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航母将海试!央视公开承认:三航母已无法满足中国海军!

自从去年6月份福建舰首次下水以来,关于此舰何时能正式迎来海试、又何时能正式服役的问题,就开始引起网友的纷纷猜测。

终于前几日,伴随着中国海军74周年生日,央视给出了确凿消息:“福建舰”即将在国庆前后进入海试阶段,下一步就会正式投入使用了。

这意味着我国将进入三艘航母的新时代,又代表着我国从技术层面已逐渐与美国靠拢,甚至有超越的趋势,不仅令人热血沸腾。

而央视接着又称:“三艘航母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海军!”更让人浮想联翩,中国的航母,究竟要往什么方向继续发展?

“福建舰”可与福特级航母较量一二

这是继“辽宁舰”和“山东舰”之后,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第三艘航母。

福建舰作为一艘平直甲板航空母舰,未来有望成为亚洲最大规模的战舰及史上最大的战舰。

其性能之强悍,不仅有超过8万吨的满载排水量,还可以搭载最多60架舰载机,甚至有更夸张的言论,称其能容纳最多80架歼-35战舰。

不过,具体数量如何,随着日后的海试就可真正见分晓了。

此前的辽宁舰和山东舰,都只有6万吨排水量,能搭载的舰载机,可能还不到40架。虽然这和辽宁舰的前身是瓦良格号,因而先天不足有关。

问题是,搭载数量为何如此重要?

正是因为它充分体现着航母的战斗力:能够搭载的数量越多、战机出动速度越快,航母的战力当然就更高。

而最让我们激动的还不止是吨位和数量上的提升,而是福建舰此次用上的新技术——电磁弹射技术

相比蒸汽弹射的旧技术,电磁弹射工作效率更高,能量释放也更大,一旦一旦在航母上成功运用,舰载机的出动速度就会得到质的提升,这对航母的战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之前,世界范围内仅有美国一家,率先在其福特号航母上安装使用。

然而令美国海军感到不悦的,是该技术存在的严重缺陷。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就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将电磁弹射技术应用到航母上,最终在2017年时,成功在其福特号航母上安装了电磁弹射器。

但经过反复测试后,美国海军发现该弹射器的成功率仅仅只有7%,即使经过技术改进后,一年后再次测试的结果,也并不能令人满意。

700多次的弹射实验中,居然出现高达10次的严重故障,比例达到1.43%左右,要知道,这个数值在军事设备中已经是令人担忧的程度。

这也因此造成美国海军拒绝接收福特号,该舰一直处于半瘫痪状态,想要解决弹射器的问题,美国怕不是要再花上一笔高昂费用。

我国虽然是后天发力,但经过研发团队的辛勤研发,终于破解了这一技术难题,从稳定性或能量转化率方面,都比美国要先进的多。

当年将他们陷入困局的难题,我们已率先攻克,因此从这一技术来说,中国海军已经领先美国好几年。

目前的福建舰上,用的就是这一最新成果,这足以体现我国海军的惊人发展速度,尤其是在航母建造上的技术进步。

哪怕是日媒在报道中,都忍不住评价:福建号的战斗力堪比美国福特级航母。”

毕竟,这样一艘性能强大、且停在他们家门口附近的航母,还是不可避免地让日本人为此紧张。

不过,福建舰也并非完美无缺,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福建舰最大短板——“核动力”

虽然福建舰在搭载数量、甲板面积等方面足以与福特号相媲美,且还在关键技术上率先美国一步,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硬伤

例如,福建号8万吨的排水量,与美国福特号11万吨的排水量,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再比如,虽然我国的歼-15战机已经上舰,未来极有可能与福建号组成极强战队,但歼-15毕竟还是四代战机,与美国福特号上搭载的F-35五代战机,显然还有战力差距;

而对于福建舰而言,最大的短板还并非这两点,而是其动力来源,仍是常规动力,而非核动力。相比美国高达11艘的核动力航母,我国却尚未拥有一艘,这种现状,也不能不令我国焦虑。

这两种动力的差距有多大?

