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新城,全家福安—福建福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1.福安市简介

福安市,福建省辖县级市,由宁德市代管,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宁德市中部,地处鹫峰山脉、太姥山脉和洞宫山脉之间,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毗邻6个区、县,总面积1880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118.86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10月,福安市辖4个街道、13个镇、2个乡、3个民族乡,另辖2个乡级单位。截至2021年12月31日,福安市户籍总人口673816人。2021年,福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80.4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不含基金收入)62.59亿元。

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理宗御批“敷赐五福,以安一县”,福安因而得名,正式划出长溪县西北二乡、九里建福安县,直隶福建路福州。 福安市主要景点有福安白云山、廉村、穆云畲族乡生态旅游区、狮峰寺。

2.目标与战略

愿景目标:聚焦“五福新城全家福安”的城市发展新定位,建成“产业高度融合的富强福安、乡村百花齐放的振兴福安、交通四通八达的便捷福安、山海和谐交融的绿色福安、社会宜业宜居的智慧福安”,打造兼顾高质量发展与社会民生福祉的城市发展品牌。

职能定位:世界冶金新材料高端制造和贸易中心;国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中心;环三都澳滨江滨海现代化生态宜居城。

空间战略:

(1)引领环三:环湾城镇联动,协力提升宁德中心城区能级;环湾产业协同,共同做大做强四大主导产业;环湾交通一体,构建便捷联系的综合交通网络。

(2)振兴赛江:打通赛江快速交通走廊,缝合两岸,通江达海;完善赛江组团城市配套,提升服务能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再铸赛江辉煌。

(3)统筹城乡:加快全市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镇特色化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构筑底线: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筑牢“米袋子”和“菜篮子”安全底线;筑牢生产安全底线。

(5)彰显魅力:挖掘“畲茶古廉红”文化内涵,弘扬闽东之光;整合市域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全域旅游;融合“山、水、城”格局,彰显城市特色风貌。

区域协同:

(1)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发展格局:强化产业优势,主动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产业分工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促进高端要素向福安集聚。

(2)融入福州都市圈建设,打造区域重要的创新节点:加快推进城际铁路F3线(宁德—长乐机场)向福安市延伸,融入福州都市圈一小时通勤圈。融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片区建设,强化创新要素聚集,打造区域重要的创新节点。推动与都市圈高水平学校、高水准医院跨区联办,实现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

(3)借势环三都澳开发战略,打造“环三”发展“桥头堡”。加快宁上高速、沈海高速扩容段等建设,完善白马港区集疏运体系,打造闽东交通枢纽城市。强化不锈钢新材料产业优势,助力电机电器、船舶修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创新升级,打造环三都澳先进制造业基地,并延伸带动山区县市协同发展。

福州都市圈

环三都澳

3.国土空间格局

3.1生态安全格局

重点保护“一湾两廊三屏多片”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

一湾:蓝色生态海湾。

两廊:穆阳溪生态廊道;交溪生态廊道。

三屏:北部生态屏障;东部生态屏障;西部生态屏障。

多片:多个自然保护地片区。

生态安全格局

3.2自然保护地体系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保护红线是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

自然保护地体系

3.3农业空间格局

打造“两圈、三带、多基地”现代农业空间格局。

两圈:打造茶、葡萄两大产业辐射圈,在社口镇和赛岐镇形成以坦洋功夫茶和巨峰葡萄为主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链条。

三带:沿江、沿溪平原地区高优农业产业带;山地优势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带;沿海蓝色农业产业带。

多基地:建设水产品、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林竹等七大农业产业基地。

4.城镇空间格局

4.1市域发展格局

聚集提质城镇空间,打造宜业宜居的智慧福安,构建“一市三区六组团”的市域发展格局。

一核引领:福安中心城区。

两轴协同:环湾发展轴和沿赛江发展轴。

三区联动:中部城镇集中发展区、南部滨海高新区、西部北部生态文旅区。

六组发展:富春溪组团、溪北洋组团、畲族开发区组团、赛江组团、滨海新区组团、白云山景区组团。

市域发展格局

4.2城镇体系

优化城镇体系格局,推动乡镇特色化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打造“中心城区—滨海新区—重点镇一特色乡镇”城镇体系格局。

