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第三次进下党,哪些场景令人难忘? - 一百一十七评《习近平在宁德》系列采访实录

习近平第三次进下党,哪些场景令人难忘?

—— 一百一十七评《习近平在宁德》系列采访实录之《习近平同志说下党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条件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为挂念的一件大事。2019年8月4日,一封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再次将闽东一个偏远山乡带入人们的视野,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唯一的“五无乡”下党乡。信中,习近平写道:“得知下党实现了脱贫,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非常高兴。向大家致以衷心的祝贺!‘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乡亲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这生动印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道理。”下党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终于实现脱贫,当年习近平“三进”下党乡的故事也再次被四处传颂。

  曾任寿宁县委副书记、政协主席连德仁回忆了习近平前两次进入下党乡的情景:一进下党乡,这座贫穷落后的乡村成了习近平同志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二进下党乡,习近平同志则为饱受洪水困扰的受灾群众带去了温暖与希望。连德仁回忆说:“习近平同志第三次来下党是1996年8月7日。当时他是省委副书记,距离上一次来下党已经7年时间,离开宁德工作也已经7年时间,但他对下党的感情更浓了。他一到下党,就开门见山地说:‘整整7年之后的今天,我又到了下党。7年来,我一直牵挂着下党。’”时间的流转、身份的转换都改变不了习近平对下党乡的牵挂。今天,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回信四周年,让我们跟随连德仁的回忆,一起看看习近平第三次进入下党乡,又为这个小山乡留下了什么。

  深入基层,到群众中间去。据连德仁回忆:“习近平带领省交通厅、财政厅、老区办和扶贫办等部门负责人一起察看了下屏峰村的灾后重建点。当时由于资金短缺,下屏峰村水尾的石拱桥只建了石拱,桥面并没有铺平,只用施工搭设的木板桥作为临时通道,不太安全。习近平同志一行就从这条临时通道走到河对岸,沿河视察水毁后修缮起来的防洪堤工程。村委会干部请他到村委办公楼里歇息喝茶,他谢绝了,直接到群众家里慰问,所到之处不时和乡亲们打招呼、握手致意,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老百姓知道习近平同志对下屏峰灾后重建特别关心,非常感激。习近平同志离开下屏峰时,村民们都自发燃放鞭炮欢送习近平同志。”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曾说过:“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治理国家,就必须安抚群众赢得民心;要安抚群众赢得民心,就必须体察民忧;要体察民忧则必须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2010年10月11日,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到省区市交流任职干部培训班上强调:“地方尤其是基层一线,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磨练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场。到地方和基层一线工作,同基层干部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增长领导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政治成熟至关重要。”习近平第三次进入下党乡时,拒绝了村干部歇息喝茶的邀请,不顾木板桥的潜在危险,第一时间亲自视察防洪堤工程,到群众家里慰问、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始终扎根在基层一线,融入群众中间。正是因为习近平一直在基层一线历练成长,至始至终坚定走群众路线,这为后来探索出下党乡脱贫致富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连德仁回忆道:“回到下党乡党委办公地,他又听取了乡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汇报,为乡里修桥、铺路、发展生产拨了100万元人民币。他说,这100万交给你们乡里分配,原则就是按照现实困难情况,实事求是,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当时,乡政府交给习近平同志一个报告,是关于下党经杨溪头村与浙江庆元县对接的公路立项的事情。这是一条省际公路,如果能够尽早立项并修通,对下党的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习近平同志看后,当时就把报告签了,直接交给一起来调研的省交通厅长。1998年,这条省际公路就建成通车了。”《晏子春秋》中有这样一句话:“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讲的是不论什么难事总是去做,往往能做成,路途不论有多遥远,一直走就能到达,激励大家做事要有实干精神。这种实干精神也一直是习近平所倡导的。当习近平摸清下党乡的情况后,当机立断、主动担责,不仅为下党乡建设拨付款项,还当场同意了一条省际公路的修建,充分展示了他“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的工作态度。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指出:“要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抓落实。”真抓实干是习近平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在他的带领下,全体领导干部以“不抓则已、抓则必成的狠劲”对定下来的工作部署一抓到底、善始善终,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业绩。下党经杨溪头村与浙江庆元县对接的省际公路的通车就是最好的佐证。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连德仁回忆道:“习近平同志第三次来下党虽然时隔7年,但他并没有中断和下党的联系。当年那个拿着柴刀给他开路的乡党委书记杨奕周经常去找他,跟他讲下党的情况,他也真诚地把老杨看作自己的农民朋友。”习近平对下党的牵挂并没有因为他调任他方而中断,多年来如何让下党脱贫致富始终是他的心病。正如习近平所说:“7年前来下党的那段历史,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我们好几次在宁德开会时讲到下党,讲到宁德地区一些贫困地区的标志时,都将这里的一些情况,作为一个典型来介绍,大家感觉很受教育。在各自岗位上工作的领导干部不要忘记,这一方土地上还有很多父老乡亲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现在来下党已经不需要跋山涉水了,坐着车一阵风就到了。过去的特困户,现在有的脱贫,有的奔小康,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5年3月9日,习近平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迎来美好幸福的生活,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的脱贫攻坚工作犹如接力赛,要一棒接一棒,坚持不懈奋斗下去。1989年的下党乡,是福建省省级特定贫困乡,是宁德地区四大特困乡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五无乡”,正是这样极度贫困的小山乡,在习近平的牵挂与努力下,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奋斗,下党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公路通达,灯火通明,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在摆脱贫困的道路上,正是我们党一以贯之坚守初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最终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投身脱贫攻坚一线,携手贫困群众直面困难、解决问题,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大步向前,他的付出为下党乡群众乃至全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将深深印刻在人民的心中。(文/学习大军,2023年8月4日)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军 微信ID:xuexidajun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宁德   庆元县   木板桥   防洪堤   乡党   山乡   持之以恒   总书记   领导干部   实录   基层   贫困   场景   难忘   采访   群众   同志   公路   系列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