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伙落入海洋,喝鸟血撑133天,路过商船看清他容貌后:别救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念晓暖

编辑| 照雪下玉关


1942年11月23日,正值二战期间,英国商船“贝洛蒙”号在大西洋航行过程中,遭到德国潜艇的鱼雷攻击,随即沉入了海底。

而幸运地是,当时在船上任职二等服务员的中国水手潘濂,竟然凭借一条木筏活了下来。

在木筏上,他以捕鱼、喝鸟血的方式维持生命,硬是独自一人在海上漂流了133天,最终被巴西海岸的渔民救起。

不过在这期间,有很多路过的商船看到了潘濂,却都选择了见死不救,并且迅速离开,这是怎么回事?这位现实版的少年派都经历了怎样的九死一生呢?

突遭袭击落入海中

1920年,潘濂出生于海南岛的一个农户人家,父亲是一名武师,母亲在家务农,尽管生活清贫,但一家人也是其乐融融。

然而,当日军的铁蹄开始踏上中华大地的那一刻起,每个中国人的命运似乎都被改变了。

1936年,华北局势岌岌可危,远在海南岛的潘父听说后,立即托付亲戚将16岁的潘濂带去了香港。

潘濂先是在一艘轮船上当学徒,后来又与英国商船“贝洛蒙”号签约,当了一名二等侍应生。

然而,由于中国人倍受英国人的歧视,因此尽管潘濂在海上工作了几年,但并没有学到一些航海技巧,甚至连基本的逃生本领也不会,确实令人唏嘘。

不过,潘濂对此并不以为然,他认为只要每月能赚的固定薪水就足矣,毕竟发生海难或者遇到危险的概率很小。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令潘濂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乐观却变成了一场灾难。

1942年11月23日,“贝洛蒙”号扬帆远航,计划从开普敦前往苏里南,其实当时应该有其他船舰护卫,但不知何故它却独自缓慢航行。

当时间到达11时40分时,一场地动山摇的爆炸声骤然响起,瞬间将正在船舱铺位上的潘濂摔倒在地,原来一艘德国U-172潜艇拦截了“贝洛蒙”,并发射了两枚鱼雷,企图将船击沉。

潘濂当时一阵晕眩,但他还是咬牙爬起来,快速找出一件救生衣,一边往身上穿,一边踉踉跄跄地沿着廊道跑到了甲板上,此时船上黑烟弥漫,金属断裂声不时袭来,轮船开始渐渐下沉,潘濂顾不得多想,直接跳入了大海。

潘濂水性并不好,他在大海中疯狂地挣扎,此时恐惧和冰冷包围着整个身体,但求生的本能让他没有放弃渺茫的希望。

就这样,潘濂在救生衣的帮助下,在海上随处漂浮,不过幸运地是,他抓到了一块木板。

这时,突然德国潜艇从海底冒了出来,有几个水兵也从水望塔里钻出来,潘濂激动地大声呼喊,试图向水手求救,然而德国水兵怎么会救他呢?

只见潜艇上的德国水手兴高采烈地手舞足蹈,还一个劲地朝着潘濂做鬼脸,更可气的是有一个机枪手装模作样地瞄准潘濂,做出要射击的样子,

此时的潘濂有点绝望,突然又是一阵旋涡袭来,他闭上眼再次拼命挣扎,幸运地是并没有沉入海底。

当潘濂睁开眼时,德国潜艇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海面一片沉寂,他继续随波逐流,时而被掀到浪尖,时而被抛入浪底……

就这样,潘濂随着浪涌漂浮了近2个小时,正当他感觉身体透支,精疲力尽时,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只木筏,潘濂顿时精神大振,他拼尽全力向木筏游去。

而就在此时,又是一个大浪突然袭来,将潘濂重重地撞在木筏边上,他欣喜万分,立马抓住救生索,使出浑身力气爬了上去,然后因劳累过度昏睡过去……

那么,潘濂接下来的情形会怎样呢?

