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一气周流”理论出发,浅议“十三鬼穴”组穴内涵

文|王Sir

编辑|重楼


古人将变幻莫测者谓之神,阴险为害者谓之鬼,将起病突然、行为怪异的精神、神志病症归咎为鬼作祟,把能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穴称为“鬼穴”。

一般认为,鬼穴多通过刺激任督二脉以及四肢末端的穴位调整全身阴阳,可促进全身阳气的流动,调整脏腑经脉功能,并可直接调节精神、情志。

后世医家应用和研究较多的鬼穴多为“十三鬼穴”,历代以来关于其穴位的组成有不同版本,而对于其组穴内涵却一直少有分析,导致其临床应用仅仅拘泥于神志病。

因此笔者就“十三鬼穴”的起源、不同版本及其现代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体系,探索其组穴内涵,为扩大临床针灸穴位组方的临床运用提供新的视角。

十三鬼穴溯源

“鬼穴”之名始见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四·小肠腑·风癫第五·治诸横邪癫狂针灸图诀》中,其详细描述了针刺治疗癫狂病的十三鬼穴,托名为扁鹊所作。

为后世著名的“孙真人十三鬼穴”的雏形,首次提出具体的鬼穴别称、相应位置、刺法及独特的针刺顺序。

分别为“鬼宫”人中、“鬼信”“鬼垒”“鬼心”太渊、“鬼路”申脉、“鬼枕”“鬼床”“鬼市”承浆、“鬼路”劳宫、“鬼堂”上星、“鬼藏”“鬼臣”曲池、“鬼封”等13穴。

其中部分穴位只有位置描述而未指出具体名称。在刺法方面,除申脉、风府、颊车、上星、曲池使用火针针刺。

其余穴位使用毫针针刺,舌下中缝针刺穿出舌面,令其舌不能动,双穴者对针、孤穴者单针,但不一定尽刺其穴,收效即止。

在同一篇中,孙思邈还介绍了其他“鬼穴”,如鬼城、鬼邪(三里)、鬼受(尺泽)等。

其后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小肠病第四·针邪鬼病图诀法》中改“鬼路”劳宫为间使,其余鬼穴别称、位置、刺灸法及入针顺序与《千金要方》基本相同。

明代徐凤《针灸大全》中记载为:“孙思邈先生针十三鬼穴歌”,在《千金翼方》的基础上改“鬼心”太渊为大陵,刺法方面仅强调申脉、曲池需火针操作,颊车针刺“针要温”。

明代高武《针灸聚英》收录为“孙真人十三鬼穴歌”,除在《针灸大全》基础上将间使的别称改为“鬼营”外,其他穴位描述与其基本相同。

另外首次记载了“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有歌诀为“人中神庭风府始,舌缝承浆颊车次,少商大陵间使连,乳中阳陵泉有据,隐白行间不可差,十三穴是秋夫置。”

与高武版“孙真人十三鬼穴歌”相比,其未提出特定的鬼穴别称。

改申脉、上星、会阴、曲池为神庭、乳中、阳陵泉、行间,余9穴相同,但未论述具体针灸方法及适应病症,后世应用较少。

明代《针灸大成》记载为“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详细列举出各穴的穴名、针刺顺序、针法和针刺深度。

与高武版“孙真人十三鬼穴歌”相比,第七针“鬼床”穴位位置由“耳垂下五分”改为“耳垂下八分”,第九针“鬼营”间使改为“鬼窟”劳宫。

第十二针“鬼臣”更名“鬼腿”,第十三针舌下中缝刺法上无需贯穿舌面,刺出血即可,并提出“更加间使、后溪二穴尤妙”的观点。

至此流传于后世的“孙真人十三鬼穴”基本确定,分别为“鬼宫”人中、“鬼信”少商、“鬼垒”隐白、“鬼心”大陵、“鬼路”申脉。

“鬼枕”风府、“鬼床”颊车、“鬼市”承浆、“鬼窟”劳宫、“鬼堂”上星、“鬼藏”男会阴女玉门头、“鬼臣”曲池、“鬼封”舌下中缝(海泉)等13穴,再加上间使、后溪二穴。

现代所言“十三鬼穴”多以《针灸大成》为准,《中医大辞典》所收录的“十三鬼穴”亦是出自《针灸大成》。

“十三鬼穴”之组穴内涵

十三鬼穴自古作为治疗精神、情志病的经验组穴,有“百邪癫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之称,其治疗的主要是意识障碍、精神类疾病、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等相关疾病。

起到通督调神、醒脑开窍、调和阴阳的作用,促进意识、神志的恢复。

而情志活动与气机的运动形式相应,气机升降失调为情志伤脏之病机,因此了解十三鬼穴组穴的气机运动模式,是了解十三鬼穴组穴内涵的必由之路。

经脉气血的循环流注,十二正经以手太阴肺经为始,至足厥阴肝经而终,内属脏腑、外连筋肉皮肤,形成十二经脉循环流注的全过程。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相互沟通,对十二经气血起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任督二脉参与十二正经的气血流注。