中心城区:富春溪组团、溪北洋组团、畲族开发区组团、赛江组团。

滨海新区:下白石镇、湾坞镇、溪尾镇。

重点镇:溪潭镇、潭头镇、溪柄镇、晓阳镇。

特色乡镇:上白石镇、社口镇、范坑乡、松罗乡。

城镇体系

5.中心城区格局

规划多组团并举发展,中心城区总体形成“两轴、四组团、多片区”的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格局

5.1富春溪组团——功能疏解,提升服务

>功能定位:综合性城市组团,全市的政治、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发展思路:老城片区:引导部分市级公共服务功能向外疏解;有序推动城市更新,补齐公园绿地、公共服务配套、停车场等民生短板;加强老城景观风貌整治,保护阳头历史文化街区,展现韩阳古城风貌。

铁湖片区:以电机电器及其配套为主导的产业片区,重点加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提升职工生活便利度。

富春溪西岸片区:引导零散工业用地退城入园,腾出的空间重点补齐民生短板,打造配套完善、生活便捷的居住片区;建设城北物流园,提升城市物流配送能力。

秦溪洋、王基岭片区:有序推动工业园区“退二进三”,向“三创”园、电商创业园空间转型,培育一批新媒体文创领军企业。

富春溪组团

>路网结构:“一环六横三纵”

一环:富春大道-北环路(G104)-农药厂路。

六横:坂中二桥-内环路、新华北路-秦溪洋工业区规划路、满春街-福新路、栖云路-中兴路-棠兴路、兴业路、阳泉路。

三纵:湖滨路、新华路、世纪大道。

富春溪组团路网结构

5.2溪北洋组团发展指引——配套完善,聚集人气

>功能定位: 全市文教旅游中心,山水园林新城区,集生活、制造业、服务业于一体的产城融合新城。

>发展思路: 教育科研片区:重点承接由老城疏解的部分市级医疗、教育、文化等功能。

生态居住片区:建设宜居新城,加快完善基础教育、医疗、文体等民生设施配套,引导酒店等旅游服务设施布局。

高新技术片区:打造高铁功能区,完善汽车站、公交枢纽站、旅游服务中心等高铁站前配套,加强城市设计引导,打造城市门户景观;引导溪北洋医疗保健器材园提质增效,推动按摩器具、医疗保健器材产业转型升级。

旅游综合片区:保护廉村传统村落格局与风貌,控制新村建设风格,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打造福安乡村旅游名片。

溪北洋组团结构

>路网结构: “四横四纵”方格网型

四横:仙石路-安泰路-建新路、溪北洋大道、廉溪路(G353)。

四纵:福瑞路、令之大道、五福大道、安和路-溪北洋第二通道。

溪北洋组团路网结构

5.3赛江组团发展指引——服务提级,交通提质

>功能定位: 兼具商贸、产业服务、生活服务的综合性组团,突出现代型滨江城市组团特色,打造南部赛江沿岸产业的重要服务基地。

>发展思路:

“赛岐综合片区”:加快赛岐试点镇建设,补齐教育、文体、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务能级。

“象环长岐片区”:梳理工业低效用地,盘活闲置厂房,承接新能源汽车、铜产业等相关产业项目,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投入。

“福安经济开发区”:形成以电机电器、金属加工、新能源、上汽配套项目为主导的产业片区,加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

“甘棠综合片区”:形成以电机电器、铜产业及上汽配套项目为主导的产业新区;有序推进甘棠镇区城市更新,重点补齐民生设施短板,全面提升生产生活服务配套水平。

赛江组团结构

路网结构: “七纵七横”方格网型。

七纵:规划G104、西快速路、甘棠大道、西江滨路、东江滨路、赛岐大道、东快速路。

七横:规划G353、宅里路、赛岐大桥—虹桥北路、向江一路、坑里路—加招路、甘赛路(甘棠大桥)、 北环路一东环路。

赛江组团路网结构

5.4畲族经开区组团发展指引

功能定位: 以生态文旅、休闲康养、绿色加工产业为主导,打造具有畲乡特色的宜居宜业城市组团。

>发展思路:

