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暑期只能玩26个小时游戏?防沉迷系统真让未成年人放下手机了吗?

“自从孩子放暑假,就一直沉迷打游戏,根本管不住。”近日,南京家长贺女士发现孩子自从进入暑假,便终日沉迷网络游戏。对此,不少家长表示对此现象非常担忧。近日,腾讯等国内头部游戏厂商集体发布暑期未成年人游戏限玩日历,未成年用户只可以在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每周五、六、日晚20点至21点之间登录体验游戏,暑期游戏总时间共计26小时。游戏针对未成年人的防沉迷系统是否可靠?记者进行了探访。

调查:非未成年可玩时间段仍有未成年人身影

从国内部分头部游戏厂商官方发布的公告来看,整个暑假两个月未成年人只能玩26个小时游戏,运用AI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判定疑似未成年账号,针对冒用账号问题,率先加码采用人脸识别验证进行拦截,拒绝或未通过验证的用户将被纳入防沉迷监管。部分头部游戏厂商启用了“AI巡逻员”功能,通过对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来判断疑似未成年玩家,并及时进行拦截管控,发现并提前干预未成年玩家不理性消费行为。

记者随机下载了几款目前较为火爆的游戏,发现仍能在非未成年可玩时间段发现未成年人的身影。这些未成年人是如何躲过游戏防沉迷平台检测的?有未成年玩家告诉记者,可以让家长代替“刷脸”认证,或者购买成年人游戏账号操作。甚至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有人声称可以将未成年账号改为成年账号。业内专家提醒,此类服务存在欺诈风险,未成年人请勿尝试。

有未成年盗用家长银行卡给游戏充值

“从星耀到王者,三百元两周打完。”在暑期,一些未成年人甚至做起了游戏“代打”生意。中学生海苔(化名)告诉记者,自己放暑假后,在家无所事事,后来发现自己在游戏方面“有点天赋”,遂产生了通过游戏代练赚零花钱的想法,“也有一些游戏代打工作室会招暑期兼职,有时也会被系统检测到游戏登录异常情况。”

甚至有未成年人因沉迷游戏,盗用家长银行卡信息给游戏充值。近日,家长涂先生发现孩子用奶奶身份信息登录某游戏,并在奶奶买菜时偷偷记住了其支付密码,陆续向游戏平台支付了千余元购买游戏角色“皮肤”。随后,涂先生通过平台申诉,成功追回了充值金额。

专家:防网瘾更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力量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会对其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影响。中华中学副校长钱华认为,暑期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游戏,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鲜诱惑等,使青少年逐渐对网络成瘾,从而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要依靠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综合力量,做好家校社共育。”钱华告诉记者,家庭教育是控制青少年网络沉迷的第一道防线。父母应理解青少年成长规律,主动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注重对孩子的数字抚育和陪伴,学会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引导孩子正确应对网络风险。

暑期学生虽然不在学校,但学校可以利用假期布置一些趣味活动,减少学生对网络的依赖。钱华举例,如“小厨神”系列活动,要求学生每周需要学会一道菜并拍照上传,旨在丰富孩子们的在家时光;再如“经典阅读”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在市内各大图书馆参与经典阅读打卡活动,从中汲取精神力量,避免沉迷网络游戏。

“同时,应重视社会力量在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工作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社区青少年服务工作机构等平台优势。例如,加强对志愿者组织或义工团体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各类生动有趣的宣传引导活动,帮助未成年人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钱华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图源受访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未成年人   暑期   游戏   账号   青少年   家长   小时   发现   孩子   网络游戏   系统   手机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