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多名儿童确诊!请家长小心防范,别让你的孩子中招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有些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最近有很多孩子都在发烧,急急忙忙来到了医院之后,寻求医生的帮助。

医生告知的结果是,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赵女士的孩子前几天下午过生日,她就带着孩子去游乐场玩耍。孩子在玩耍中拿了海洋球放在嘴里,赵女士发现后,立马给孩子消了毒。结果孩子当天晚上回去就发烧了,嘴里起了疱疹,过了几天,手脚也出了很多小疹子。

刚开始赵女士以为孩子只是过敏,没有过多关注。孩子奶奶看到后,赶忙带孩子去了医院。检查的得知,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赵女士表示不解,认为自己孩子打了疫苗,怎么还会得手足口病呢?对此医生表示,孩子抵抗力弱,打了疫苗可以降低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但不能完全隔绝病毒的侵害。

大部分孩子的疱疹都是先从口腔里长出来,过两天之后再出现在手心、脚心、屁股以及背部的皮肤上。通常以脚心居多,很少会出在脸上。由圆形或椭圆形的、米粒状扁平状的,有的比较大,像绿豆一样硬,还有不清澈的浑浊液体,周围还会有红晕包绕着疱疹。

这些都是普遍症状,那么手足口到底是什么病?如何处理呢?

手足口病虽然是一种没有特效药的传染病,且攻击性很强,但是一般一周左右就能够消退下去,也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记。

手足口病是什么?为什么孩子最容易得?面对手足口的高发,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

目前看来,手足口病已经在中国各地出现了一个大型的爆发和流行状况,这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手口足病是一种出现小红疹的传染性疾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是夏秋比较常见,主要的病毒是柯萨奇病毒。

手足口病是常见于五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之间的急性传染的症状,大部分的孩子症状还比较轻,一周左右大概就能够自己痊愈但是有少数患者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的并发症,甚至有个别的重症病情发展快,也会导致死亡。

手足口这一疾病的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小孩的喉咙唾液疱疹以及粪便之中,不仅会通过咳嗽打喷嚏唾沫鼻及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会通过生活用品餐具以及手的接触等来间接传染。

所以一旦流行起来,就会让很多孩子都会被传染上,被传染上的孩子就会在手足皮肤或者口腔粘膜等处出现类似水痘一样的小疱疹。

那么为什么说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是孩子呢?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5岁以下的孩子。学龄年前的孩子是高发人群。

首先第一点,不注意卫生。

小孩子玩耍时总会把自己的身上弄得脏兮兮,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还忽略了孩子的整洁程度,让孩子用满是细菌的手去吃东西,就会几率患上手足口疾病。

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按时按点的给孩子换洗衣服,修剪指甲,并且不要让孩子养成吸手指,抠鼻孔,吃玩具等不良的小动作。

其次是小孩子喜欢吃不明的食物。

有的小孩子,看到食物就会想吃,一旦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之后就会拉肚子,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也包括肠胃。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注意孩子吃的食物要卫生,要煮熟,吃饭前后应该洗手,保持卫生。

第三点,小孩子自身的免疫力比较差。

一般小孩子免疫力比较差时细菌和病毒就更容易侵入孩子的身体,孩子就更容易生病,更容易得手足口。

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饮食。清淡饮食种类丰富,不吃难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饭前便后洗手,平时锻炼。

第四点,公共场合接触的感染。

像手足口这样的疾病,大部分还是通过接触感染,在人多的地方就容易被感染上,特别是幼儿园,只要和其他小朋友有过接触,比如手毛巾,玩具等等,就会产生间接接触,而被感染,所以家长需要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和其他已经患病的孩子接触。

第五点,家长经常会亲孩子。

每一个孩子从小都会被家长亲亲,但是这些亲密的举措也有可能会造成小儿手足口病毒的传染,因为手足口病毒是肠道病毒,会通过粪口途径或者接触传播,也有可能会接触到小孩子的皮肤黏膜膜疱疹液而导致感染。

最后一点是污染了的食物,水果,饮料直接吃到肠道内,或者因为家里的宠物或者流浪狗和猫小孩子,只要不小心接触,也很容易被感染。

那么,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呢?

