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品”官职,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二品官员看了脸发青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汲取了前朝历代的治国经验和灭亡的教训,并因此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官制体系。具体而言,清朝的官制可以分为京官和地方官,官员的级别高低是以品秩为区分的,分为“九品十八级”。

所谓的“九品十八级”即为“一品至九品,品级分正从”。从基本情况来看,清代官员的品级划分相当于现代的行政级别划分。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清朝地方官的二品官员:

1. 从二品: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副将。

巡抚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他们是每个省的主官,负责掌管本省的军政大权,相当于现代的省长。布政使是巡抚的下属官员,负责管理省内的财政和人事事务,相当于现代的副省长。按察使则专门负责本省的刑律问题,也是巡抚的下属官员,相当于副省长。而副将则是当地绿营驻军的副官。

2. 正二品:总督、总兵。

总督我们也都知道,在官职上,虽然他的级别高半品,但和巡抚相当,都是当地的最高长官。不同的是,总督的管辖范围更广,权力范围也更大。比如云南巡抚被撤职后,就成为了云贵总督;甘肃巡抚被撤职后,则成为了陕甘总督。

一般来说,正二品的总督比较少,大多都会有加衔,兼任其他官职,比如加尚书、加都察院右都御史等等,这样就成为一品了。总而言之,在清朝,如果成为总督,就是真正的封疆大吏,有时甚至相当于一方的诸侯。

总兵则是行政区域内绿营军队的首领,受到总督和巡抚的节制。

3. 从一品:总督、驻防将军。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总督,现在来说说驻防将军,他们是当地八旗驻防军队的首领,比如年羹尧在杭州的将军。虽然他们实权不多,但地位相对较高,毕竟他们都是满族人,对当地起到一定的监视作用。

4. 正一品:总督兼大学士、伊犁将军、绥远将军。

在清朝,想要达到正一品的文官基本上都要兼任大学士,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都是如此。

而伊犁将军和绥远将军与普通的驻防将军有所不同,他们实际上也是总督类型的官员,负责管理当地的军政大权。

当然了,从职权来看,正一品和从一品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

接下来,我们说说朝廷中的官员,这个比较复杂。

一般来说,各部的侍郎和内阁学士一般都需要达到从二品的级别才能担任。

侍郎是各部的副官,内阁学士则是内阁大学士的副官。六部和内阁是当时清朝的权力中心。

正二品的官员一般是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和太子少保。而三品官员则指的是侍郎、知州等,相当于现在的厅局级干部和市级领导人。四品官员则是从九卿到从三品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县级领导人。五品官员是从正三品到从五品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乡镇干部。六品官员是从正六品到从九品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村委会干部。七品官员是从员外郎到从九品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基层工作人员。八品官员是从从七品到从九品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职员。而九品官员是从正九品到从九品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实习生和初入职场的新人。

可以看出,古代的官品制度根据级别的高低包含了各种不同职务和资历的官员。虽然与现代职业体系相比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在现代社会,职业的评价更多地依赖于个人能力和业绩,而古代的官品制度更注重血统和门第等因素。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职业的发展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够取得更高的职位和更好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发青   伊犁   官员   副官   巡抚   大学士   侍郎   总督   内阁   官职   清朝   将军   级别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