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的评价一针见血:他犯了三大错误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诸葛孔明二十七岁便辅佐刘皇叔治理国家,一路上帮刘皇叔开拓江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毛主席表示,如今的共产党需要一些像诸葛孔明这般能够堪重任、挑大梁、有才能的年轻人,这也正是他始终重视的事。

不过,接着毛主席顿了顿,指向手上的书有点戏谑地说:“不过,诸葛孔明没能统一三国也不奇怪。依我看,他至少存在三大错误。”

那么,在毛主席看来诸葛孔明究竟存在哪三个错误?而毛主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否是准确无误呢?

英雄惜英雄

伟大领袖毛主席,酷爱读书,尤其喜欢从历史文献中吸取经验教训。关于《三国演义》,毛主席有着特殊的情愫。当中记录的政治、军事斗争及其战役计谋,都使毛主席受益良多。

毛主席喜欢借古喻今,而在诸多古典书籍中,十分喜爱《三国演义》这本书。

毛主席的2至8岁,皆在外婆家生活,从那以后,他就开始利用《康熙字典》理解《三国演义》。那时候村里念书的人不多,大家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多数根据说书人。

而通读三国故事的毛主席,说得比说书先生还精彩纷呈许多。所以,在身边朋友中,毛主席便被称作“三国故事大王”。

之后,毛主席回顾往事时,还是感慨万分:“我比村子里的长辈知晓的还多,这些人也很喜欢那些故事,总是与我说。”

年少的毛主席并没想到,《三国演义》将成为他身为军事家的战略起点。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战役案例,在这当中攻防进退,以弱胜强,应战应和,应擒应纵,胜负利弊,是值得当代参考的。

三国时期代有才人出,毛主席喜爱的英雄好汉很多,诸葛孔明同样是之一。

在三国演义中“取经”

在井冈山时期,由于山上的队伍成分多种多样,有的人源于旧军阀军队,有的人源于土地革命后的农民武装,这些人相互间没有统一的思想。此刻,毛主席就给干部们说:

“三国有一个诸葛亮,他就是通过激将法刺激了下黄忠,黄忠马上杀了曹操的猛将夏侯渊。

因此,指战员们也要懂得做好思想工作。更何况,我们的士兵们思想觉悟非常高,可以转过弯来。”

最终,在各级政工人员的共同带领下,红军总算成为了一支信念坚定、敢打硬仗的军队,也为之后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夯实了基础。

每当提到那段往事时,毛主席还会很幽默地告诉大家,这是在向诸葛孔明“取经”。

在延安时期,毛主席也多次对同志们表明:“我们所有共产党人也要做个像诸葛孔明这样的人。为了祖国赤胆忠心,鞠躬尽瘁。”

1948年5月的一天,毛主席的贴身警卫李银桥正帮毛主席收拾房间,他没发现,出门的毛主席已经回来了。也许是童心未泯,只看见毛主席偷偷走到李银桥背后,猛然伸出手顶住李银桥的头,大声道:“别动,举起双手!”

李银桥听见声音,反手就把毛主席的双手扣起来。一瞧是毛主席,李银桥又大笑着放开手。

毛主席见此,打趣道:“你这卫生组长,我没挑错!”

手上继续忙活着整理床铺的李银桥随口讲到:“毛主席何时选错过人啊?”

毛主席听到后,连连摆手,并认真地说:“我又不是释迦牟尼,也并非诸葛孔明。而且,就是诸葛孔明也有选错人时啊!”

听了之后,李银桥有点疑惑,谋略天下无双的诸葛孔明哪里还有出错时?对待李银桥的疑惑,毛主席解释说:诸葛孔明不仅仅是选错过人,他起码犯过三个错误。

用人之误

相比曹操的“任人唯贤”,诸葛亮的用人之道,有非常大的局限性,正是这些局限性,造成了蜀汉后期人才的不足。

诸葛孔明用人有个“七观法”为人们所赞叹,它从品德、智慧、胆识等多个方面考察人才,称得上考虑周全,近乎完美。

乱世三国用人,更需独当一面的天才,而非顾及到方方面面的道德君子。因此,用“七观法”来选择人才,相当于把人才往出推。

并且,诸葛孔明用人,首要的是道德和对蜀汉的忠心。因此,蜀汉朝中有很多庸庸碌碌之人,但凡是尽忠职守的,就可以得到诸葛亮的器重。

曹魏集团则大相径庭,不重视道德素质,反而是唯才是举,量才为用,让在一个领域有本事之人都能有发挥的机会,因此,东汉三国中,属曹魏人才最多。

次之,诸葛孔明用人,分地域,搞小团体。诸葛孔明当政以来,一直在大力支持荆、楚势力,打击出身益州的人才。

一个政权内,如果出现分派夺权的情况,那这政权就很危险了。假如两派势力差不多,还能相互制衡,如果一家独大,就会影响政局稳定。

刘备去世前也发现了这一方面,才任职李严作为仅次诸葛亮的托孤大臣。可是刘备去世后,诸葛孔明便罢免了托孤大臣李严。

因为李严也是益州势力的。

并且毛主席觉得让关羽驻防荆州是一个错误的决策,关羽的实力虽说很强,曾一度率领军队打的曹魏溃不成军,乃至动过要迁都的想法。

李银桥感到十分疑惑,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忠肝义胆,有万夫不当之勇,派如此猛将驻守荆州,为何是错的决定呢。

