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好书·编舟记丨王慧:用《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为更多孩子打开科学的大门

字海无涯,编舟渡之。做书的过程就是用热情和技艺,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浩瀚的字词海洋里编制一艘小船,彼岸是梦想。

“世纪阅读”公号特辟“世纪好书·编舟记”栏目,围绕“如何做好一本书”的主题,以编辑手记的形式分享策划思路、总结营销案例,回顾出版过程,讲述编书故事。今天,让我们随着“十万个为什么”出版团队的编辑一起感受经典图书绘本化的过程,细致到打磨草图、细化分镜、创作色稿、细化画面、设计彩蛋等每一个环节,专业而用心。

凡是图书的策划、责编、营销编辑,如果想留存您运作一本书的记忆,均可投稿shijihaoshu@163.com

用科学启发孩子的好奇,

用艺术滋养孩子的心灵。

——王慧

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分社副总编辑

《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策划编辑

“十万个为什么”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科普品牌,自1961年出版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以来,共出版六个版本,发行量近2亿册,成为新中国几代中青年科学家的启蒙读物,被《人民日报》誉为“共和国明天的一块科学基石”,为我国科普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

如何让经典《十万个为什么》向低龄读者延伸,让科普惠及更广泛人群,为儿童尽可能早地打开科学世界的大门,是“十万个为什么”团队进行产品研发的着力点和必须攻克的难关。绘本这种形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绘本是一种使用画面讲故事的艺术形式,它能够将一些传统认为难以讲述、枯燥的科学知识用更具像化、更具吸引力的形式呈现。比如:宇宙、人体内部、疾病原理、梦境……高质量的科学绘本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碰撞,能够借助艺术的力量让孩子爱上科学,实现范围更广、影响更深的科学传播。

我们何不用绘本这种艺术形式来呈现《十万个为什么》呢?做《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这套丛书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之上。

一、“一个想法”:

用故事吸引孩子,用百科拓展科学

当前市面上的科学绘本类读物,大体可分为两种:故事类科学绘本或不同页面间有逻辑主线的科学绘本(后统称“故事类科学绘本”),以及百科类科学绘本。由于人类天然喜爱故事,因此第一种故事类科学绘本对年龄层较低的少年儿童读者的吸引力更强,但这个品类的绘本要求科学、故事并重,编写难度很高。

另一种是百科类绘本,通常每张和合页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下包含多个知识点,它的科学密度更大、信息量更足,适读的读者年龄层更高,与传统百科类读物具有更多的相似度,也非常适合经典“十万个为什么”问答的呈现。

一种容易吸引孩子走进科学,一种擅长引导孩子深入科学,《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将这两种形式进行了创造性融合,采用了科学故事+科学问答的内容形式,同时为每一本书增加《科学艺术互动手册》。这样,每册书均由“科学故事”“科学问答”“科学艺术互动”这三部分组成:通过故事吸引孩子进入某一科学主题;通过科学问答对主题进行深化、构建科学思维;通过《科学艺术互动手册》让孩子在动手、动脑中,以多样方式玩转科学,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通过这样遇见——深化——热爱的逐级深入模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爱上科学,不断探索科学。

在作者方面,我们邀请到曾经担任《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生命分卷主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院士,以及生命分卷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曾凡一教授担任《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主编,规划整套图书的科学建构和艺术风格。第一辑8册,我们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华人科学家、科普作家担任作者,每册邀请不同的插画家创作插画,力图展现广阔的科学领域,启发儿童多样审美。

《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采用的“遇见——深化——热爱”逐级深入模式

二、创作之旅:

从“一个想法”到“一本绘本”

在正式创作开始前,每一位作者和插画家都收到了一份非常详细的约稿说明,标明读者年龄段、内容分配20页(科学故事)+8页(科学问答)、图书尺寸信息等。特别强调的是,除内文外,创作还需要包括扉页、环衬、封面。从这套书编纂的最初,我们就不断提醒作者,绘本需要一体化设计,需要从统领全局的角度来完善各个细节的创意。

下面仅以《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形状的力量•为什么金字塔是三角形的?》分册的诞生过程展示从“一个想法”到“一本科学绘本”的创作历程。

《形状的力量•为什么金字塔是三角形的?》分册以形状的组合、变换帮助小读者学会归纳和发现建筑的形状和建筑背后的科学与人文知识。这本书的作者邀请了曾参与《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建筑与交通分卷编写的费肖夫、余颖捷夫妇。他们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现在工作于法国建筑事务所,是两位青年建筑师,有一个正处在绘本适读年龄段的孩子,常年的建筑科学训练,丰富的儿童伴读经验,使得他们成为绘本创作者的合适人选。

1.第一份手稿诞生!

