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智商高的孩子,3岁就能看出来,都有这5个“坏毛病”!

李女士经常跟自己的朋友吐槽,她说自己家孩子已经六岁了,还非常调皮,经常一个人在那搞破坏

家里的很多东西都被他拆掉,一天下来把家里弄得一团糟,自己每天都要打扫很久。

李女士表示自己经常会教他不要破坏家里的东西,但是孩子非常犟,非但不听劝,还会跟自己顶嘴。

像这样的孩子是不是真的特别调皮、特别“坏”呢?其实不然,最近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证实了智商高的孩子在非常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五个行为,这些行为被家长看作是“坏毛病”。

话多---思维碰撞

智商高的孩子往往在语言表达上更为流利,他们有异于常人的表达能力。

这使得他们在交流中显得过于健谈,甚至有些“啰嗦”。

然而,正是由于这种“多话”的特点,这些孩子能够快速思考并且以独特的方式组织语言信息。

他们天马行空的思维能够激发更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时脱颖而出。

他们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心,非常渴望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然而,这种话多的特点常常被人误解,有时甚至被认为是一种令人讨厌的习惯,其实这是他们自己的一个“学习”过程

这些孩子通过与别人交谈,能够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吸收新的知识。

这种不断地交流有助于拓宽他们的思维边界。

爱学别人说话---好奇心

爱学别人说话的孩子对外界通常会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欢模仿别人的说话方式和语调。

这种能力使他们更容易适应不同的沟通方式,并在以后的社交场合中表现得更为自信。

这些小孩子经常听别人说话,因为他们渴望了解和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他们可能会仔细观察他人的表达方式,包括语速、语调、用词等,在尝试模仿时试图抓住细微之处。

这样的学习过程使他们对于语言和交流的细节更加敏感,也有助于培养他们在不同社交情境中的适应能力。

倾听别人别人说话之后,他们便开始模仿别人说话,这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使他们的表达更加准确和流利。

此外,他们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风格,以应对不同的沟通环境。

他们对知识和经验充满热情,喜欢主动获取新的信息,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中。

他们可能会向他人请教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甚至自主开展研究项目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脾气犟、不听劝告---坚持力

智商高的孩子往往都是脾气犟、不听劝告的。他们通常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会受外界的影响改变自己的观点。

这种自我坚持是他们面对挫折和学习困难时的关键,他们也会因此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他们通过自己思考和分析来形成自己的观点,不接受他人的意见。这也使这些孩子能够在面对挫折和学习困难时坚守初衷。

他们不会因为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而是以挑战为动力,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们对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充满热情,乐于面对挑战并努力克服困难

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他们会以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应对,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这种积极的心态和执着的追求使他们更加适应挑战,克服困难,并最终取得成功。

沉迷“自己的世界”---探索未知

沉迷自我的孩子往往都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更容易陷入一个独处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他们与自己对话,进行深思熟虑和自我反省。

这种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使他们能够独立地思考问题,积极地寻找答案,并超越传统的框架,探索无尽的可能性。

他们喜欢独自思考,追求深入的理解和全面性的解决方案。通过沉浸在自己思考的世界中,他们能够专注于问题本身,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这种状态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产生新的想法和观点。

爱搞破坏---实验欲

爱搞破坏的孩子通常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实验欲。他们喜欢主动动手去尝试、观察和理解事物的本质与结构。

他们通过亲自动手去拆解物品,他们可以观察并理解物体的构造和功能。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关于事物运作原理的直觉。

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破坏后的结果,学会了如何去修复、改进或创造新的东西。

这种过程是促使他们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他们的创新思维也因此得到了锻炼。

结尾:

哈佛大学的这项研究揭示了智商高的孩子从小时候就展现出的独特的行为习惯。

这些"坏毛病"实际上是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表现,你的孩子有没有这些“让人讨厌”的习惯呢?如果有,请不要打断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智商   哈佛大学   孩子   哈佛   创造力   好奇心   说话   观点   过程   能力   语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