关云长这人有个致命的缺点,那便是太过自大。

尤其是对于东吴政权,关羽一直以来是瞧不起孙权此人的。

还曾说出许多嚣张的言论,孙权虽说是一个顾大局之人,但那样的话,对一个统治者而言是不能忍受的。

所以关羽主政的荆州与东吴之间的关系始终很奇妙,虽是一时的盟友,但彼此之间火药味满满,加上荆州本身就是东吴势力范围,这种安排就是让荆州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关羽甚至是在面对来犯之敌时,仍然不改昔日的狂傲之气,从而败在吕蒙手中,自己也丢掉了小命。

而另一个例子就是误用马谡,后果毫无疑问是相当严重的,街亭的沦陷让诸葛孔明陷入“几无退足之处”的窘境。

本来诸葛孔明首次北伐锐不可当,但此役之后,整个战局便发生了反转,不仅先前的成果化为乌有,蜀军还迫不得已,撤回四川。

故善用人者不以言,善用兵者不在书。前一句指的是诸葛孔明,由于马谡在身边很多年,非常信赖,却用错了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之后半句评价的就是马谡了,尽管熟读兵法,博学多才,但终归没有实战的经验,做人骄傲自大,不听属下的意见,兵败街亭。

关键战役放弃指挥权,没亲自督战

或许是诸葛孔明太信赖马谡了,作为大军最高指挥官,对一线局势不清楚,觉得嘱咐清楚了,就不用担心了。结果马谡失误后,诸葛孔明无法及时改正。最后还是马谡背了个锅。

街亭失守后,诸葛孔明也差点被擒,虽说使了空城计蒙蔽了司马懿,但的确因此拖累了北伐。

从而也引出了诸葛亮的第二个不足,毛主席对此的评价是“初战亮宜自临阵”。即诸葛孔明在指挥战斗的过程中应该亲自阵前,不应该把总指挥权分割交由他人。

此话一针见血地阐明,街亭为何大败,是由于主帅诸葛孔明没能亲自上前线,及早得到战事情况所导致的。

实际上,诸葛孔明选择的北伐时机是正确的,但马谡在街亭被曹魏大军围困时,诸葛孔明没能指挥后方兵力援助和接应,与曹魏展开对决,一战落败,后面就战战落败。

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除了在军事战略上有智谋,有计划,还要根据实际战场情况,分析敌我双方的强弱转变,充分考虑,选择有利契机进攻,才可以大获全胜。

这个观点,彰显了毛主席卓越的军事能力,和眼光毒辣、一眼看透本质的长远目光。

后来,诸葛孔明出师木门道杀张郃事,说明诸葛孔明自己也认识到了此前的错误。毛主席看出了诸葛孔明深刻反思,因此又在旁做出注释:“每出,亮必在军。”

“隆中对”本就有误

千年至今,诸葛孔明在刘备三顾茅庐期间提出的“隆中对”都被各大史家称赞有加,更有人称之为“千古第一智谋”。

据西晋史学家陈寿所作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孔明为当时兵微势弱的刘皇叔提出了个远大的战略构想:占据荆州,并夺取益州。“

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从而一举恢复大汉江山。

之后的历史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像诸葛亮的隆中对发展了下去。在赤壁之战后,刘皇叔在荆州站住脚,并把它交付给关羽镇守,自己则亲率主力人马入主益州。

当刘璋被迫向益州大权移交给刘皇叔时,此时刘皇叔坐拥益州、荆州,不仅实现了“隆中对”的初步战略构想,而且将“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确定了下来。

若按照“隆中对”的构想继续发展下去,接下来就是“待天下有变”,分别从益州、荆州出兵,直接逐鹿中原。

然而,毛主席却对这一看似令人满意的战略构想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在对《三国志》的批注上,毛主席评价:

“蜀汉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皇叔,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毛主席觉得,荆州、益州两地远隔千里,而刘备的军力本就在曹孙刘中排名末尾。

面对这种情况,诸葛亮的“隆中对”还要求兵力有限的刘皇叔二分兵力,同时驻守联系薄弱的荆州、益州两地,这是大忌,基本上只能指望东吴不会背刺孙刘联盟。而当关羽兵团被孙权歼灭后,这时的刘皇叔已经失去了竞争天下首席的实力

结语

无论对于历史还是个人,我们都应当以辩证、全面、客观的方法进行评价,毛主席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正是遵循了这个原则。

诸葛孔明在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都有着杰出的贡献和建树,但不得不承认,正如毛主席所说,他的一些不足也最终让他的夙愿未能完成。

我们没法去假设历史,也没法穿越时空来协助史书上的角色,但可以从这些失败的案例中总结出更多的经验。

尊重事实,着眼当下,走向未来。

无论是诸葛丞相忠诚、负责、鞠躬尽瘁的品质,还是毛主席在革命中求真务实、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理念,都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乃至建设过程中可以牢记和践行的道理!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喜欢此篇文章,记得点个赞,关注一下不迷路,这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在这里谢谢大家,有什么建议,或者观点欢迎评论区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益州   蜀汉   东吴   法统   荆州   国故   街亭   错误   皇叔   评价   兵力   诸葛   演义   用人   势力   人才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