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让他跑了?潘石屹套现300亿后现身美国,人民日报说得很对!

文:梁满玥

编辑:梁满玥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房地产行业在公众眼中常常与高房价和贷款压力联系在一起,同时人们也会联想到一些知名的房地产大亨,例如李嘉诚、王健林和许家印等人。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富豪榜前十中有很多人都是从事房地产行业的,这显示了该行业在财富创造方面的重要性。

在房地产行业中,有一位人物的名气虽然不及李嘉诚和王健林等人,但曾经在业内拥有巨大影响力。

这个人就是潘石屹,他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称赞他白手起家,具有励志奋斗的精神;而有人批评他不负责任,自私自利。

潘石屹曾经是房地产行业中的巨头,他的名气来自于他的商业成就。然而,评价一个人涉及个人观点和价值观,因此有争议也是正常的。

一代传奇的发家史

潘石屹,这个来自甘肃天水的农村少年,凭借着自己不平凡的勇气和决心,终成为中国最顶级的房地产大亨之一,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但也同时闪耀着他那永不放弃的精神。

198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潘石屹被分配到了石油部门工作。尽管工作稳定,收入可观,但对于这个心怀大志的青年来说,局限的体制内工作终究满足不了他的心。

一天,一位刚入职的女同事对自己的桌椅异常挑剔,她说这张桌子要陪她一辈子,必须精心选择。

这话犹如一记重锤,击碎了潘石屹原本对体制内工作的误解,他意识到,如果就这么度过一生,他注定会后悔。

于是,毅然决然地,潘石屹选择了辞职,踏上了创业的道路。父母和同事劝他三思,但潘石屹毫不犹豫。他深知,如果不主动打开生活的大门,机会就永远也不会来敲门。

1988年,随着海南省的成立,这里蕴藏着无限商机。敏锐的潘石屹放弃了在深圳的工作,转战海南,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海南万通。

仅用半年时间,他们就成为了这个新兴市场的佼佼者。然而,潘石屹敏锐地察觉到,房地产泡沫正在酝酿,如果再做下去,恐怕会血本无归。

朋友们都劝他再多做一段时间,潘石屹却坚决主张退场。果断地,他选择清盘离场。就在不久后,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无数人倾家荡产。

而潘石屹,凭借过人的洞察力和行动力,成功避开了这场劫难。

创立SOHO中国

张欣,一个奋斗逆袭的传奇女性。她1965年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家庭,少女张欣为生计在香港流水线工厂打工。

工作枯燥乏味,张欣每天机械式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生产线上的噪音让她头痛欲裂。但是为了家计,张欣只能忍受着这一切。

每当夜深人静时,张欣会躺在硬邦邦的床板上,望着黑漆漆的天花板,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张欣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英语。她白天在工厂辛勤劳作,晚上就打开那本泛黄的英汉词典,一遍遍地背诵生词。为了节省开支,张欣很少开灯,常常是凭着月光苦读。

5年后,她积累了一定积蓄,毅然决定回国,为实现出国留学的梦想奔波。

回到北京后,张欣开始了漫长的奔波过程。她带着简历投递了无数份材料,却很少有机会得到面试。许多招聘单位看不起她初中的学历。

但是张欣没有气馁,继续自学专业知识,积极备考专业英语考试。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张欣终于获得了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留学机会。

英国生活开启了张欣的新世界。起初,她不适应西方的生活方式和学习环境。但是张欣很快就融入了课堂,和来自各国的同学建立了友谊。

在课余,张欣还会参加社团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她勤奋学习,最后获得剑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拿到名校文凭,张欣又在美国华尔街任职,结交上流社会精英。这为日后张欣事业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学成归国后,张欣敏锐嗅觉中国房地产业的机遇。她看准了房地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坚定地投身其中。与此同时,她邂逅了终生伴侣——地产大王潘石屹。