因木筏获救独自漂流

不知过了多久,潘濂睁开了双眼,此时天已经放亮,温煦的暖阳照在身上暖洋洋地,潘濂环顾四周,发现这个救生木筏大约有2米多长,木筏中间有个凹井,两头各有一个金属箱,其中一个上面是英文标志,潘濂懂得一点简单英文,认出来是“10加仑水 ”的意思。

他欣喜万分,立马打开金属箱,看到了清凉诱人的水,瞬间,生命的源泉遍布全身,在痛快地喝了几勺子水,潘濂感觉精神大振、浑身有劲。

接着,他又打开另一个金属箱,只见里面有牛肉罐头、巧克力、压缩饼干、几发照明弹、2发烟罐,还有1个手电筒。

潘濂喜不自胜,他觉得自己幸运极了,这些食物足可以维持一阵子,说不定不出几天,自己就会被往来商船看到并得以获救。

于是潘濂有了存活下去的巨大勇气,他继续搜寻木筏上其他物品,以便加以利用。

他将长形帆布围成一个木筏防护网,以免自己和物品落入海中,然后又把木柱系上四方帆布,竖在甲板四角的槽孔里,搭成一顶帐篷,可以挡风遮雨。

就这样,潘濂独自一人漂流在大西洋中,渴了喝点淡水,饿了就吃木筏上的食品,渡过了一天又一天……

然而,在这期间,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搜寻海上船只,希望能遇到好心人的救援,可是每一次的张望都是一场空。

终于,在渡过了十几天后,奇迹出现了。

那一天,天气异常炎热、光线无比刺眼,潘濂站在木筏上向茫茫大海张望,突然一个黑点映入眼帘,潘濂屏住呼吸,努力睁大眼睛,只见黑点逐渐变大,然后呈现出船的轮廓,潘濂兴奋地呼喊起来,由于距离太远,对方压根听不到,于是他连忙取出一个信号弹点燃,红色的火球腾空而起,此时大船调转船头,向潘濂方向开来。

潘濂高兴坏了,他激动地张开了双臂,拼命地挥手、呐喊……

此时大船上出现了三个人,有人正在拿着望远镜观察潘濂,潘濂见状随即又点燃一枚信号弹,继续跳跃招手。

然而,过了大约几分钟,近在咫尺的大船突然调转船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扬长而去,将潘濂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此时的潘濂呆呆地站在木筏上,他其实都能听到大船舱门的关闭声,以及船员的低语声,但是大船很快不见了,又留下了潘濂孤零零一个人。

潘濂瞬间掉下了眼泪,从没有的绝望感突然袭来,他知道商船之所以不救他,是因为自己是中国人。

其实自从离开家乡在外面漂泊,潘濂就饱受冷眼蔑视,如今生命危在旦夕,眼看就可以获救,却又被无情抛弃,一种饮恨吞声的屈辱感让潘濂忍不住大喊起来,他想发泄,想大声发泄,但是,一望无际地茫茫大海,除了低旋的几只海鸟,并没有任何人会听到他那歇斯底里的呐喊声。

潘濂在发泄了满腔怒火以后,突然有一股力量溢满全身,他瞬间顿悟,靠人不如靠己,一定要学会自救,而不是傻傻地等待别人来救自己。

于是潘濂决定振奋精神,开始规划以后的日子。他仔细盘点了目前的食物和水,按照常规可以饮用30天,但为了节省一点,便按照40天的量来做了安排。

此外,潘濂努力保持清洁和锻炼身体,他利用积水洗头、冲刷全身,空闲时就在甲板上保持平衡,站立行走。

就这样,潘濂孤身一人在大海中又漂浮了一个多月,很快,食物和淡水已经所剩无几,那么他接下来如何生存呢?

漂流百日成功获救

潘濂在海上独自漂流了数日后,食物和淡水都开始告急,于是,生存的本能让他开始自力更生,为了能继续活下去,他不断自我安慰,并绞尽脑汁寻找新的淡水和食物。

他会用顶蓬收集夜间短暂的阵雨,有了积水后,就将其收进空罐头盒里,而为了保证自身安全,他还把顶篷改变为接水装置,可以说用智慧赢得了生存的希望。

为了能有食物可吃,潘濂会想尽办法捕鱼来裹腹,他会用手电筒的光线诱捕鱼儿,如果光线微弱甚至消失,他会取出里面的弹簧,做成鱼钩,然后从帆布的短索中分拆出一股股的绳线结成鱼线。

当然,光有鱼钩鱼线没有鱼饵也不行,潘濂会敲碎一些甲壳动物的壳,然后取出里面的肉当鱼饵,随后将鱼钩抛入大海中,静等鱼儿开始上钩。

很快,一条约9英寸长的扁体鱼被钓了上来,潘濂大喜过望,他迅速切下鱼头,除去鱼鳞,清洗内脏,然后迫不及待地吃掉小块鱼肉,尽管一股难闻气味直冲鼻腔,但潘濂深知,如果想活命,哪怕再难吃,也要大胆的吃下去。