——总览全局

创作之初就明确了希望将形状与建筑融合,但该选择哪些建筑,不同的建筑间要如何联系起来呢?以下是作者列出的第一份大纲,这张小小的纸片,是我们讨论的起点,纸片上包括了后来出现的三角形金字塔、圆形土楼等建筑,但逻辑线还没有出现。最初的灵感通常会是分散的、不成体系的,但只有先不设限,让创意随意发散,形成各种可能性,才能继续穿针引线,从创意库中找到合适的珍珠,最终串起一串珠链。

《形状的力量•为什么金字塔是三角形的?》初始草图

如何为这些丰富多彩的形状和建筑找到一条逻辑主线呢?我们设想了很多种组合形式,最终我们计划从基本形状入手,用形状变化作为逻辑主线。三角形、圆形、方形是三个基本形状;基本形状的切割、旋转形成了半圆形、半球形;形状的进一步的组合形成了拱券、花窗等。到了这一步,整本书的逻辑线就捋顺了,每一页的大致样貌也已经初现端倪了,作者也绘制出了完整的草图。

《形状的力量•为什么金字塔是三角形的?》作者完整草图

2.细化分镜

——搭骨架

分镜,就是绘本的每一页准备设置什么样的文图内容,画面以什么样的结构呈现。一本绘本的分镜,是一连串画面,通过分镜上的文图,已经能够看到整本书的概貌,分镜的完成预示着一本书骨架基本搭建完成了。后续的细化、上色全都基于分镜这一关键节点。所以分镜阶段必须要经过反复讨论和打磨,如果忽视分镜的创作,而进入后续流程的绘制,一旦发现要改的问题,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非常困难。

《形状的力量•为什么金字塔是三角形的?》作者、编辑共同磨稿

同时,我们不断提醒自己和作者注意,绘本中的文和图永远是互相关联的,文和图不是重复的,而是相互辅助的,最终实现文图合奏。同时,考虑到低龄段读者的阅读场景通常是由家长、教师阅读,儿童观看画面聆听,在文字的创作中,我们不断通过朗读来检验文字的韵律性,后来这套书上市后获得图书馆、校园的广泛欢迎,我们能够不断地在各种活动上绘声绘色地朗读绘本,正是得益于这一步打下的基础。

3.创作色稿

——和谐统一

接下来,作者开始为每一页绘制色稿,每一页的大致样貌初步展现了出来。

《形状的力量•为什么金字塔是三角形的?》作者为稿图上色

这时,美编老师敏锐地发现,萨伏伊别墅那一页的主色调(紫色)与前后页面及整本书的色调不符合,我们马上请作者进行了新的页面主色调设计。这就是讨论色稿的意义之一,能够在比较早期的阶段检查到可以优化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而不是画完全部页面后,再推倒重来。

色稿修改前和修改后,调整主色调后的画面与整本书更和谐

4.细化画面

——精雕细琢

色稿确定后,终于可以精工细作细化画面了。考虑到内容需要展示搭建金字塔的完整流程,我们设计了一个大拉页,展现出壮观的建造场面,这一页上的人物非常多,动作和表情也非常多,作者对此一一进行了细致地刻画。可以看到画面里的一个小角落,放大来看,依然是内容丰富、细节满满的。

因为经过前期各个流程的打磨,到了细化画面的阶段,作者和我们都非常安心,可以专注于不断提升画面品质。

《形状的力量·为什么金字塔是三角形的?》分册拉页,右侧页面的细节放大请见下图

小小角落放大,依然拥有丰富的内容和细致的刻画

5. 封面

——超越内容的存在

在作者第一次提出的封面设计草图中,采用了建筑图形拼贴的效果,书中的男孩畅游在形状的变化中,作者计划采用剪纸拼贴的效果。但我们讨论中认为,这种艺术风格与正文的绘画风格不一致,在厚重的内容对比下,封面会略显单薄。而且封面上的各种要素之间比较分散,紧密感不够。

第一次封面设计稿

作者呕心沥血打磨的精美内文,如果封面不能超越内文就太可惜了。所以封面要比内文更好,是我们定下的目标。我们协助作者一起找了各种建筑主题的封面来启发灵感。

几轮筛选讨论后,封面形成了最终的样貌。封面体现经典建筑,封底体现新型建筑,一条河流穿过它们,体现人类建筑文明的传承。建筑的选择来自书中呈现的多种形状,插画风格保持与内文一致。让封面展现出内容的精华和特点,吸引小读者翻开图书一探究竟。