畲开北片区:保护古镇肌理,彰显历史文化名镇风貌特色,强化生态文化旅游职能。

畲开南片区:推动产业园区扩区,重点发展医疗器械、电机电器、食品加工及其他低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完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推动产城融合。

畲族经开区组团

6.基础设施体系

6.1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水运港口:加快白马港资源开发建设,争取建成总吞吐量达3000至5000万吨的特大型港口。加快建设白马港铁路支线,疏港公路,提升疏港公路等级。建设赛江交溪黄金水道,满足1000吨级船舶通航。

机场:建设福安A1类通用机场。打造闽、浙边区域中心型通用机场起降点网络体系核心。用于短途运输、旅游休闲和农林作业,同时根据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抢险救灾等通航飞行服务。

铁路:推动高速铁路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发展城际铁路加强区域交流,融入海西高速铁路网。全力推动温福高铁(350km/h)建设,加快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锚固福安枢纽城市地位,新增霞浦-福安至建阳铁路(200km/h),推动宁德单一枢纽向宁德、霞浦-福安多枢纽格局转变。规划福安-宁德城际铁路F7线,接入城际F3线,融入福州都市圈,促进宁德-福安同城化。新增霞浦-福安城际铁路,实现蕉城-福安-霞浦三个城市两两之间高速、高铁、城际多方式互通。加快白马港铁路支线、溪南支线建设,与区域干线铁路网连接,拓展港口经济腹地,提升港口竞争力。规划建设溪北洋高速铁路客运站,强化湾坞站配套设施完善和城市公共交通的对接联系。远期形成“一内一外、一客一货”的铁路枢纽布局。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规划

公路:

形成两纵三横高速公路网络。两纵:甬莞高速、溧宁高速;三横:沈海高速、宁上高速、沈海高速扩容。

高速公路

形成三纵两横国省干道网络:三纵:G228、G104、S203;两横:G353、G237。

国省干道网络

6.2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打造“全家福安”城市品牌提供全域均衡公共服务。建立“县——乡镇(街道)——社区(村)”三个层级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层次化、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设施功能的综合化。

营建全龄友好的完整社区生活圈。按照30—15分钟生活圈配套服务设施。在老城区、滨海新城布置市县级公共服务设施,构建30分钟城镇生活圈。在各街道、乡镇按照15分钟生活圈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在各社区、行政村按照10分钟生活圈的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6.3蓝绿空间

城市蓝绿网络:以结构性绿地、水体保护为核心,围绕赛江水系带、穆阳溪水系带、天马山等重要山体、水体打造山水交织、水城互融的绿地系统格局。建设“口袋公园—社区公园一综合公园—郊野公园—自然公园”五级公园体系。

城市公园:构建“市级—街道级——社区级——小型公共空间”4级公共空间体系,依托绿道、步行街、步行道等线型公共空间串联主要公共空间节点,建立高效可达的城市公共空间网络体系。

蓝绿空间

6.4城市空间形态塑造

风貌定位:山水画廊 五福名城。

总体结构:

(1)富春溪组团:主题定位:山水画廊,古城新韵;景观结构:三山两水一湖,古城新区双塔。

(2)溪北洋组团:主题定位:廉水清风,健康新城;景观结构:一轴一带,两翼双心。

(3)赛江组团:主题定位:产城融合,古港新城;景观结构:三山立浦,三江汇海。

(4)畲族经开区组团:主题定位:畲乡风情,产业新区;景观结构:群山环抱,水贯东西。

7.产业体系

建设“2+4+N”现代工业体系。

2大新材料主导产业:不锈钢、铜产业。

4大传统优势产业:电机电器、船舶修造、食品加工、大健康。

N个新兴产业与特色服务业:数字经济,全域旅游,海洋经济,现代物流业,节能环保,电子商务。

集中扶持壮大9个工业集中区。推动园区合理分工与相互配套协作,合理布局产业项目。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9个工业集中区

8.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重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文物古迹,合理划定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活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保护与发展共赢途径。

历史文化街区2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5个;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52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6项。

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福安市   福安   畲族   霞浦   北洋   宁德   空间   福建   总体规划   历史文化   国土   新城   格局   全家   设施   生态   体系   结构   产业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