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选座是变相涨价的短视行为,还是航司扭亏增收的无奈之举?

随着国际航班运营逐渐恢复正常,不少人再次踏上了跨境出行的路途。近日,航司付费选座引起争议,社交平台上不乏用户吐槽国际航班选座收费“吃相难看”。


选座费最高接近机票一半价格

南航仅6%座位免费选遭吐槽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南航的国际航班在线值机选座“吃相难看”,系统开放的免费可选座位数量极少,仅占全部座位的6%,不但靠窗等优质座位几乎全付费,仅选座费就占了机票总价的一大半。事后,相关航司回应称,目前国际航班开放约50%的座位供旅客免费选择,并提出后续产品优化计划。


“航司选座费”这一话题一时引发广泛讨论,众多网友也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吐槽。人民数据研究院整理网友观点发现,关于“航司选座太坑”的吐槽不止是收费问题,还有不提供免费的3连座、家庭成员坐一起必须付费、带小宝宝的家长申请婴儿篮也被迫付费等。


多家航司此前推出“付费选座”

增值服务满足差异化需求


航空公司推出付费选座服务不是新鲜事,国内全服务航司陆续在国际、港澳台航班上试水付费选座服务。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国航公告表示要试行选座收费,经济舱特定区域内实行有偿选座服务;2015年,东航也推出了“优选座位”服务,若要优先选择经济舱右侧第一排及部分紧急出口处座位,旅客需额外支付500元……


对于旅客来说,付费选座是按照市场化的规则提供了新的服务产品,允许旅客按需选购。比如有的旅客想靠窗,有的想拥有更加宽敞、私密而安静的空间等等。对于航空公司来说,付费选座是扩大增值服务,增加新的收入来源方式。民航业的利润率不高,通常只有1%—2%,值机座位等辅营收入对于营收看似贡献不大,但是对于利润贡献极大。以三大航之一的南航为例,通过值机选座收费、提前登机等细分化服务带来的经济效益确实让它成为三大航中营收最多、亏损最少的。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南航营收340.55亿元,净利润亏损18.98亿元;国航和东航分别营收250.68亿、222.61亿,亏损29.26亿元、38.03亿。


增值服务更要有“价值增量”


然而在现实中,付费选座变味了,花钱买服务成了花钱“少受罪”,如何在推出增值服务的同时兼顾消费者体验,成为航空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民数据研究院整理分析相关专家观点,对航司增值服务应有“价值增量”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航司转变服务模式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民航专家林智杰认为,未来国内民航业的趋势是逐步试行选座收费,免费选座变成收费产品后,被旅客接受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航空公司做好产品宣传和提前告知,让旅客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二是,对于航司来说,降低成本和满足乘客需求中间还需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通过辅营收入弥补亏空、增加营收,实现可持续运营,又不让旅客感到收费“太离谱”。


三是,航空公司推进辅收业务应从口碑着手。而不是把已有的收费项目玩“变味”,搞变相涨价,这是一种竭泽而渔的短视做法,可能遭到广大乘客的反感与不满,甚至让更多乘客用脚投票,最终损害的还是航空公司自身的利益。平衡好各方利益,避免追求短期效应,提高服务意识,才能实现消费者与航空公司的共赢。


作者:人民数据研究院研究员 褚晓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机票   短视   东航   航空公司   旅客   乘客   研究院   座位   无奈   国际航班   数据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