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当阳三国遗迹长坂雄风碑纪实

据史书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曹操在消灭北方群雄之后,挥师南下荆州。此时割据荆州的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不战而降,屯兵樊城的刘备感到形势孤危,被迫带领人马和不愿降的荆州官兵及百姓向荆州重镇江陵转移,曹操闻讯,恐其得江陵获军实成为后患,令精骑五千急追,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至当阳长坂坡,两军遭遇。刘备仓猝应战,兵溃,弃妻子仓皇出逃。

而担任护卫刘备眷属的赵子龙在危难中奋不顾身地与曹兵展开了一场鏖战,救出甘夫人及幼主刘禅而声威大震、名扬天下。

地以人显,人以地重,从此长坂坡这条高无峻秀之峰、低无隐栖之谷的山冈便成了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胜地。

明代万历十年,当局有识者为纪念赵子龙长坂坡大战中的功业,在此树立“长坂雄风”碑,以供世人凭吊。

民国长坂雄风碑

因此,长坂坡成为了古往今来文人武将,发古之幽思,畅英雄之气概的膜拜处。

清方璲有诗赞曰:

突出重围绝代雄,锦屏草木识英踪。

至今长坂坡前路,胆落常山赵子龙。(载康熙版《当阳县志》)

其碑在清代乾隆年间又作重刻,至1936年由当阳县长熊杏圃与当地驻军王禹九团长协力在这里兴建长坂坡公园,隆其观瞻,以彰先民尚武精神。

1935年 雷啸岑-江陵县长,湖北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日军占领的长坂公园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雄风”碑被侵略者掠去,现存于日本东京博物馆。抗日胜利后,当阳县长胡次平于1947年重刻“长坂雄风”碑,复其旧制。

据记载从宜昌沿汉宜公路东进,将达当阳县城时,有一座长坂公园,这是1936年春当阳县在驻军九十八师五八七团协助下建成的。石牌坊上镌有该师师长夏楚中书写的一副楹联,上联是“千古江山宜昌旅游史话留战迹”,下联是“满园花木仰雄风”。引人格外注目的则是那块“长坂雄风”石刻大碑。

抗战期间的1939年5月,著名的女兵作家谢冰莹率领妇女战地服务队,进行抗日救亡活动时,曾到当阳并在“长坂雄风”碑前拍下一帧珍贵的照片。

图为谢冰莹(前排中)与女队员在当阳长坂公园的留影。

1939年4月初,谢冰莹带着十几位进步女青年来到宜昌,在小北门中心小学内开办训练团,组织民众进行救护、医疗知识和军事常识的训练。

谢冰莹曾亲自前往当阳、十里铺等地视察,在这些地方设立了12个伤兵招待所,将宜昌训练团的队员派到这些招待所工作。此间,上海“生活书店”在宜昌二马路设分店,大量销售抗战期刊、哲学专著和其它进步书籍。

中国青年救国团宜昌区团部1939年春,著名女兵作家谢冰莹率领重庆青年妇女战地服务队到第五战区宜昌、当阳等地从事服务工作。

1940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当阳时,公园被毁,此碑不知去向。

日军占领的长坂公园

宜昌市粮食局编. 宜昌市粮油志[M]. 1990中当地土人如是说:

“有一次参加学校春季旅行玉泉寺,道经枣树林子,路旁有一块巨石碑,高约1.6米,宽半之,斜形立着;碑无帽盖,碑座已没入黄土,碑身下部也陷入地平下,上有“长坂雄风”四个大字,旁边刻有一行小字,字迹模糊,只有“万历十年”等字,尚可辩认,久经风雨侵蚀,碑面已呈黄褐色,又无碑亭建筑,孤零零地竖立于路旁。

后来,老师告诉我,这里就是古战场长坂坡,这碑是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竖立的。我住初中时,此碑犹存;抗日战争胜利后,我还乡,那块石碑已不见了。

据说是在当阳沦陷时期,被日寇盗去了。可是见现在长坂坡公园,又有一块青石碑,耸立在园内土凸上,上书:“长坂雄风”四个大字,旁刻“天门胡次平敬立,邑人苗勃撰书”等字。

我想,尊重古迹,复制石碑,用心良苦。但是,碑不立于原处,而竖立园内,有失历史的真实性,既给游人一个错觉,且为有识之文人学士所耻笑。胡次平移立,实属荒谬。想当年,千军万马,往来冲突,展开血战。这公园内的那个小土凸那里象个战场?”

1947年又重刻“长坂雄风”石碑,竖于长坂公园内。1949年当阳解放后,长坂公园成为人民的乐园。不久重建三开牌坊门,上刻有“长坂公园”四个大字。1979年建“子龙阁”、“春秋亭”、“忠烈堂”等。是为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当阳   长坂   长坂坡   雄风   江陵   宜昌市   荆州   宜昌   石碑   湖北   遗迹   纪实   公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