第二次封面设计稿

最终封面

6.彩蛋和环衬

——特别的惊喜

绘本有许多创作技巧和绘本语言可以使用,在传统图书中,扉页、环衬这些部件常常被废弃,或者仅做装饰性设计。在《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的编纂中,我们在扉页、环衬、封底埋下了很多线索,等着小读者发现。绘本的读者通常是孩子,他们对于画面的感知力远远超过为他们朗读图书的大人。这些线索也许对于习惯读文字的大人来说,根本发现不了,但习惯读图的孩子们一定能发现。这些小线索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己探索获得成就的满足感,也能使故事更加饱满。

在《形状的力量•为什么金字塔是三角形的?》分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贯穿每一页的小小男孩。绝大部分大人都发现不了他,因为我们太习惯扫一眼图就去看文字了。但这个男孩其实在每一页都出现了,并且伴随着故事发展的环境不同,穿上了不同的服装,他是孩子们的伴读人和带入人,也为建筑主题的图书添加了浓浓的人情味,而在每一页寻找这个男孩,也成了主线故事之外特别的乐趣。

藏在正文每一页中的小小男孩,和最后一页的大大亮相

环衬作为精装书必不可少的黏贴页,常常被忽视和放弃,在《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中,每一本书的环衬都经过精心的设计,有些是主线故事的前传和后传,有些是内容的补充。在《形状的力量•为什么金字塔是三角形的?》分册中,我们设计了前环衬和后环衬的对比——日与夜。其中出现的各种建筑都是书中出现过的建筑。

在精心设计的内文之外,精致细节,提升阅读趣味和图书品质

三、绞尽脑汁:只为小朋友爱上科学

1.科学问答

——激发孩子探索欲

和科学故事部分同步进行的是问答页面,这是《十万个为什么》的特色。孩子们是天生的“问题家”,问出一个问题,得到一个有益的回答往往能激发他们问出更多的问题,这就形成了他们探索世界的内驱力。

在问答页的设计上,我们在同一个页面中设计了相关联的主题。比如《形状的力量•为什么金字塔是三角形的?》的这个页面是动物建筑中的形状。

早期稿件和最终页面对比

为了使文字与画面融合度更高,我们将长段文字拆成小段,放到匹配的画面旁边。不仅使文图更加融合,也增加了小读者发现更多画面细节的机会。

同时,科学故事部分提到的形状变换在问答页进行了进一步拓展,让小读者肆意畅想,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

2.科学艺术互动

——启发孩子好奇心

在伴随着图书主体部分的设计完成,我们开始为每本书配置《科学艺术互动手册》。没想到,这本薄薄的,只有8页,被作为“赠品”的小册子让我们绞尽脑汁。我们希望为它设计出丰富扎实的内容,能够让孩子们在阅读每册绘本后能将自己投入科学,继续不断探索。

为此我们设计了这些板块:知识结构图(将全书的内容做成脑图);酷玩科学(采用植物收集、设计日程表、涂色、排序、连线等许许多多种形式);阅读探究(引导孩子重复阅读,深入阅读);科学讨论(鼓励孩子们基于图书而不被困于图书,大胆说出自己创意满满的想法);科学写作(锻炼孩子们科学写作的能力);对标《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知识点(让孩子们在兴趣阅读基础上,学有所用)。每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都凝集了编辑团队的心血,希望能够启发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从图书开始,而不止步于图书,大胆去玩,在广阔的科学世界中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形状的力量·为什么金字塔是三角形的?》分册《科学艺术互动手册》部分页面

每册图书都有自己配套的《科学艺术互动手册》

图书出版后,我们希望尽可能地把科学带到孩子身边,让孩子能够更深度地体验《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的多重魅力,便积极联系了上海各类校园、场馆,开展线下科学绘本课活动。三个多月地时间里,我们的足迹抵达了幼儿园、小学、中福会少年宫、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虹口图书馆等地,为上千名读者带来约30场《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课》线下活动。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火爆的活动现场

《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走进上海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

《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在中福会少年宫定期为孩子们带来科学活动

同时,由于《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艺术性的插画风格,受邀于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当科学遇见艺术”专题插画展。

丛书主编曾溢滔院士、曾凡一教授,以及少年儿童出版社领导、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领导、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领导,参观“当科学遇见艺术”《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插画展

不久前,我们获悉这套书入选了“中国好书”5月推荐书目,这对我们的编纂工作是极大的认可和激励,希望能借《十万个为什么•科学绘本馆》之力,为更多孩子打开科学的大门,引导他们进入精彩纷呈的科学乐园,让孩子们爱上科学,立志探索科学,为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贡献作为出版人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角形   孩子   科学   金字塔   好书   形状   大门   画面   建筑   世纪   作者   故事   更多   图书   王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