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问李靖刘邦刘秀谁厉害,为啥李靖说刘秀远胜刘邦?

刘秀与刘邦究竟谁更胜一筹?这个话题自古就没停过,奇怪的是,大多数人认为名气不大的刘秀,要比家喻户晓的刘邦更厉害。

李靖也持这个观点。

李世民问:“刘邦不是自吹善于‘将将’吗?为何杀韩信、诛彭越,还把萧何扔进监狱,他这么做是什么目的?”

李靖说:“以我的观点,刘邦和项羽都不是‘将将’之才。张良、陈平、韩信各怀其志,属于不需扬鞭自奋蹄的那类人,刘邦是他们实现个人价值的阶梯罢了。萧何、曹参樊哙、灌婴等人都是亡命之徒,刘邦靠他们得了天下。假如六国的后人被拥立,这些人各投其旧主,刘邦还有人可用吗?韩信、彭越的被杀,本质上与范增被排斥一样,所以我说刘、项都不是‘将将’之人。”

李世民又问:“光武帝刘秀得天下后,用罢退的方式保全了功臣们的性命和荣华富贵,这是不是说他更善于‘将将’呢?”

李靖说:“王莽的实力不在项羽之下,寇恂、邓禹的能力又不比萧何、曹参强,光武帝靠一颗诚心,用怀柔之术保全功臣。因此我认为刘秀远比刘邦高明,他掌握了‘将将’之道的精髓。”

这段对话出自于《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且不论史料的可靠程度,但就对话内容来说确实值得说道。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其一,李靖的观点有失偏颇。

张良、韩信、陈平确实各怀其志,但刘邦为何能成为他们的阶梯,而项羽就不行呢?他们原本都是项羽的部下,改投了刘邦啊。

即便他们投到刘邦帐下后,也是经历了对刘邦的考察,才死心塌地地为刘邦效劳的。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月下追韩信”。

再比如陈平被周勃、灌婴等人告状后,刘邦也曾经怀疑陈平,陈平一点不隐瞒自己受贿的事实,并直言“如果你不用我我马上走”。而刘邦却从此表现出对陈平的绝对信任,这些难道不是“将将”的才能?

秦末到处都是亡命之徒,且大多数归于项羽,为何项羽的旗下越来越稀薄,刘邦越来越厚实呢?

其实陈平和韩信早就点出了原因:项羽假仁慈、舍不得与人分享成果、刚愎自用、疑心病大、没主见、不识才,刘邦恰恰相反,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是他能“将将”的原因。

六国之后并非没有立,比如韩成、魏咎、魏豹、赵歇、田荣、田儋、田市、熊心,除了燕国的后人外,其余五国后裔都被复立过,怎么没出现“各归其主”呢?

其二,不能将刘邦与刘秀简单比较。

毫无疑问,刘邦和刘秀都是非常善于用人的帝王,但我们不能脱离历史环境简单比较,他们在用人上,都摆脱不了客观条件的限制。

刘邦所用的人才,都是个人才华的展现,而刘秀所用的人才,除了个人能力,刘秀更看重的是他们所代表的政治集团价值。

刘邦所处的秦末时期,是政治势力的“空档期”。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帝国打造了一个皇权独尊的体系,所有利益集团都被消灭,社会统治秩序靠“法”这个刚硬而又冰冷的工具运转。

可我们从后来的发展规律得出一个结论:没有集团势力做根基的皇权是靠不住的,“法”这个东西架不住人心的冲击。

所以西汉尝试着找到皇权的拥护势力,于是宗室、外戚,甚至宦官势力都轮番登场。这个问题直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才算为两千多年帝制文化找到了最强大的政治势力——士族集团。

到刘秀起兵的时候,士族集团已经走向豪门化,他们形成了复杂而又庞大的利益关系网,足以左右帝国的走向,甚至能决定谁有资格坐上皇位。

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刘秀的云台功臣榜,就会发现他们绝大多数出身于豪门士族家庭,这难道是偶然的?绝不是,是刘秀刻意挑选的,因为只有得到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家族势力拥护,他才能做帝国的董事长。

所以,刘邦和刘秀的环境差异,决定了他们对人才的标准完全不同,使用的手段也不可能相同。比如说,刘邦可以杀异姓诸侯王,也必须杀掉他们,而刘秀不能杀功臣,也杀不了他们。

至于什么原因,限于篇幅不展开叙述了。

其三,李靖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你仔细玩味李靖的话,其实他一直在强调一个字——仁,采用的手段是“偷换概念”。

李靖想说什么呢?他想说,功臣都是人才,君王杀功臣就是不仁不义。但这话不能对李世民直说,所以他换了个概念:功臣都是人才,刘邦杀掉人才就是不懂“将将之道”,而刘秀能保全人才,所以他才是深谙“将将之道”的君王。

