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俘虏后,她们的下场如何?刘备一生羞于提起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群雄并起。前期可大致分为两派阵营,一派以匡扶汉室为由,打着兴汉室、除国贼的旗号;另一派以维系汉室统治为由,虚辅汉室,实则报以篡而代之的企图。

而后期兴复汉室的阵营中则是以刘备集团为首的,后来也逐步形成三足鼎立形势的蜀国为主要代表。

再说到刘备,让人联想到一个词语,极具代表性的“仁义”二字是符合该人物性格特征。

小说中的赵云曾先有“七进七出”救下阿斗,后有刘备怒摔阿斗的情节,可以说是从另一个方面对刘备的人物刻画。

但在此处史实中提及但小说中未提到的是,刘备的两个女儿也被曹军俘虏一事,可后续并没有详细说明,为此可以探讨延伸一下。

刘备及相关人物分析

刘备的一生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对抗黄巾起义军起至到三顾茅庐得卧龙先生诸葛亮,

以及诸葛亮给出了对刘备集团应以何种方式兴复汉室建立伟业的“隆中对策”为止。

第二阶段,可从赤壁之战孙刘联盟初次合作至到刘备称帝为止。第三阶段,从刘备发兵伐吴直到最终病逝结束。

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是为最终创下基业奠定基础的关键一步当为第一阶段定下的“隆中对策”。“隆中对策”,主要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先求得安身立命之地,占据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培养自己的势力,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即使失败也可退回自己的大本营,不会丧失重新来过的机会,也不用四处投奔他人。

第二个方面,在维持自己一方稳定的同时,拉拢其他势力例如江东的孙家,虽然曹操势力在此时强于孙家,但由于诸葛亮认定曹操为篡汉之国贼,自然不能拉拢曹操,而是选择与孙家交好。

在取得荆州、益州方面,开始了长时间的“拉锯战”。

在这一阶段,刘备也是将宽仁信义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比如说,在夺取荆州之时,荆州牧刘表多次推让让刘备担任刺史以接管荆州,但刘备拒不接受错失良机,最终被曹操轻松取得。

但不得不说,刘备“收买人心”很有手段,但后人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说他虚伪,说他假仁假义,特地做出这些好标新立异;也有人说他为君主之才,没能最终完成复兴汉室是最大的遗憾。

前有逃亡带着数万流民但抛弃妻妾,后有当着众将面怒摔阿斗。种种行为收获了逃难百姓以及众将敬佩之心,也算是刘备自身能够吸引将才一处特别原因。

在刘备执行这一隆中对策时,但值得注意的是,自从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之后,刘备开始了一段相当于无限制的“放权”路程。因此有了这一支持,诸葛亮在军中威望也就逐渐壮大起来。

对于君主来说,自己的臣子在军中的威望高于自己时,一般情况下,会加以限制甚至将其“开除”,否则怎么统帅军队,怎样建立个人的丰功伟业呢?

这个时候他的独特的人物性格特征就体现出来了,刘备认为,以讲究大义为主,舍弃小益是常有的事,无须在意。如真有能人可兴复汉室,成就伟业,刘家可不坐君主之位。

这一点在刘备对诸葛亮临终托国时就很明确的表现出来。说诸葛亮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以此一身才能方能安定治国,如果自己的后人也就是阿斗刘禅是个君主之才,加以辅佐,如若不是,诸葛亮可为君主。

后诸葛亮仍一心为蜀汉,鞠躬尽瘁,即使刘禅不是个明君,也尽力辅佐之。

诸葛亮死后,姜维接过这一交接棒,继承丞相之遗志,以讨篡汉之国贼曹魏集团,来形容姜维较为合适,可最终蜀汉依旧没能完成复兴汉室的使命。

说了刘备的政治生涯,接下来再来说说刘备的个人生活方面。

据史料记载,刘备先后有五位夫人。

第一位虽有记载,但没有姓氏,暂时称为无名氏;第二位在海西纳糜夫人;第三位在小沛纳甘夫人;第四位,在甘夫人死后纳孙夫人;第五位孙夫人归吴后纳吴夫人。

而后小说在此基础加以删改,就拿刘备多次抛弃妻妾来说,史实记载与小说描写的就有很多不同之处。

史料记载总共有四次抛下妻妾的经历,分别是吕布掳走无名氏前妻;甘夫人,糜夫人被抛下;关羽与刘备的妻妾成为曹操俘虏;长坂坡甘夫人与刘禅被抛下。

而小说中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特地增删了一些细节和人物。

其中最有名为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只为护送刘备两位夫人回去,史实其实并无详细记载。

还有一处最让人产生误会的是刘备与孙夫人的关系。孙夫人就是小说中的孙尚香,史实中并不如小说中描写的那样与刘备之间感情甚好。

毕竟仅仅是孙权用来政治联姻企图控制住刘备,也没有在得知刘备病逝后孙夫人跳江殉情的情节,并不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英雄配美人。

其中刘禅生母为甘夫人,但其庶子刘永和刘理的生母为吴夫人,史料未记载。

刘备又曾将兄弟比为手足、女人为衣服。衣服可以随便换,但手足可不能随便断。由此可见,他多次抛弃妻妾的行为也不觉得奇怪。

基于特定的现实原因来说,处于乱世之中,行军打仗少不了将领谋士,少不了安抚人心。如果有一种方式能够做到舍弃小我完成大我,那为何不用呢?

