怎样分担家里的重任呢?不巧的是在当时正值社会上一片动乱,父亲带着他一路逃难。父亲卖鱼,她就跟着父亲一路颠簸。

就在颠簸之际,他遇见了自己的真爱,一个年轻能干的小伙子,经过了解得知,这个小伙子是一名厨师,两人开始接触后,就很有话题可聊。久而久之,两人产生了情愫,并且很快成了家。

当时袁苏妹的丈夫就催促她到自己的学校食堂工作,袁苏妹觉得不能一直留在父亲身边,也就答应了,但来到了食堂,她的心就踏实下来了。

学校食堂里的员工都叫她三嫂,因为她的丈夫家里排行老三,她随着丈夫的辈分,就叫了三嫂。可在学生们的记忆中,这个三嫂可是不一般。每次做的食堂大锅饭都能赢得学生们的好评。

"你可能不相信,大米西红豆沙里的大西米,足足有一厘米那么大,真神奇,真香。"品尝过三嫂煮的大西红豆沙都这么说,可是他们并不知道,为了把西米吸饱水分,做出来个儿大浓香,她要在锅前面站两个小时,保证准确的时间,把控合适的火候。

不仅是做大米西红豆沙,连蒸马豆糕的时候,都要攒足了胳膊的力气,好好搅拌一个小时以上,就是这样的细致入微,使得她做的食物就是比别人的用心。

她小心地收集每个人对她的称赞,把这些化成自己工作的动力,尽管是反复性质的工作,也不耽误袁苏妹实现自己的价值。

她在得知有一些学生因为备战考试,需要复习到很晚的时候,她会给学生们煲鸡汤,专门给那些后半夜还在刻苦学习的学生们喝。

"年轻也不易,学习费脑子,喝吧。"袁苏妹总是细心地察觉着学生的需求,在不知不觉中,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来自大学食堂的暖意。

可以说,在校期间的大学生几乎都认识袁苏妹,不仅仅因为做饭受欢迎,更因为她的奉献行为,不急不躁,没有闲言碎语就是在细节处触动每个人的心弦。

每个人都渴望被温暖,有着妈妈般味道,妈妈般感觉的幸福会让自己更加的快乐,或许并不用做什么大事,就能打动人心。

三嫂:最怕失去记忆,所以我记下每一个故事

如果说能记住学生名字的就是班级的老师,但是袁苏妹却可以清晰记得每一个去她那里打饭的孩子的名字。"这是个大律师,有能耐。""她实现了眼科医生的梦想。"她翻着学校的相册回忆着过往。

三嫂平易近人到什么程度?学校里一些男生女生,只要遇见什么难事,都愿意和三嫂唠叨几句,三嫂文化水平不高,除了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字,但她打小就知道,学习重要,处事要周全。

三嫂回忆说,当时有个男孩总找他聊天,说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可这就是孩子,我就给他讲道理,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妥我就换个方式讲,总能把他讲通。

"都是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故事。"袁苏妹感慨道,"真担心自己老了,什么都没记住,什么也不知道,如果不是身体不允许,我还是可以和小伙子姑娘们谈谈心的。"

好记性一辈子,直到自己忘记,三嫂能记住的名字真的太多了。就连那时候男孩子愿意聚会,总会玩到很晚,三嫂也不催,就笑嘻嘻地等地等着,小伙子们玩完了,她才下班回家,满眼欢喜地看着孩子们玩呀闹呀,心里也愿意。

三嫂这辈子就是看着这帮孩子们弥补着自己缺失的童年,为了和学生们更近,有时候他还会请孩子们喝一瓶可乐。这些故事不仅三嫂记得,就连毕业之后,大学同学聚会上,很多校友也会提起。

每一段故事都有意义,每一个人都有价值,或许并不是震撼人心的才是好的,有时候一些细致入微的细节更能让人的心感受到无比的温暖。就是有这样一个人,温暖着很多人,自己却浑然不知。

不知道院士为何意,只想回顾当年情


"我代表本大学,诚挚邀请您参加并接纳大学之名誉大学院士衔授衔仪式"大学校长徐立之亲自发信件给袁苏妹,直到2009年,副校长亲自提名后,袁苏妹成为院士头衔提名人选中的意愿。"

对于袁苏妹,应该没有人会有异议。"经过大家一致表决,袁苏妹全票通过。

三个月后,还不知所以然的袁苏妹来到了大学里,在台下600多人的情况下,时刻保持着优雅,还刻意记忆前面人如何上台,怎样给大家讲话,怎样行礼下台。

可遗憾的是,因为年岁太大,她只能接受院士的头衔,不能再接受教育,于是袁苏妹就稀里糊涂地接受了院士授衔,从那以后,她就再也没有出现在食堂里,而是回到家中。

在这之后,有人找她询问马豆糕的制作方式,她还是清晰地记得每一步骤,就像当年自己站在灶台旁边亲自照看火候一样,耐心且动情。

或许人这一辈子总要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用来当做晚年的回忆,不要纠结过去,更不要好高骛远,认真做好眼前事,才能获得人生的真谛。

结语


所有的经历都是为今后埋下伏笔,不管是平淡的,还是跌宕起伏的,只要是自己觉得值得的,就可以一直做下去。

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复杂的事看待简单来做,简单的事用心至极去做,越简单的事情越难坚持,但简单的事情坚持起来,也会有不小的力量,请相信未来需要优秀的自己,不怕平凡,只怕不用心。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民国风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院士   豆沙   火候   小伙子   出身   食堂   丈夫   平凡   父亲   用心   名字   农村   简单   故事   学生   工作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