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暑不一般,恰逢六月初六天祝节,有啥说法?

导读:今年大暑不一般,恰逢农历六月初六天祝节晒龙衣,有什么说法呢?

今天是阳历7月23号,大暑节气到来之日,今天大暑到来之时为9:50,可以说来的还是比较早的。

俗话说“暑要早来,秋要晚里”,因为炎热的夏天早早到来能够使得庄稼有充足的生长时间,秋天来晚了也延长了庄稼的生长周期。

大暑六月中,是24节气的第12个节气,也是夏天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到来,立秋不远,所以有秋的期盼,秋的希望,秋的收获。大暑就是炎热至极的意思,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一个节气。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节气最显著的特征那就是空气湿度大,雷暴天气多,台风多闷热,高温潮湿。俗话说“该热不热,五谷不结”,可见大暑节气炎热,利于庄稼的生长,更利于庄稼秋后结果。

碰巧今年大暑到来之日,正逢农历六月初六天祝节,所以今年大暑不一般。在民间六月初六又叫“小乌龙探母日”,“姑姑节”,“分龙节”,“晒经节”等等。这都是我国古代流传的节日,尤其南方的傣族,更在这一天像过春节一样热闹,载歌载舞。

天祝节是如何来的?

天祝节的传说有好多种。第1个传说就是宋真宗,总想获得天助。毕竟在古代没有现在的高科学技术,只能依靠者想象和天助,后天吃饭,气道风调,禹顺,没有自然灾害发生。宋真宗做了一个梦,梦见上天给他一本天书,并且又见了天祝殿,于是就把六月初六这一天定为天节节。

第2个传说,大家都非常知道的“晒经节”,因为都看过《西游记》。当时的唐僧西天取经回来的路上,经书落在了流沙河里,师徒四人把经书放在石头上晒,这一天正好是农历六月初六,所以又被佛教称作晒经节。后来每年六月初六成了一个传统的晒经节日,每年都举办。

第3个传说,起源于唐朝的扬州地带的晒伏节。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扬州一带正处于汛期,雨水非常的多,几乎天天下雨,因为这个时候正是青梅成熟的季节,所以被称作为梅雨季节。要在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天气一般晴朗,老百姓抓住这么好的天气晒衣服,所以又被称之为晒伏,或者是晒福,寓意非常好。

第4种传说,其实在民间大部分地方流传的六月初六晒龙衣的说法。也就是说这一天是晴朗天气最好,不能够下雨,更何况龙主水主雨。所以这一天不能下雨,下雨预示着未来天气不好,年景也不好。

俗话说“六月六,日头红,晒晒衣服不生虫”、“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等,都是说明了六月初六主要的习俗。在现实生活当中确实出现了,六月初六这一天下雨的区域比较少,一般是晴朗天气为主。所以在农历六月初六前后,家家户户都晒粮食,晒衣服,防止暴雨来袭,阴雨连绵天气增多,使得粮食和衣服长毛发霉等现象发生。

今天是大暑,到来之日恰逢农历六月初六,天气情况如何呢?

从中央气象台卫星云图显示,受西南季风、东南太平洋暖流和东北地区冷涡的影响,我国的降雨范围还是比较多的。降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华北北部、山东、江苏、安徽北部、长江中下游流域、西南地区西部,西藏等地区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大到暴雨。

尽管今天降雨的范围较多,但是大部分地方以多云或者阴天为主,降雨还是比较少的。毕竟今天是农历六月初六,传统习俗,下雨非常少,关键是气温高,大部分地方降雨的概率较小。

综上所述,今年大暑不一般,恰逢农历六月初六天祝节,又被称作为晒龙衣节等。本应该今天下雨最好,因为接下来这三伏天雨水多,预示着风调雨顺,不下雨可能会带来旱雨难下的高温天气。#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大暑   真宗   中央气象台   东北地区   伏天   扬州   节气   庄稼   炎热   俗话说   农历   晴朗   生长   说法   衣服   天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