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强修水电站影响我国生态,我方在多次劝说无效后,用一招反制

和中国的邻居一样,印度一直都不太安静,除了历史上曾经“与我们同在”之外,还有“与我们合而为一”另外,在领土问题上也与我方存在分歧。

也许是当年毛主席教得太差了。印度很多事情不喜欢和平解决,总喜欢反其道而行之。如此一来,本来可以对双方都有利的案件,最终却变成了双方的零和博弈。



比如,印度就有一项政策,用800亿资金在北部地区寻找合适的地方建设水电站。这个合适的地方指的是中国的雅鲁藏布江,也是印度所熟知的“雅鲁藏布江”。

这个政策没有什么问题。中国与缅甸、老挝、泰国和柬埔寨之间的湄公河水机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相互之间的良好沟通,促进湄公河沿岸国家的发展。

然而,印度的做法却截然不同。它想在这条河上建设20多个水电站,但它就是不想与中国沟通,而且它的实力很强。

显然,仓库的建设会给当地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个过程需要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充分的准备。但印度纯粹是强大,也忽视了环境多样性的保护及其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影响。



在遭到我国反对的时候,印度居然公开表示:这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计划。无论中国和其他国家如何抗议,我们都不会阻止这个项目。

结果,原本是双方共同开发雅鲁藏布江的项目,最终演变成印度对邻国的单方面霸凌。如果邻国是尼泊尔就好了,但印度的邻国是中国。显然,此举有点不明智。

那么印度为何坚持建设水电站呢?其实一开始也是有必要的。

长期以来,印度是一个受季风气候影响较强的国家,因此该国降水极化现象严重。有的地区洪涝灾害十分严重,有的地区缺水严重。

为减轻灾情、解决旱涝灾害,印度政府开始筹建水电站等节水工程。



但印度有自己的国情,政府的良性政策遭到了老百姓的反对。由于印度普遍信奉宗教,民众认为大规模动工会扰乱神灵,因此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强烈反对。

甚至有人认为传统的耕作方式很好,没有必要改变。看到老百姓停下来,印度很着急,想了很多变通的办法。期间,它甚至还想学习尼泊尔的融雪方法。后来实在是迫不得已,印度最终决定在雅鲁藏布江上建设20座水电站。但这个决定一出,毫无疑问再次遭到反对。虽然多次跟进,但最终通过的只有14个。

过程有点复杂,但至少水电站可以启动,只是过了民间的压力,最后面临国外的压力。如上所述,中国和巴基斯坦反对印度建设水电站,称此举会影响两国的河流和环境。



客观来说,这确实是事实。

比如,中国修建三峡大坝的时候,我们就曾经遇到过环境影响问题,但是由于我们这边施工人员严格负责,我们避免了环境问题,让三峡大坝的循环达到了最好。

但这就是中国的能力。如果换成印度,那绝对是一场灾难。至少不会像三峡大坝那样,能达到这样的良性循环。

由于流经印度的雅鲁藏布江河道十分复杂,修建水电站不仅需要挖山开路,还需要极高的技术和大量的资金投入。

印度缺乏资金,需要私人投资,因此资金被拖延。另外还需要技术支持,但印度素有常年投入外资的名声,外资企业根本不愿意进入。



因此,印度建设水电站不仅前期缺乏资金,而且无法获得原材料,更谈不上技术等重要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任由印度乱搞水电站,不仅会给印度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也会对中国的环境和水流造成极大影响。

为此,中方明确反对,甚至发出警告:我国将采取类似反制措施。

但印度仍然走自己的路。印度当权者莫迪甚至将这个问题视为政治事件——印度不能向中国低头,莫迪的权威至高无上。

既然好话说服不了鬼,中国政府就启动了反制措施,这个反制措施就是墨脱水电站。



根据地图,雅砻江的源头是中国的藏布江。既然印度想扭转局面,中国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对抗印度。

中国预计建设的墨脱水电站很可能位于雅鲁藏布江的主要弯道处。它占据了雅鲁藏布江整个水力资源的2/3以上,装机容量可达6000万千瓦,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规模的两倍多。

——年发电量可达3000亿千瓦,将成为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特大型水电站。

据研究人员测算:2018年中国大陆发电量为6.8万亿千瓦时,墨脱水电站建成后将占其中的4.4%,足以满足一个省的用电量。

这些当然只是表面的计算。墨脱水电站还有两个优势。


首先自然是大力发展藏南经济。

墨脱水电站能提供如此多的电力,自然会带动藏南地区工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当地经济。

二是遏制印度。

除了限制水流外,这一限制还可以帮助中国在藏南问题上向印度施压。

以其巨大的蓄水能力,更不用说古代历史的中流砥柱被淹没了,据说此时印度的备战态度也可能会给印度带来巨大的精神攻击。

显然,这一策略确实限制了印度。印度非常着急,不止一次找中国商讨此事。



但在谈话过程中,印度却显得有些不理智,比如大张旗鼓地污蔑中国,反对中国建设水电,甚至称中国正在建设的水电站会给印度带来洪涝灾害。

但无论印度如何污蔑,主动权仍然在我方,印度最终只能乖乖谈判。后来有消息从印度传来,他们可以为此付出类似的代价。

这一系列的变化正应了中国老祖宗的话:不言不语,深不可测。毛主席时代,印度吃了亏,记性不长。如果现在再这么做,岂不是又是一次损失?

看来印度有必要回顾一下自己的历史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反制   印度   修水   湄公河   雅鲁藏布江   墨脱   尼泊尔   巴基斯坦   洪涝灾害   装机容量   邻国   水电站   我方   电站   中国   生态   资金   环境   我国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