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硝烟中走来的陕西华山“荣院”


华岳青晨

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属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领导的,全省唯一收治因战因功因病致残的伤残军人治疗休养优抚医疗事业单位。建院八十多年来,先后收治全国28个省区,各个革命时期,因战、因公致残的荣誉军人两万余人,为减轻部队负担,鼓舞军队士气,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荣获全国先进基层优抚单位等多项荣誉,涌现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张顺京、享受省部级特殊津贴的一等功臣郭玉林等先进个人。

毛泽东的一封信

1938年2月,为改善伤残军人的医疗、生活学习和管理问题,毛主席指示时任“两延河防司令”的何长工,合并五个红军残废院为一个总院,更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荣誉军人教导院”(简称荣院)。一代伟人的这封回信,用了212个字,把荣院的办院宗旨、机构设置、工作计划,人员安排都做了安排部署。


1938年2月28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荣誉军人教导院成立大会在延安召开,毛主席到会并讲话,何长工主持会议并被任命为首任院长,王群为政委。


荣院迁徙图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冲破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历经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为及时救治在战争中负伤致残的红军伤员,中央卫生部先后在陕北的蟠龙、青化砭、安河镇、云阳和甘肃曲子镇成立了五个“红军荣誉军人残废医院”。

1938年2月28日荣院在延安成立,后随战争形势多次迁移。先后从云阳、旬邑、甘泉下寺湾、山西离石孟马镇、靖边,后再到延安。

1949年7月,荣院分为三部分由革命圣地延安,陆续迁到华阴、宝鸡益门镇、甘肃平凉,后归华阴荣院领导。

荣院的组织机构和沿革

1938年2月,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荣誉军人教导院(荣院)在延安成立,隶属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1947年荣院更名为陕甘宁边区荣誉军人教养院, 1948年延安收复后,又迁回延安七里铺。

1949年,荣院从延安迁至华阴。荣军发扬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延安精神,掀起农建热潮。

1953年8月,根据中央要求,西北荣军教养院改为“西北革命残废军人学校 (总校)”,隶属西北军政委员会

1956年总校撤销,更名为“西北革命军人教养院”。 1953-1956三年间,华阴总校共接收因战因公致残和其他伤残军人6997名。1979年-2018年荣院由陕西省民政厅领导。

1988年3月1日起更名为“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沿用至今。2018年12月隶属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荣院的服务对象与职责

荣院主要承担全省因战、因功、因病1至4级残疾军人治疗休养任务,目前院内有39名残疾军人。此外还接收在乡1至6级残疾军人的轮流疗养疗养;同时也承担对外医疗业务,服务华阴及周边群众。


八十多年的启迪

八十多年来,荣院以自己不屈的脊梁走过了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在新中国和新时代发展壮大,不断的迁徙不断奋斗,在老一辈革命家对荣院和残疾军人的重视下,造就了荣院和残疾军人们奋斗不止、自强有为的崇高精神。荣院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的发展史,是英雄弘扬延安精神和红色基因的传承史。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荣誉军人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我们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陕甘宁边区   国民革命军   华阴   陕北   云阳   荣誉军人   华山   延安   陕西省   集团军   长工   伤残   陕西   残废   硝烟   红军   烽火   残疾   军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