《灵枢·营气》中有论述:“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张载义认为,除十二经脉的流注如环无端外,任督脉也有着正常的流注方向,督降任升有其自身的循环,同时接续在十二经循行之后参与十四经脉的大循环。

任督的气血流注由肝经的主干脉传之,在肺部推行经气,整个十四经的经气循环运行分作三路,一路为督脉、任脉躯体前后正中线的循行。

另两路即是十二正经左右两厢的循行,经气从肺出分作三路的运行,可形成整体气机循环的一个圆运动。

从十四经脉大循环的气血流注顺序出发,笔者推演十三鬼穴的气血流注顺序为少商→曲池→颊车→隐白→(后溪)→申脉→(间使)→大陵→劳宫→水沟→上星→风府→会阴→承浆→少商。

十三鬼穴中水沟、上星、风府、会阴、承浆等穴位可促进任督气血的自身循行,其余穴位从左右两路调节十二正经经脉的气血循环,从而起到调节脏腑阴阳气机的作用。

十三鬼穴的气机运动模式与“一气周流”

理论模型相合,由以上十三鬼穴的气血流注顺序来看,其气机运转过程如环无端、循环不息。

一气源于任督二脉,化生阴阳,阴阳的互根、互化、升降、出入构成了圆运动的气化模型。

清·黄元御认为“一气”的根本为阴阳,先天元气为始动力,带动后天土气,中焦土气斡旋,脾气升则左路木火升发,胃气降则右路金水敛降。

如此形成升降往复、周流不息的气机运动模式。这与十三鬼穴的气机运动模式是“不谋而合”的。

因而笔者将十三鬼穴的气血流注顺序抽象地与“一气周流”理论模型结合,从而构建其气机圆运动模型,以此探究其组穴之内涵。水沟、上星、风府归属督脉,会阴、承浆归属任脉。

督脉为阳脉之海,与足太阳膀胱经直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可调节精神、意志,任脉是阴脉之海,调节一身之阴气,前后合用以调和一身之阴阳升降。

下焦的先天之气即原气始于任脉,受到肺脉经气的推动,通过督脉复归任脉,坎水上升、离火下降,阴升阳降,完成任督的自身循环,水火既济,启动“一气”的气机周流运动。

海泉(舌下中缝)为经外奇穴,作为位置处于任督脉之间的经外奇穴,起着加强沟通任督两脉气血流通的作用。

黄元御《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精神》中对精神、情志病的病因诠释为:“阴升阳降,权在中气,中气衰败,升降失职,金水废其收藏,木火郁其生长,此精神所以分离而病作也。”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其气主升,将水谷精微输送给心、肺、脑以保神志清明,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主降,将体内产生的糟粕排出体外而无壅滞。

中土脾胃若升降逆乱,则气血阴阳不和,精神乃乱。十三鬼穴中,颊车属足阳明胃经,可助肺金之气血内行下达,则肺金之气机得以降沉。

隐白属足太阴脾经井(木)穴,可助脾经之气血上输于肺,带动肝木之气机顺利升浮。

隐白、颊车两穴一升一降,一左一右,为十三鬼穴气机运动模型的枢纽所在,起着斡旋后天之气的关键性作用。

“十三鬼穴”起初用于治疗“百邪癫狂”等情志病,针刺“十三鬼穴”有助于收敛神气,宁心安神,开窍醒神,平衡脏腑阴阳,改善诸多精神症状。

用法上,现代临床各大医家用法各不相同,有的根据鬼穴之名使用,有的依照古法针刺,有的根据临床经验选用穴位。

而大部分则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选择单穴或轮流使用2~3穴,或与它穴配伍使用。

均取得良好疗效。但很少医家从整体气机的流动模式来探讨十三鬼穴的内涵,影响了临床应用的拓展。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动态地变化,在如环无端的太极圆中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转换与交流。

从太极状态分为阴阳,一气左升右降,阴阳的升降出入本质上来源于中焦脾胃之气。下焦元阳是一气的原始动力,先天一动一气开始周流。

“一气”在周流过程中,若先天之气衰惫,或中土虚衰不行而后邪气来胜,或在某处出现郁结则百病由此而生。恢复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整体功能,才能治病之本。

因此本文探讨十三鬼穴的起源、演变过程、临床应用及组穴内涵,将其构建为圆运动的气机流动模型,总结神志、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的共性即气机失调。

从而阐释十三鬼穴治疗神志、精神疾病的内在机制即调节气机之升降出入。

同时也是以十三鬼穴整体组穴调节整体气机及脏腑阴阳的疾病治疗思路探讨,其适用范围和推广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风府   曲池   任脉   督脉   经脉   穴位   针刺   气血   针灸   阴阳   内涵   中医   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