两人一见钟情,四目交投,结为连理。这也成就了中国房地产界的一对金童玉女。

新婚不久,张欣与潘石屹创立北京红石实业,即后来闻名遐迩的SOHO中国。初始时,公司规模很小,资金不足。两人白手起家,与员工一起加班加点,默默付出。

当时的住宅仅仅是居住的场所,但潘石屹和张欣提出了“商业化住宅”的全新概念——在保留居住功能的同时,增加工作功能,实现住宅与办公的统一。

这个前卫的理念立即获得了广泛关注,尤其是自由职业者群体。

潘石屹敏锐地抓住机遇,在发达城市快速布局,用“整买散卖”的模式获取丰厚利润。朋友劝他慢点发展,但潘石屹坚信要抓住机遇,以最快的速度开拓市场。

2007年,SOHO中国成功上市,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商业地产,潘石屹也跻身亿万富翁之列。这一切的获得,都源自他对梦想的执着与对机遇的及时把握。

张欣与丈夫合力, SOHO中国迅速成长为亚洲最大的上市房企。张欣也从一个普通女工,成长为富甲一方的女强人。

房市大鳄潘石屹惊世跑路,背后真相令人唏嘘

潘石屹曾经是中国房地产界的风云人物,他创立的SOHO中国,曾与万科、恒大齐名,被视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典范。

然而,从2014年开始,潘石屹频繁抛售资产,引发外界猜测他有意移民海外。随后,潘石屹的种种言行都印证了这一点。

如今,潘石屹已经彻底退出中国房地产界,他的跑路让许多人大跌眼镜。背后究竟有何内幕?

事实上,早在2014年,潘石屹就意识到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饱和状态,预见到未来必有调整。根据他的判断,房地产泡沫迟早会破裂,对于广大购房者和银行贷款机构都会造成巨大冲击。

为此,他决定提前抛售手中的股票,意图在泡沫破灭前全身而退。这种仅考虑自身利益的做法,让许多普通购房者深感愤怒。尽管潘石屹还公开对媒体表示自己绝不会跑路,但他的言行早已暴露真相。

潘石屹的妻子张欣与孩子潘瑞早已拿到美国国籍,他频繁变卖的资产也悄悄转到了家人名下。短短几年时间,他就累计套现了约300亿资产,其中大部分转移到了美国。

2019年,在股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潘石屹终于开始公开抛售SOHO中国的资产,甚至还想将整个公司51%的股权出售给美国私募基金,幸亏被国家相关部门及时制止。

2020年,正值病毒肆虐之时,潘石屹却悄无声息地将SOHO中国大股权出售给美国黑石集团,引发各界哗然。

疫情期间,许多企业家积极投身公益,而潘石屹的举动却被视为抛弃社会责任。之后,有传言称,潘石屹已获得美国绿卡,甚至美国国籍。

与此同时,SOHO中国也开始在美国进行大手笔投资,用上百亿美元购置曼哈顿和纽约的房产。这一系列动作无不显示,潘石屹早有跑路的预谋。

两次出售无果后,潘石屹直接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正式跑路。

就在各方猜测潘石屹是否已移民美国之际,新的惊爆消息传出——硅谷银行破产,潘石屹在该行的大量资产有被冻结的风险。

对此,潘石屹迅速否认自己在该行有存款,但他的说法未能获得公众信任。许多人开始质疑他是否在撒谎或故意隐瞒真相。

如今,潘石屹不断现身美国各种上流社交场合。他看似占尽了先机,实则是在坐收渔翁之利。面对美国对在美华人的广泛调查,潘石屹也深感忧虑。

于是他开始试图回国建设乡村振兴图书馆等项目,希望能化解公众对他的不满,但收效甚微。许多人认为这只是他的小伎俩,目的是转移公众视线。

除了商业上的算计,潘石屹的为人也让许多人失望。他的慈善事业在美国极为慷慨,但在中国却吝啬至极。

儿子潘瑞更是公开在社交媒体上侮辱中国先烈,引发轩然大波,这也和潘石屹的言传身教有直接关系。这些种种都让人看清了潘石屹的真面目。

潘石屹的跑路令人痛心。我们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考量,就置国家民族的前途于不顾。同时,仅顾私利的跑路者终将被历史审判。愿中国百姓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明天。

阅读完此文,您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呢?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美国   参与感   人民日报   海南   英国   房地产业   北京   中国   敏锐   房地产行业   泡沫   机遇   公众   资产   房地产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