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通过!这21个城市,被委以重任了

作者:余飞

01 | 21个城市被委以重任

这两天,中央层面上接连发布了多份刺激消费和需求的文件,其中最重要的两份莫过于,一个关于汽车,一个关于房子。

汽车和房子,是消费市场的两个大头​。

第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

提出,放宽限购、降低购置使用成本、加大信贷支持。

第二,国常会上审议通过的《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

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超大特大城市”,一个是“城中村改造”。也即城中村整改再只在超大与特大城市搞,不是全国雨露均沾​。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很多不明所以的人,以为房价又要大涨了。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这一点后面会​详细分析。

先来看看​文件点名的,或者说被委以拉动需求和消费重任的超大特大城市到底是哪些城市。

按照住建部的城市划分标准,城区人口在500万至1000万为特大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为超大城市。

按照这个标准,目前超大城市有8个,特大城市有1​3个,共计21个。

以国家统计局刊印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来看:

第一,城区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8个超大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

武汉虽然在2020年的数据中,城区人口尚不满1000万,但2020年常住人口回流了120万,2022年常住人口又增加了9万人,早就跻身超大城市行列了。

这两年​武汉官方文件中,也一直以超大城市自居。

第二,城区人口在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13个特大城市分别是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

02 | 会推动房价上涨吗

围绕这份《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吃瓜群众心中主要有两个疑惑,特别是第二个。

第一,为何只在​超大特大城市搞城中村改造。

这一点​,逻辑其实很简单。在人口转向之下,大多数城市的人口都开始负增长,特别是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加入收缩行列的队伍不断扩大。

普通三四线城市的住房供应已经​很大,基本都远大于需求。而人口又在减少,供大于求的局面还在加剧。

本号此前梳理过,目前公布常住人口数据的266个城市中,人口减少的有143个,也即全国一大半城市,人口都在减少。

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这时候你再在三四线城市搞城市村改造,增加房屋供应,反而有可能会成为压垮三四线城市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二,城中村改造会推高​超大特大城市的房价吗?

租金可能会被推高,但对房价是利空​。

之所以很多不明所以的人担心,城中村改造会推高房价,是因为​将城中村改造与货币棚改划上了等号。

为何会推高租金​?

显然,在资金投入之下,城中村气象更新,成本增加了,租金自然会由租客买单。联想一下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公租房就能明白了。

租金上涨,可能会倒逼这一群农民工离开大城市​。​但规模可能不会太大。因为城中村改造,并非全面拆除,而是​视情况而定。

大部分会保持原样,保留住天然廉租房的属性,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中低收入人群居住。

肯定不会全盘拆除,一方面很多城市没有那个资金实力,另一方面对​城市自身的发展不利。

因为城中村是天然的廉租房,在高房价的当下,这里成了很多城市基础劳动者和大批白领​居住的地方。

以深圳来说,深圳1766万人中,有一大半是居住在城中村,全盘拆除​你让这些人住哪里?

所以说,肯定是少部分,甚至是极少部分城中村,比如建筑年代过于久远老旧的城中村,会纳入改造​。

为何对房价是利空?

一方面,城中村改造和货币棚改是两码事。

货币棚改的对象,是棚改户,也即老旧危房的业主的房子​。一套房子对应一个业主。拆除棚改区,印钱给棚改户,让他们拿着钱​去买房。

拆除棚改区,回收土地,减少了​房屋数量。给钱棚改户,让他们去买房,增加​了需求。

一增一减之下,房价​自然被托起来了。这是上一轮牛市期间,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的逻辑。

而城中村改造​则不同。首先,文件并没有提货币化,也没有钱的出处。也就是拆迁给房还是给钱,都不一定。

抛开这个问题不谈,城中村改造成住宅小区,房屋数量肯定是增加而不是减少。

城中村大多都是中低层建筑,一般都是10层左右。改造城小区基本都是30层起步了,要是像武汉那样的豪情,60层也不是不可能,供应增加就更明显了。

供应增加了,那么需求呢​?​需求则是减少。

城中村里面居住的大多是租客,数十套房子对应一个业主,​有时候是一栋楼乃至几栋楼对应一个业主。

即便拆除给钱,这些业主也不可能再去买一栋楼吧​?​在限购之下,他们顶多能买两三套房而已。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这种​供需结构的变化。

假如某个城中村,现有20栋建筑,都是10层的,平均每层5套房子,为20个业主所有。房屋套数1000套。改为住宅小区后,建筑可能变成10栋,32层,每层5套房,房屋套数​1600套。

供应增加了600套,但需求增加如何?这20个业主如果拿着拆迁款去买房,在限购之下最多只能买40套​至60套。

增加的供应远大于增加的需求,这与棚改完全相反,​对房价自然构成利空。

​郑州就是个典型案例。郑州房价连续下跌五六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城中村大规模改造。

根据第一财经透露,2015年后的大规模城中村改造,先后对全市600多个城中村启动拆迁。此举一方面导致大量原本租住于这些城中村的租户,因为租房成本攀升最终离开郑州,另一方面,在随后几年内,这些城中村居民又动辄获赔三五套、七八套房源,导致郑州的房源数量激增。一方面,是潜在的购房者减少,另一方面,又是市场的供给量增加,一增一减之下,郑州的二手房市场迎来当头一棒。

03 | 城中村改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根本目的是​

第一,拉动需求和消费。

文件说得很明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大部分不会拆除的城中村改造,可能是外墙面翻新、安装电梯、增加公共配套设施​之类。

这会拉动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的消费,同时​也会拉动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第二,消除安全​隐患。

文件提到,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一些年代久远、年久失修的城中村,安全隐患的确很大,需要改造。

这些举动都是惠民生。

至于推高房价,​从始至终高层都没有这个意思。

从高层今年以来的一系列动作来看,目的很明确​:

现在官方所有的救市招数,所有的努力,都是努力让房价软着陆,避免硬着陆。

也即想要解决高房价与低收入之间的矛盾,但不能求快,而是以时间换空间,让房价稳步下降​。

这也是最稳妥最好的办法,楼市一旦硬着陆,对有房的人来说自然是大利空,对于无房的人,也是大利空。因为一旦产生系统性危机,所有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城市   委以重任   可能会   利空   郑州   武汉   稳步   租金   业主   房价   人口   城区   房子   需求   房屋   文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