那难道要以抛弃妻妾子女来实现这一目的呢?其实不然。他自诩是汉室宗亲,自登场时就打着这一名号,后来又得到官方认可,获得“刘皇叔”称号。

上交达官显贵,下结黎民百姓。如送徐庶归曹以尽孝心虽有不舍,但并无阻拦,之后才得知为曹操奸计便终身不为曹献一计;以及战败后带着流民一起逃亡而致其妻妾子女与之分离。

这无一不表现出汉室刘家对于将才能人的珍惜善用,对于处于乱世纷乱中的底层人民的体恤爱惜。就这一点来说,刘备做得相当出色。

与刘备对比,曹操对于广纳人才的方式以及对待百姓的态度上有所不同。在招纳人才方面,虽然也很惜才,但有时会用到一些特别手段,表现为不能助长别人势力为由,以收纳归为己用。

在对待百姓方面,通常破城后,以“能节省就省”的原则开启所谓的“低消耗”模式的清除计划。

两者对比,谁能得人心,谁的拥护者多不言而喻。但最终结局是曹魏集团的司马氏完成了“大一统”的任务。

刘备成在自己重信重义,也最终败在重信重义。夺取刘表刘璋之地应当如此,不算是过错,不去讨伐孙权也不会失去什么,毕竟曹操是国贼,孙权又不是。

如若不出兵伐吴,如若果断夺取荆州益州,按照既定的隆中对策走,想必能够走得平稳长久些。

对刘备角色分析综合总结,大可概括为百折不挠,在经历多次失败后,仍不放弃兴复汉室;

惜才容才,不光是看重能人将才,而且以最大程度上去支持去理解他们,不在乎功高盖主;仁义、重信重义,爱护底层老百姓,安抚人心以及极为看重兄弟情义。

刘备女儿后续推测

据史料记载,当时赵云在长坂坡下救出刘禅时,刘备的两个女儿也在那时被俘虏。有人疑问,那为何不顺带救下刘备女儿?

当时刘备兵败带着数万流民逃亡,而后曹操派出的是自己的精锐军队予以追缴,在数万人群中找寻刘备妻妾子女谈何容易,还要戒备着敌方军队的不时骚扰。

能够护住性命还能带回刘禅,已然是一个奇迹,若非赵云勇猛,估计也是回不来的。

据史实记载,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纯俘虏。后续下场如何,并没有详细记载。因此结合当时历史背景以及相关人物分析对此做出一些推测。

依据史实记载,并未说明刘备的两个女儿是哪位夫人所生,而且根据当时的背景,倾向于是第一位夫人也就是那位无名氏前妻所生,这样一估算,两个女儿的年龄大约在15至20岁之间。

第一种可能,被曹操赐给曹纯。虽说是刘备的女儿,但用来威胁到刘备,可能性很小。

在亲历过刘备之前曾多次抛弃妻妾的行为,显然认为妻妾子女对于要成大事者来说,重要性微乎其微。如果用以要挟刘备,其作用还不如赏给抓获她们的曹纯,这样也算是对曹纯做的工作的一种赞赏和奖励。

第二种可能,收为官奴。据史料记载,曹纯死后,她们毫无去处。对她们的安排,不可能再把她们赐给其他人,要么杀掉,要么当做奴隶伺候侍奉曹军将士们,借此机会也好侮辱刘备。

第三种可能,不甘受此屈辱,自尽而亡。为了维护自身清誉以及刘备尊严,下着以死也不苟且偷生的决心,自行了结,换来她们永远的安宁。

第四种可能,成功逃脱。这一种可能性极低,首先对于刘备来说,想必不会派人去搜寻她们的下落,对待长子阿斗都是怒摔,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男尊女卑,何况是两个女儿呢?

其次,她们自身不具备独自逃脱的能力,身陷曹营,处境犹如鱼肉与刀俎一般,任人宰割。

总结

刘备两个女儿被俘后,可能的结果有,活着,但是毫无尊严的活着,无人挂念直至离世;自己了却自己,放弃自己的生命,博得一时的同情与后世的感叹。大体来说,主要有这么两种可能。

分析刘备相关人物角色后,再来推测其女儿被俘后,刘备对此是何种态度?以及曹操会如何对待俘虏?会有个大概认知。

再结合给定的历史大环境下,综合推测,具有顺序逻辑性。

生于乱世中的女性,又基于古代男尊女卑的影响,寻常百姓家的女性生存下来实属不易。

即使是王公贵族家的女性可选择的余地也是有限的,要么用来政治联姻,要么只是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子听候他人安排。

那时女性的独立自主只是求而不得的一种奢望,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束缚她们先是三纲五常,后来还有她们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益州   阿斗   荆州   女儿   汉室   国贼   妻妾   史实   史料   俘虏   下场   夫人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