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得发紫”到“无戏可拍”,这些老戏骨到底惹怒了谁?

文/木乔简科

编辑/木乔简科

前言

很多人吐槽,近些年的电视剧越来越没啥看头,想想以前的老戏骨演技炸裂,演什么像什么。可如今的“小鲜肉”是演技咋舌,演什么砸什么。

虽然他们被“资本”热情地高举上了荧幕,但很抱歉,很多人“面瘫”式的演技就像一场马拉松,让观众们疲惫不堪。

另一方面,那些演技炉火纯青、曾经“红得发紫”的老戏骨们却被冷落。虽然演绎了无数经典角色,家喻户晓,但如今,他们却在“市场”的冷酷现实下,被雪藏甚至被封杀,面临着无戏可拍的尴尬境地。

李保田

李保田,这位戏精中的戏精,塑造了太多让人津津乐道的角色,其中"神医喜来乐"和"宰相刘罗锅"尤为出名。

李保田的明星生涯起源于1983年电影《闯江湖》中的小丑张乐天,自此之后,他就像是骑上了娱乐圈的火箭,一路向上。而且他和张艺谋导演的搭档更是火花四溅,多次赢得各种奖项。

这位"演技派"的代表性人物,选择剧本就如同挑选菜市场的新鲜蔬果,丝毫不容忍有半点差池。

李保田的工作标准和对自我要求,简直能让大部分导演和演员感到"痛并快乐着"。他在剧组的存在,就像是一位"完美主义者",把一切细节都推向了极致。

然而,就是这样的他,却因为《钦差大臣》剧本被胡乱加水的事情,与剧组爆发了剧烈冲突。你猜怎么着?他直接拿起法律武器,把这件事情闹到了法庭上去。

结果,最后是他赢了官司,但剧组和投资方却像是吃了死苍蝇一样难受,导致李保田被13家影视公司一起"封杀",从此在荧幕上的身影渐渐稀疏。这可真是娱乐圈的一大遗憾啊。

李雪健

李雪健,这位身披戏剧大神光环的戏骨,可能没想过自己也会有“磕磕绊绊”的日子。

回想起1990年,他那不知疲倦的热情为"人民公仆"焦裕禄注入生命,为了让自己的“体型”符合角色,青菜白水过日子,瞬间瘦身成功,体重直线下降20斤,真可以说是"瘦骨嶙峋"了。

如同一只待放的烟花,他凭借这部剧在大荧幕上绚烂绽放,一夜之间成为了大众心中的热门人物。

然后,他扮演了《水浒传》的宋江,哪知这个角色却像个重锤一样砸向他,让他的人气直线下降,沦为了“街头巷尾”被人喊打的“小老鼠”。

看似聪明狡猾的宋江他演得淋漓尽致,却让观众误以为他是在本色出演,导致他家里的电话线都快被“愤怒的亲戚们”烧断。

那个时候的李雪健,比起老家更愿意在剧组待着,心想“反正拍戏也忙,回家被打不如留下来拍戏”。

然而好景不长,演艺事业的大山竟然被疾病一棒子敲破。拍摄《中国轨道》的时候,他被查出患上了鼻咽病中晚期。可这位“铁人”并没有就此放弃,他选择保守治疗,可结果却不尽人意,身体状况不断恶化。

而在《流浪地球》中,他的吐字不清更让人心疼。然后在一次节目中,有新人演员质疑他片酬过高,李雪健很是无奈地说出,自己出演《焦裕禄》时的片酬仅有6000,这让那位新人演员瞬间闭口不言。

可能是厌倦了公众的喧嚣,也可能是对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李雪健开始越来越少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开始了他的“隐形”生活

直到乌尔善执导的电影《封神第一部》上映,很多喜爱他的观众才又看到了李雪健的身影。

王志文

"天才"演员王志文,从一度荣誉加身,被誉为"口炮大师",到最后形同"隐士"。

2000年,他在片场一次小动作,用记者名片包口香糖,没想到瞬间翻车,得罪了那位记者。记者愤怒地号召媒体朋友们"围剿"王志文,一夜之间,他就成了30家媒体的公敌。

2002年,他又一次以"忍者"之名,上演了"说实话的勇士"。

在电影《芬妮的微笑》首映礼上,他直截了当地宣布该电影就是垃圾,还一股脑儿指出剧组的短板和瑕疵。这让人大跌眼镜,因为演员通常都是电影的"保姆",按规定得好好照顾和宣传电影。他的举动,立马引来剧组的律师函,他的艺术之路也因此濒临"绝路"。

正当大家以为他要"下线"时,他凭借电视剧《天道》里的角色丁元英,再次翻身。然而他坚持的那种“我行我素”的作风,连广告都嫌弃,炒作更是避之唯恐不及。

王志文的这种"特立独行"引起了导演和媒体的不满,他也因此变成了娱乐圈的"清流",逐渐被排挤出局。

之后,他的戏份也是一路下滑,变成了"稀有物种"。他的超强演技让人叹服,却无法得到导演的宠爱,对这样的老戏骨,实在是一种遗憾。

魏宗万

魏宗万,这位横跨历史剧和喜剧的全能表演大师,可算得上是影视界的“瑞士军刀”。在他那看似平淡无奇的表演生涯开始阶段,他跑过龙套,挤过小破屋,干过你能想象到的所有破烂活儿。直到49岁那年,他终于像一只凤凰冲破生涯的壳,开始在演艺圈翱翔。