这个逻辑通吗?不通吗?谁告诉你人才不能杀?对皇帝来说不能为我所用的人才就是废材,被敌对势力利用的人才更要杀。

李靖难道不懂这个道理吗?当然不是,他说这话无非是为自己争取一个宽松的环境。

从功绩上看,李靖像极了韩信,那么结局呢,会不会也一样?那就要看他的顶头上司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很多人都说李世民是战神,但其实在李靖面前,李世民相形见绌。唐朝开国,北面是李世民一柱擎天,南面是李靖独领风骚。

史书说李世民没打过败仗,其实不然,只是史书帮他修饰了,李靖才是真正的不败之将。后来他又转战大漠,灭了东突厥、干趴吐谷浑,用兵之神神鬼莫测。

李靖不光善打仗,还善于终结兵法,有兵书专著留世,是不折不扣的实战派“教授”。后来李世民还派侯君集等人,专门拜在李靖门下学习兵法,他也经常跟李靖探讨兵法。

但李靖毕竟不是李唐宗室,早先跟李渊有过一段恩怨,还差点被李渊杀掉。他本人也不擅长政事,在朝中不得势。

这样的人手握兵权会怎样?一定是流言不断,杀机重重!李靖在战胜东突厥和吐谷浑之后,每次回朝都被弹劾有谋反罪,吓得他赶紧辞职,闭门谢客以避祸。

李世民什么态度呢?大体上是信任他的,但猜忌心并未完全消除。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前,想让李靖随军,但李靖以健康问题为由拒绝了,结果李世民脸一沉:“你想学司马懿吗?”

这个记载见于《隋唐嘉话》,虽然未必可信。但《新唐书》记载,李世民原本确实想带李靖上前线的,但当时李靖确实老了,身体又不好,于是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你也可以把李世民的“打消念头”,理解成“放心”了。

除了个人军事才华太突出,李靖拒绝参加“玄武门之变”,恐怕也是埋在李世民心中的一根刺。所以李靖的处境其实一直不好,只是人们出于对李世民的尊敬,淡化了李靖的艰难处境。

由此,您大概就能理解李靖说“刘秀强于刘邦”的真正含义了吧?看表象,刘邦就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老流氓,靠着一群牛逼的下属获得天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下属其实没那么牛,韩信,一个胆小的小混混出身,萧何,一个会计出身,郦食其,一个吹牛老头,张良,游侠出身,陈平,贪财好色之徒,品行恶劣,还有一些杀狗赶车的下三滥,可以这样说,这些人在那都不受重用,而刘邦居然靠这些人马夺取天下,可以说刘邦用人,历史上无出其右者。进咸阳后,刘邦马上进宫找美女,樊哙劝阻,刘邦虽然不舍,但也搬出宫廷,可见刘邦自控能力超强。

陈平离间范增,费金五万,刘邦从来就没有问过陈平五万怎么花的。楼敬,长城戍卒,劝阻刘邦攻打匈奴,刘邦不听,把楼敬关起来,等回来治罪,大败而回,马上当众向楼敬道歉,楼敬成为当时唯一封侯的。刘邦杀丁公,释季布,封雍齿为诸侯,充满政治智慧。刘邦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刘邦拥有过人的智慧,成功都归于下属,失败都归于自己,使得后世认为是张良,萧何,韩信,陈平等人成就了刘邦,其实是刘邦成就了张良,萧何,韩信,陈平等人。英布,勇猛仅次项羽,起兵时,认为刘邦老矣,肯定不会出征,天下没有人是他对手,而刘邦判断出英布的出兵路线,果断出兵,英布大惧,败逃被杀,可见这时才是刘邦真实水平。

再补充些,刘邦封刘鼻为吴王后,后悔了,说五十年后,东南有战事。吕后问刘邦,萧何之后谁可为相,刘邦说曹叁,之后陈平,再后王陵周勃。刘邦说,将来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见,刘邦的识人的境界,目光之长远,历史上少有人匹敌。有人还说刘邦不会打仗,当然看与什么人比了,除了见了项羽就逃跑外,与别的人打内仗好像没输过吧,而且,在成皋成功的拖住了项羽主力,使得韩信轻松的统一河北,项羽的力量差不多也是被刘邦消耗干净的,韩信也是在形势已经明朗之后,参与了该下会战。还有开国功臣韩信彭越其实都是吕后所杀,刘邦虽然很忌讳这些功臣,

但自己下令杀的好像一个都没有,能主动放弃权利的都得到了善终。蒯通劝韩信叛,被释放,季布当年满街追杀刘邦,封为中郎将,雍齿叛变,搞的刘邦连家都没有,被封为侯,刘邦只下令杀了丁公,因为丁公当年放了他一马,所以,刘邦并不是一个喜欢杀人的帝王。建国后,休养生息,采用黄老之术,才有后面汉武帝的折腾的本钱,可以这样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土地,而刘邦统一了中国人心。