1、 大部分的小孩子表现是很突然的,首先,是会发高烧,尤其是体温,大多都超过了38摄氏度,同时也会有类似于感冒一样的头痛,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它的高温是持续不退,而且随着体温的升高,越高病情越长,病情也就越重。

2、 患上手足口病的小孩子,发热的同时也有可能是在发热后的一两天之后,他们的口腔嘴唇粘膜上就会看到疱疹疱疹,破了之后就会形成溃疡,溃疡与口水或者分泌物或者食物接触就会有较重的疼痛感,所以患上手足口疾病的小孩子通常表现为烦躁哭闹,不吃饭流口水等等不适的症状。

3、 口腔里的疱疹长出来后的1到2天就会往小孩子的手心脚心以及屁股上背部的皮肤上看到皮肤斑丘疹,通常是以脚心的疱疹,最多疱疹呈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米粒状,扁平状的,较大的可能和绿豆一样大里面比较硬。含有不透彻的混浊液体,周围还会有红晕包绕着疱疹。

4、 小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之后的小疹子很少会出现在胳膊和腿,还有脸上。一般一周左右就能够消退下去,不太可能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记。

5、 小孩子的手足口病其实是一种病情比较轻的,像感冒一样的自愈性的疾病,大部分的小孩愈后是比较好的,只有极少数很小一部分的重症患儿可能会合并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更有一小部分的重症幼儿可能会丧失生命。

儿童的身体功能正在发育,没有发育完全各项身体的机能也都还不完善,所以说儿童发烧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了。

因此,对于孩子发烧,家长需要了解相关知识,学会冷静处理,合理用药。

儿童手足口疾病发烧后该如何用药,如何治疗呢?用药有三不要。

1.不自行买药治疗。有些家长只是在医院买过几次感冒药或者退烧药,就认为这些药也同样适用于自己家的孩子,或者说听说了哪个药对孩子发烧有效果,也自行去药店买这种药给孩子治疗。以上的危险行为都不可采取,因为孩子的病情发展变化很大,也并不是每次发烧都是同样的原因,也并不代表着每一样药都适用于自己的孩子。

2.非高烧勿乱用药。孩子一旦出现发烧症状,先用物理方法退热,比如给孩子洗温水澡,用毛巾敷额等,除非体温超过38℃,一般不要随便给孩子吃退烧药。

3.勿擅自加量用药一定要按当次的医嘱使用,不要为求“速效”而随便给孩子加量。

总的来说,手足口疾病用药时主要是对症治疗,也就是说,孩子身上出现了什么症状,就用对应的药,直到孩子身上不再出现病理症状,没有根本的,或者说特效药。所以治疗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不能以家长的主观态度来作为治疗手段。

除了用药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地方能够帮助手足口疾病的儿童呢?

降温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多喝水,排尿排便。就算喝了退烧药,但是如果体内的水不够多,散热也是效果不好的,热也就退不下去,所以家属一定要让小孩子多喝水,多喝奶或者米汤之类的液体。如果孩子一直不排便就可以考虑使用开塞露等。

多休息让孩子多卧床休息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基本的饮食摄入,对恢复正常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注意室内通风要注意开窗换气。让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让室内的温度维持在适宜的25摄氏度左右,这样也有利于缓解孩子病情的发展。

总结,目前手足口病治疗尚且还会缺乏有效的抗病毒的药物,仍然是通过对症治疗和生命支持的手段来维持药效。接种疫苗被认为是目前控制和预防该疾病的最有效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家长   孩子   可能会   手足   疱疹   病情   症状   小孩子   小心   疾病   病毒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