就这样,潘镰每天周而复始的磨鱼钩、捕捞鲜鱼,待有了收获后便清洗内脏吃掉,或者切成鱼片晾晒成鱼干,日子一度过得充实有趣。

后来,潘濂又突发奇想,干脆用鱼肝、鱼心等内脏为饵捕捞鱼儿,有时候甚至会将这些诱饵一股脑儿倒在海里,引来鱼群后,他就用手随便一抓也会有收获。

不过,由于鱼饵带着血腥味,也很快招来了鲨鱼,而这些凶猛的家伙会用头顶撞木筏,然后猛然潜底,再从木筏另一侧钻出,着实吓得潘镰魂飞魄散。

然而,勇敢的潘濂毫不畏惧,在经过一次次与鲨鱼的博弈后,他的心态越来越平稳。在他看来,自己与鲨鱼的较量,其实也是对困境的不断挑战,更是磨练意志的一种途径,幸运地是,每次鲨鱼来袭,他都能游刃有余的化解危险,并摆脱鲨鱼穷凶极恶的追逐。

斗转星移、日复一日,潘濂已经孤独的在海上漂浮了将近4个多月,而连续两个月的鱼餐,又让他渴望改善一下伙食。

于是潘濂抓住一只海鸟,每天驯养它,希望有朝一日能下个蛋,结果海鸟越养越颓废,最终潘镰产生了怜悯之心,又将他放飞天空。

尽管在海上的日子孤独寂寞冷,但潘濂从没有放弃生存的希望,他有时会想起家乡未曾见面的未婚妻,也会想起父母和哥哥,甚至想起自己多年没曾吃过的美食,而那个时候,他的心情就会显得格外轻松和平静。

有一天,天空出现了一架美国海军的飞机,这让潘濂喜极而泣,他不断挥手高声呼救,并把一块帆布绑在木桨上当旗子示意。

幸运地是,飞机看到了他,并丢下一个浮标救生圈以求后续增援,但不幸的是,一场暴风骤雨突然袭来,浮标瞬间没了,潘濂就这样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海上孤筏漂流的日子一天天流逝,潘镰以顽强的毅力和坚韧的意志与死亡博弈、与孤独抗争,他用信念支持着自己,坚信总会有获救的那一天。

然而,接连几场狂风骤雨袭来,潘濂仅存的饮水和食物彻底丧失殆尽。他已经几天滴水未进,饥渴难耐中生存的欲望再次占据上风,潘濂开始抓弱小的海鸟,将它们甩死后喝鸟血止渴,当血液吮吸进干枯火辣的喉咙时,他这才感觉有了活下去的力量。

就这样,潘濂每天喝鸟血,吃鸟肉、鱼肉来积蓄生存的力量,他相信,自己总会有获救的那一天。

别说,幸运之神真的眷顾潘濂了,就在离巴拉州海岸约10英里的海域里,一家善良的巴西渔民将他救上岸,至此潘濂开始重见天日。

1943年4月6日,潘濂孤身在海上漂流了133天后第一次出现在陆地上,尽管他晒得非常黝黑,也与饥饿、干渴、恶浪博弈了数日之久,但他当时身体状况良好,人们无不为此惊叹。

潘濂创造了世界海难漂泊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他瞬间成了新闻人物,不仅受到英国侨民团体和他所服务的轮船公司的嘉奖,而且英国国王乔治六世还授予他一枚英国帝国勋章,可谓荣耀无限。

可以说,潘镰经历了独自与大海抗争的日子后,变得更加勇敢无畏,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变得更加从容不迫。

二战后,潘濂由于特殊的传奇经历而加入了美国国籍,并结婚安家,先后养育4个儿女。

1983年,他以侍应生领班身份从美国轮船公司任上退休,安享晚年。

1991年1月4日,潘濂在纽约家中与世长辞,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中国鲁滨逊”潘濂,孤身在海上漂流133天,其自信勇敢、无畏无惧的精神震撼了世界,也感动了世人。

那么,如果你有现实中的任何挫败感,也许潘濂的经历会给你直面生活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商船   木筏   鱼钩   海鸟   大船   英国   德国   轮船   潜艇   鲨鱼   袭来   小伙   中国   容貌   海上   幸运   食物   瞬间   海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