你可能会记得他在《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那个狡诈的脑袋怪;或者《水浒》中的高俅,那个你爱恨交加的老贼。再或者,《三毛从军记》中那个让人捧腹大笑的老兵,还有《举起手来》中那个滑稽的老幺。

有趣的是,《三毛从军记》的导演为了请他参演,曾经三度上山下海、日夜兼程找到他,甚至跪地哀求,结果一跪就让魏宗万摘得了第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然而,虽然魏宗万是演艺圈的大佬,生活上他却依然像个穷学生。83岁的他仍旧住在出租屋,虽然他有足够的能力和机会拍摄大量广告捞金,他却表示:“我这人只会演戏,扯上拍广告赚钱,我可就犯迷糊了。”


面对年龄增长和市场对小鲜肉的热爱,导演们似乎也不再找他演戏。但他却不以为意,认为每月4000多的收入已经足够他过得风生水起了。

冯远征

冯远征,那位戏骨级人物,最近在荧屏上的身影愈发稀少了,那可是因为他对演艺有着“执迷不悔”的热爱哦。

记得他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有次他正在片场,全神贯注地做着开拍前的功课,想象着角色的世界,可旁边的小鲜肉们却在嚷嚷闹腾,完全打乱了他的节奏,可这让冯老师怎能不心疼呢。

而且呢,冯老师还有一次受邀去学校教课,没想到那帮小演员们脾气倔强,一句严词批评就眼泪汪汪,对演技的研究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冯老师看着这一幕,心里那个叫悲凉啊。

他曾在一个采访中深情地说:“咱这娱乐圈,现在都是追求流量,看的是钱包,不是演技了。

看来,我们的冯老师,这位演技一流的大佬,也只能给流量小鲜肉们打打配角了。随着这个趋势的持续,冯老师在荧屏上的机会越来越少,真是让人笑不出来的娱乐圈现状啊。

余少群

曾经的余少群可谓是明星阵容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出场一度让《少年梅兰芳》这样的大剧变得更加耀眼夺目。但近年来,他似乎像戏中的忍者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想问为什么?别急,听小编慢慢道来。

2013年,余少群正在剧组辛苦工作,忽然接到一条让人心碎的新闻:他的父亲离世了。这让他如同天昏地暗,但他为了拍戏进度,做出了像超人一样的决定,没能去参加父亲的葬礼,这让他感到深深的遗憾

之后,余少群决定暂时退出明星的忙碌生活,放慢脚步,像个全能管家一样处理好所有的剧组事情。然后他转身,将所有的爱都投向了家人。

他为了帮助母亲走出阴影,甩掉工作的“紧身背心”,带上休闲的短裤和T恤,带着母亲四处旅行。然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重回娱乐圈

可是回到娱乐圈后的余少群,感觉自己就像是回到了陌生的星球,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地盘了。他尝试接一些角色,但就像是在淘金河里捞金子,找不到适合他的角色。甚至在《如懿传》中,他就像是打酱油的,无法闪耀。

他发现娱乐圈已经变成了一个名气大就是硬道理的世界,而不是他熟悉的以演技说话的世界。他的现状让他决定,宁愿去戏曲舞台发展,虽然他还在期待能有好的剧本拍摄。

这就是现在的余少群,他有着过硬的实力,但在今天的娱乐圈,他却面临着没有戏可演的尴尬。这不只是他的问题,而是整个影视行业都需要反思的问题。

李幼斌

李幼斌,这位一流的表演大师,曾经在《亮剑》里演绎出的李云龙角色深入人心,令人印象深刻。然而,这种深刻却成为一种双刃剑。

这位李先生,你不论扮演什么角色,都会被观众无意识地拉回到《亮剑》里,仿佛那里的风风雨雨、喊喊跳跳都成为了你的影子,跟随你无法摆脱。

记得李幼斌的黄金时期吗?那是2010年以前,每部作品都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自那以后,他的作品就像是在过山车上,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跌宕起伏。不过,你得承认,无论剧本怎样,李幼斌总是全力以赴,毕竟,没有什么比尽心尽力更能给观众安慰了。

这个看似光鲜的娱乐圈,实则是一片狼藉。在这个眼球为王的时代,即使是像李幼斌这样的演技派也无法逃脱这个现实。

他开始接拍一些观众眼中的“烂片”,虽然我们知道,他是被环境所逼,而非自愿。他需要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让观众再次看到他的光芒,我们都期待他的回归,期待他再次带来那种令人振奋的表演。

结语

现在,影视业的舞台似乎变成了流量的热土和票房的金矿,而演技和艺术却被打入了冷宫。说得夸张一点,好像一部戏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演员的演技如何,而在于他的粉丝量有多少,票房赚了多少钱。

希望影视人能够早点开窍,把生产一部又一部好剧送给观众作为他们的首要任务。因为,唯有好剧,才能让我们的观影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大佬   红得发紫   鲜肉   片酬   荧幕   大众   剧组   演技   剧本   娱乐圈   导演   观众   演员   角色   老师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