刘邦识人用人,几乎没人超越的了,刘邦对自己也非常了解,刘邦知错就改,不二过,自制能力超强,做事情,非常果断,刘邦从来就不会说自己多牛多牛,总说自己下属多么多么厉害,刘邦当了皇帝了,也不会骄傲自满,也能听取楼敬一个戍卒意见。还有一点,几乎历史上没有的,那就是刘邦到死都是头脑清醒的,从来就没有犯大错,看看中国其他牛逼的帝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隋文帝,到晚年都出过大问题。

刘秀,可以说,是开国之君里面,素质最高的,品行最好,宽宏大量,能文能武,有名的仁君,但是如果刘秀不姓刘,也能成功吗?我看悬,刘秀很完美,但作为开国之君,有些品行却并不适合,甚至是弱点,比如当年前秦皇帝苻坚,可能仁义甚于刘秀,下场却身死国灭。刘秀因为是刘邦后裔,在河北很容易获得河北地方势力的支持,刘秀手下大将多源河北,或者故旧,水平太高自然很少,这样就显得刘秀牛,当然对手多不是刘姓,政权没有合法性,刘秀军队一去,感觉就是平叛,于是刘秀很容易就获取天下。可以这样说,刘秀河北站稳后,在夺取天下的时候,自己军事上政治上表现的机会并不多。

李靖认为刘秀超过刘邦,其实说的是品行,并不是说刘秀夺取天下能力就超过了刘邦了。当年马援对隗嚣讲了许多光武如何优秀,隗嚣问比高帝如何,马援回:不如也,高帝无可无不可。石勒说过,碰到刘邦,只能北面称臣与韩信等人并驾齐驱,碰到刘秀,可与之一争高下。

李靖说:“臣认为刘邦、项羽都不是什么善于将将的君主,只不过秦朝当亡而已。张良原本就是为了韩国复仇,陈平、韩信则是怨恨项羽不能用他们,所以才假借汉的力量为自己谋福利而已,再者萧何、曹参、樊哙 、灌婴等人辅佐,刘邦才得的天下。假如说当时六国后人复立,人人都念旧,又怎么会为刘邦所用呢?所以说,刘邦得天下都是张良、萧何等人的功劳,而韩信、彭越被杀,跟项羽不用范增,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说,刘邦、项羽都不是将将之君。”

李世民又问李靖说:“光武中兴,刘秀能保全功臣,不再委以重任,这就算是将将了么?”

(注:

东汉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以后,便极少在朝堂上谈论军事,除非遇到紧急情况。有一回皇太子刘彊[后被废为东海王]向刘秀请教打仗的事,也被刘秀痛责。此后,邓禹、贾复、耿弇等重臣看明刘秀之意,便纷纷主动交出兵权。刘秀也借此机会,撤销一干功臣的官职,保留他们的爵位和封地。

从此以后,刘秀的开国功臣们大多只有“特进之衔”,而无实职,只是定期参加朝会而已,所以自然也都没有因过而受罚。)

李靖这次怎么说的呢?

李靖答道:“光武帝刘秀虽然承接的是前朝的江山,但在当时王莽的实力已经不在当初项羽之下了,寇恂、邓禹等人也不比萧何、张良等人强,但刘秀却能推心置腹保全功臣们,这就远远贤于汉高祖刘邦了。以此来论,臣还是认为光武帝才是真正懂得将将之道。”

李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上面这段对话出自于《唐李问对》,即《唐太宗与李靖问对》,算是一本后人假托他们所写的上乘之作,当是融合了不少史书,对他们的性格、角色定位也相对比较准确。

唐太宗李世民虽然不是李唐的开国君主,但是李唐很多的开国战争却是真真切切由他带着打的,后来更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打掉了兄长李建成,驾控了父亲李渊,成为了李唐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

李靖虽然初仕隋朝,但却也是从李唐晋阳起兵时就追随的老臣子,并且在南征北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排名非常靠前的名将。

从李靖与李世民的关系来类比,就如同韩信之于刘邦,耿弇之于刘秀,是名将与名君的关系。从上面的介绍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韩信帮刘邦打下江山以后,是被灭了族的,而耿弇只不过是没了兵权,生命、爵位、富贵这些可都是还在的。从李靖一个臣子的角度来说,他会推崇“刘邦”还是推崇“刘秀”,主要出发点还在于他是想当“韩信”,还是想当“耿弇”。

毫无疑问,每个功成名就的开国将领都不想像韩信一样身首异处,李靖自然也不例外。而对于很多君主来说,他们却很少会注意这一点,想法、说法、做法自然也就不尽相同了。就比如后赵皇帝石勒就曾经说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刘邦   东突   项羽   士族   河北   品行   功臣   势力   厉害   人才   天下   李靖   刘秀远   李世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