简单来说就是,核动力航母采用核反应堆,推动运行,可以“无限续航”

而常规动力仍使用重油或燃气作为燃料,无法实现长期续航,必须要“中途补给”

美国尼米兹号核动力航母

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

假如这两种不同动力的航母在海上较量起来,核动力航母不仅加速时间短、也更为灵活;而常规动力航母即使锅炉全开,加速时间也慢了至少8分钟,且随时会因为需要补给而严重拖慢速度。

海上作战,哪怕是短短8分钟,都是很致命的时间差。

正因如此,很多人都对福建号的真正战斗力产生了质疑。

但理智一些想想,现阶段的中国海军,真的一定需要核动力航母吗?未必如此。

虽然目前中美关系针锋相对,台海局势也愈加紧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会优先诉诸武力,即使真的产生武力冲突,也并不见得实战中的核动力航母与常规动力航母之间的差距,会有理论上那么大。

首先来看,我国最有可能产生战事的地点基本都在近海区域,距离本土这么近,哪怕是需要经常补给的常规动力航母,也非常方便;

而核动力航母的长距离续航的优点,就不是那么明显了,性价比因此不高。

对我国来说,近海作战的情况下,普通的常规动力航母已经能够满足需要,那若哪天真的需要远洋作战,核动力航母才是必须要有的。

目前要努力做到的,就是先把美国挡在太平洋之外,而更远范围外的,尚且不是目前最紧急的目标。

其次来说,我国目前的核反应堆技术已经取得成效,核动力“心脏”——玲龙一号核反应堆技术已十分成熟。

但是还没有确凿消息,表明中国是否将其运用到航母上,不过,我们仍有信心,在远洋作战到来之前,我国有能力研造出成熟的核动力航母,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目前我国的第四、第五艘航母已经开始建造,很多人因此在动力方面产生猜测。的确,按照技术发展的速度而言,这两艘未来的新航母,很有可能采用的就是核动力。

为什么说三艘航母远远不够?

央视此言,的确是建立在中国目前的现状上而言的。

首先,从数量上来说,以美国按照“人口数量”计算所需航母数量的方法,我们至少需要30多艘,才能达到标准。因此这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快了研造航母的步伐,正是基于这一原因。

不过从现实出发,一口气定这么高的目标,显然也忽视了我国的军事发展、技术局限、和资金是否能持续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航母毕竟只是军事实力的一部分,我国不可能把全部资源都投入到航母建设上来,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并能不局限于此。

例如,核潜艇等装备的研造,也是综合实力的重要保障之一;此外,航母的日常保养维护也是非常烧钱的,能不能负担得起还是个问题。

以目前大部分军事爱好者的推算,我国所需的航母数量,大致推算为五到六艘,即可满足使用,这也是较为现实的一个目标。

其次,从提高我国的军事威慑力的角度考虑,继续提高航母数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艘航母,虽然已使我国在世界范围内位居第二,但想要保障我国领海安全,突破美国的封锁和制约,显然还远远不够。

倘若要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海军作战能力,巩固国防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和地区和平,则必须在动力源、吨位、数量等方面继续下功夫,提升整体性能和战力。

未来在南海、东海等海域,以及台海局势上,即使没有产生实际冲突,也能产生震慑效果,反而能避免真正的冲突。

再者来说,常规动力的航母,还不足以实现中国海军建立远洋舰队的目标。

核动力终究是未来航母发展的大趋势,因此从005号开始,我国不仅要建,更要朝核动力的方向去建!

随着福建舰将在2024年正式投入使用,到那时,我国的海军实力将迎来进一步提升。

而我们也可以期待,更多高战力的航母在未来也会出现,像一座座移动的小岛,保卫着祖国的领土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航母   战力   中国海军   福特   排水量   核反应堆   核动力   作战   福建   美国   常规   央视   数量   动力   我国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